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5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包括横梁和两个纵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纵梁固定连接;横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件;纵梁为中空结构,纵梁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管,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加强套管,第三安装孔内固设有安装套管;螺纹套管用于与支架组件连接;安装套管用于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横梁和纵梁焊接成一体式结构,减少螺栓使用数量,有利于轻量化;且在纵梁上开设用于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安装空间的第二安装孔,并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加强套管,来提高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的承载能力。载能力。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安全性能的提高,目前下碰撞通道总成的设计应用越来越广泛,下碰撞通道总成主要的作用是增加传递力的通道,达到更好的吸能效果,提高整车安全性能。
[0003]根据车型的市场定位,钢制和铝制下碰撞通道总成均有应用。铝制下碰撞通道总成轻量化效果较好,在新能源车和中高端车应用较多。下碰撞通道总成主要由横梁、纵梁组成。
[0004]铝制下碰撞通道总成纵梁与前副车架连接,由于下碰撞通道总成横梁与前副车架安装点距离较远,超过500mm,铝型材结构设计受限,纵梁一般采用分段式,由螺栓组装成一体,横梁与纵梁一般采用单面搭接,焊接成一体。下碰撞通道总成常采用焊接、螺栓组合方式连接成一体,轻量化效果未达到最佳。横梁与纵梁一般采用单面搭接,连接强度一般。
[0005]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急需研究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及车辆,本专利技术将横梁和纵梁焊接成一体式结构,能够减少螺栓使用数量,有利于轻量化,减少装配工时并节约成本;且通过在纵梁上开设用于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安装空间的第二安装孔,并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加强套管,来提高纵梁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的承载能力。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用于分别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车辆的前保险杠和用于固定吸能盒的支架组件连接,包括横梁和两个纵梁;
[0008]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保险杠;
[0009]所述纵梁为中空结构,所述纵梁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
[0010]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管,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加强套管,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固设有安装套管;
[0011]所述螺纹套管用于与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安装套管用于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纵梁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为L型。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直部、圆弧部和第二平直部,所述圆弧部为圆弧形,且一个所述纵梁的缺口与所述第一平直部焊接固定,另一个所述纵梁的缺口与所述第二平直部焊接固定。
[0014]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管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为T型结构,所述螺纹套管内壁设置有螺纹。
[0015]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溃缩吸能的压筋,所述压筋设置在靠近所述缺口处。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纵梁的高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纵梁的宽度方向相一致。
[0018]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为不等壁厚的中空结构,且所述横梁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车辆,包括支架组件、吸能盒、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结构、车辆的前保险杠和如上所述的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
[0020]所述吸能盒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且所述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分别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所述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结构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和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0022]一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纵梁的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纵梁的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套管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管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23]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将横梁和纵梁焊接成一体式结构,能够减少螺栓使用数量,有利于轻量化,减少装配工时并节约成本;且通过在纵梁上开设用于为车辆冷却系统提供安装空间的第二安装孔,并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加强套管,来提高纵梁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的承载能力。
[0025]2.本专利技术设置螺纹套管与支架组件连接,并设置安装套管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连接,有利于提升纵梁的承载能力,增加力的传递通道。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7]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的结构图;
[0028]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纵梁的结构图;
[0030]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与前副车架总成连接后的结构图。
[0031]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
[0032]1‑
横梁;2

纵梁;3

前副车架总成;4

第二支架;5

吸能盒;6

第一支架;11

连接件;12

第一平直部;13

圆弧部;14

第二平直部;15

加强筋;21

第一安装孔;22

第二安装孔;23

第三安装孔;24

螺纹套管;25

加强套管;26

安装套管;27

缺口;28

压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用于分别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3)、车辆的前保险杠和用于固定吸能盒(5)的支架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两个纵梁(2);所述横梁(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纵梁(2)固定连接;所述横梁(1)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保险杠;所述纵梁(2)为中空结构,所述纵梁(2)包括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和至少一个第三安装孔(23);所述第一安装孔(21)内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管(24),所述第二安装孔(22)内设置有加强套管(25),所述第三安装孔(23)内固设有安装套管(26);所述螺纹套管(24)用于与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安装套管(26)用于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副车架总成(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的一端设置有缺口(27),所述缺口(27)为L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直部(12)、圆弧部(13)和第二平直部(14),所述圆弧部(13)为圆弧形,且一个所述纵梁(2)的缺口(27)与所述第一平直部(12)焊接固定,另一个所述纵梁(2)的缺口(27)与所述第二平直部(14)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24)用于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24)为T型结构,所述螺纹套管(24)内壁设置有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碰撞通道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溃缩吸能的压筋(28),所述压筋(28)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竹雒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