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光缆技术

技术编号:361928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光缆。所述光单元,包括光纤组件、和用于收纳所述光纤组件的弹性松套管;所述弹性松套管,具有:弹性内壁以及附着在所述弹性内壁上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光缆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加强条的模量在2000MPa以上;其断裂延伸率5%~150%,径向最大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2000MPa以下,其断裂延伸率200~1500%;径向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的径向厚度与所述加强条径向最大厚度比在3~1:1之间。所述光单元很好的平衡了抗侧压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不会明显地增加缆直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可高效的一次形成具有较为复杂加强条结构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光单元。光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松套管是包覆若干光纤或阻水材料后挤制一层塑料保护管而形成的,主要对光纤形成直接保护作用,如压扁等侧向外力。为了提高松套管的抗侧压性能,通常我们采取增加壁厚或选用高硬度材料措施,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都会带来弯曲性能下降的问题。松套管的弯曲性能下降,使得松套管在施工时弯曲半径大,不便于施工,特别在一些空间狭小的区域无法直接弯曲,需要打断光纤重新穿软管,再熔接光纤后才能盘留,大大的提高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制备方法、及光缆,其目的在于通过弹性内壁和螺旋延伸的加强条复合形成弹性松套管,由弹性内壁在外力作用下延伸形变,带动弹性内壁弹性形变,从而吸收侧向冲击,同时弹性内壁和螺旋型加强条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在不牺牲弯曲性能前提下提高了光缆抗侧压性能,由此解决目前采用增加松套管壁厚或提高松套管硬度来提高抗测压性能导致的弯曲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包括光纤组件、和用于收纳所述光纤组件的弹性松套管;所述弹性松套管,具有:弹性内壁以及附着在所述弹性内壁上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光缆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加强条的模量在2000MPa以上;其断裂延伸率5%~150%,径向最大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2000MPa以下,其断裂延伸率200~1500%;径向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的径向厚度与所述加强条径向最大厚度比在3~1:1之间。
[0005]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所述加强条模量在2000

3000MPa之间;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400~2000MPa之间。
[0006]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横截面上所述加强条分布在所述弹性松套管外侧的环形区域上,其中加强条的面积占环形区域面积的60%~90%。
[0007]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所述弹性内壁上附着有多条加强条,所述多条加强条在横截面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所述弹性松套管内径为0.8 ~10mm。
[0009]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圆周方向多条加强条相互叠加呈鳞片状。
[0010]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所述加强条沿光缆轴向呈S型螺旋延伸;所述S型螺旋的节距10~200mm。
[0011]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所述加强条的材料选自PBT、PC、TPEE、PTFE、PVDF或尼龙;所述弹性内壁材料选自TPEE或PP。
[0012]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三层共挤机头,在光纤组件外侧挤出形成弹性松套管;其中:所述三层共挤机头较内侧的第一挤出材料通过内层出口模具形成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的弹性内壁;所述三层共挤机头较外侧的第二与第三层挤出材料通过外层出口模具分别挤出加强条形成料和水溶性树脂,分别形成所述弹性松套管的加强条以及加强条之间的水溶性树脂间隔;通过水槽冷却,使所述弹性内壁和加强条定型,并且溶解所述水溶性树脂间隔,形成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
[0013]优选地,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其所述外层出口模绕其中心单向旋转。
[0014]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缆,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所述光缆为中心管式光缆时,具有一个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外侧具有内置加强件的外护套;所述光缆为层绞式光缆时,具有多个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还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光单元与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缆芯外侧具有外护套。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采用具有良好弯曲性能的螺旋型加强条和同样具有良好弯曲性能的弹性内壁复合而成,整体易弯曲,同时巧妙地利用二者模量即断裂延伸率的差异,在受到侧压时,以加强条的轴向延伸,带动弹性内壁产生形变,从而吸收侧向冲击能量,提高松套管抗测压性能,从而很好的平衡了抗侧压性能和弯曲性能,并且不会明显的增加缆直径。
[0016]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可高效的一次形成较为加强条结构较为复杂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提供的具有抗侧压易弯曲松套管的层绞式光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提供的具有抗侧压易弯曲松套管的中心管式光缆横截面结构示意
图。
[0018]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为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1.1为光纤组件,1.2为弹性松套管,1.2.1为弹性内壁,1.2.2为加强条,1.3为阻水元件,2为中心加强件,3为缆芯填充油膏,4为铠装层,5为护套层,6为松套管外包阻水带,7为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包括光纤组件、和用于收纳所述光纤组件的弹性松套管;所述弹性松套管,具有:弹性内壁以及附着在所述弹性内壁上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光缆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加强条的模量在2000MPa以上,优选模量在2000

3000MPa之间;其断裂延伸率在5%~150%之间,径向最大厚度0.1~0.5mm;材料选自PBT、PC、TPEE、PTFE、PVDF或尼龙。
[0021]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2000MPa以下,优选模量在400~2000MPa之间;其断裂延伸率在200~1500%之间;径向厚度在0.1~0.5mm之间;所述弹性内壁材料选自TPEE或PP。
[0022]所述弹性内壁的径向厚度与所述加强条径向最大厚度比在3~1:1之间;所述弹性松套管内径为0.8~10mm。
[0023]在光单元受到侧向冲击力时,螺旋型的加强条在冲击力的作用之下,沿光缆轴向伸展,而带动弹性内壁拉长,从而吸收冲击能量,保护内部光纤不受冲击,降低对光纤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正常使用时,由于轴向连续分布的内壁具有弹性、容易弯曲,而加强条则是不连续的螺旋分布,本身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因此其复合形成的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组件、和用于收纳所述光纤组件的弹性松套管;所述弹性松套管,具有:弹性内壁以及附着在所述弹性内壁上的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光缆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加强条的模量在2000MPa以上;其断裂延伸率5%~150%,径向最大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2000MPa以下,其断裂延伸率200~1500%;径向厚度0.1~0.5mm;所述弹性内壁的径向厚度与所述加强条径向最大厚度比在3~1:1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模量在2000

3000MPa之间;所述弹性内壁模量在400~2000MPa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其横截面上所述加强条分布在所述弹性松套管外侧的环形区域上,其中加强条的面积占环形区域面积的60%~90%。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内壁上附着有多条加强条,所述多条加强条在横截面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松套管内径为0.8 ~10mm。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圆周方向多条加强条相互叠加呈鳞片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压易弯曲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峰阮云芳祁林杨向荣詹浩王佳汤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