热失控的触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705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失控的触发方法,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包括: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于电池单体内;通过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以使电池单体热失控。将加热件设置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以使电池单体热失控,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电池单体内部加热至电池单体热失控。由于电池单体内部空间减小,加热件在电池单体内部扩散的范围小,加热件的热量损失较少,使得外部额外引入较小的能量既能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该方法不会破坏电池单体的结构,保证待测电池单体的气密性,可模拟电池单体更接近真实的热失控的行为过程。模拟电池单体更接近真实的热失控的行为过程。模拟电池单体更接近真实的热失控的行为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失控的触发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失控的触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一种能量存储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诸多领域。电池的安全性是否满足使用需求是当前广泛研究的课题。而电池的热失控是电池的安全问题中的一种,电池热失控时电池内温度升高,最终引发热失控链式反应,导致电池起火、爆炸。同时,热失控的过程会造成热失控蔓延。热失控以及热失控蔓延事故均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0003]目前,主要通过触发某一节电池单体热失控,观察热量在电池模组中的蔓延情况分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但是传统的触发热失控的方式难以模拟实际热失控的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失控的触发方法,以使模拟的电池热失控过程更加贴近电池实际热失控过程。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包括:
[0006]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内;
[0007]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以使所述电池单体热失控。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件设置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以使电池单体热失控,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电池单体内部加热至电池单体热失控。加热件设置在电池单体内部,由于电池单体内部空间减小,加热件在电池单体内部扩散的范围小,加热件的热量损失较少,使得外部额外引入较小的能量既能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加热件在电池单体内部加热,不会破坏电池单体的结构,保证待测电池单体的气密性,可模拟电池单体更接近真实的热失控的行为过程,以便于根据模拟的热失控过程确定降低电池单体热失控的方案和降低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的损失的方案。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包括:
[0010]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隔离膜进行加热,以熔破所述隔离膜,以使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短路。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熔破隔离膜导致电池单体内部短路,从而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熔破隔离膜所需的热量小,减少额外引入的能量;由于隔离膜厚度较小,熔破速度快,使得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时间短。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隔离膜进行加热,包括:
[0013]通过连接于所述隔离膜上的所述加热件对所述隔离膜进行加热。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件连接于隔离膜上,则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应用于熔破隔离膜,能够减少额外引入的能量;加热件连接于隔离膜,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
速传递至隔离膜,使得隔离膜快速熔破,从而缩短触发热失控的时间。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之前,所述热失控的触发方法还包括:
[0016]将外部电源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外部电源为加热件供电以使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加热,这种方式通过连通或者断开外部电源和加热件之间的电连接即可控制加热件开始或者停止对电池单体内部加热,加热时长和加热功率均控制方便。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失控的触发方法还包括:
[0019]在所述电池单体热失控后断开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加热件,以使所述加热件停止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加热。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池单体热失控后,断开外部电源与加热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外部电源停止为加热件提供电能,以使加热件停止加热。断开外部电源与加热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能够减少外部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引发其他的安全问题。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组件,包括:
[0022]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件连接于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能够使加热件直接对电极组件加热,更容易触发电池单体热失控。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包括:
[0025]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的隔离膜。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件连接于隔离膜上,则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应用于熔破隔离膜,能够减少额外引入的能量;加热件连接于隔离膜,加热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隔离膜,使得隔离膜快速熔破,从而缩短触发热失控的时间。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之后,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还包括:
[0028]将所述电极组件从壳体的开口容纳于所述壳体内;
[0029]将端盖盖合于所述开口。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加热件连接于电极组件之后,将连接有加热件的电极组件从壳体的开口放入壳体内,可以在将电极组件放入壳体的同时将加热件设置于壳体内,方便加热件连接于电极组件,提高组装生产效率。
[003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端盖盖合于所述开口之前,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还包括:
[0032]将连接于所述加热件的导线从所述端盖上的通孔穿出;
[0033]在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之前,所述热失控的触发方法还包括:
[0034]将外部电源与所述导线电连接。
[0035]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将端盖盖合于壳体之前,将连接于加热件的导线从端盖上的通孔穿出,在端盖盖合于壳体之后,则导线的一端是位于电池单体外,便于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3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连接于所述加热件的导线从所述端盖上的通孔穿出之后,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还包括:
[0037]将密封件插设于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导线密封。
[0038]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导线和端盖通过密封件密封,能够保证电池单体的气密性,能够模拟较为真实的热失控情景,避免因端盖设置了通孔导致电池单体通过通孔排气而使得模拟失真。
[003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供导线穿出的安装孔和供所述导线卡入所述安装孔的缺口;
[0040]在将密封件插设于所述通孔之前,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还包括:
[0041]将所述导线从所述缺口卡入所述安装孔。
[0042]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导线从密封件的缺口卡入安装密封件的安装孔内,便于导线穿过密封件,且缺口还能为密封件与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提供压缩余量。
[004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
[0044]将所述导线从所述缺口卡入所述安装孔,包括:
[0045]将所述导线从所述缺口卡入与之对应的所述安装孔。
[0046]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线与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导线从缺口卡入与之对应的安装孔,即一个导向穿设于一个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内;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以使所述电池单体热失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包括: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隔离膜进行加热,以熔破所述隔离膜,以使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短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的隔离膜进行加热,包括:通过连接于所述隔离膜上的所述加热件对所述隔离膜进行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进行加热之前,所述热失控的触发方法还包括:将外部电源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的触发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电池单体热失控后断开所述外部电源与所述加热件,以使所述加热件停止对所述电池单体内部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电池单体和加热组件,包括: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组件,包括:将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的隔离膜。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失控的触发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玉杰李耀张玉峰柯剑煌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