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061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属于光纤环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骨架和绕制机构,其通过将骨架中的第二挡板设置为可沿中心轴往复移动,并在绕制机构内设置机械臂,将机械臂与第二挡板连接,以通过机械臂带动第二挡板的移动,进而改变骨架高度,使得光纤与骨架高度匹配,避免绕制时在骨架的边沿造成空隙或者堆叠,影响形成的光纤环的性能。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根据各部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对骨架的高度进行精准调整,并保证两挡板之间的平行,保证了绕制的光纤环的形态,有效提高了光纤环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环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光纤环是将光纤按照相关要求,采用专用的光纤环绕制装置,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光纤绕制成环状结构的一种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是光纤传感应用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

2、目前,光纤环大多为定制产品,利用现有骨架绕制光纤环时,骨架的结构一旦确定,可绕制的光纤环的高度就无法更改。若需要的光纤环高度与现有骨架无法进行整层匹配时,容易出现应力过大或排纤不紧密等现象出现,导致最终形成的光纤环的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能够在绕制时根据需求调节骨架的高度,使得光纤与骨架高度相匹配,提高制得的光纤环的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其包括骨架和绕制机构;

3、所述骨架包括中心轴和分设在中心轴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其可沿所述中心轴轴向往复移动,并可在移动后与所述中心轴可拆卸连接;

4、所述绕制机构包括机架、主轴和轴向定位组件;

5、所述主轴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其一端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主轴可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驱动下沿自身轴向转动;所述骨架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

6、所述轴向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外侧,并与所述主轴平行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带动下随所述主轴同步转动;所述轴向定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中心轴轴向往复移动。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图像识别组件和主控制器;

8、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连接固定在机架上,可对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或已绕光纤之间的间距进行识别;所述图像识别组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并将识别信息传送至主控制器;

9、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轴向定位组件连接,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带动所述第二挡板移动至目标位置。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的正上方,所述图像识别组件为图像传感器和测距仪中的任一种。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主轴的外侧沿环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且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之间的连线为正三角形,且各轴向定位组件的往返移动为独立设置。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定位组件为伸缩控制杆,所述伸缩控制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上,所述伸缩控制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包括机械臂和往返驱动件;所述往返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往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械臂可在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挡板沿轴向往复移动。

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械臂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机械臂通过所述法兰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械臂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吸附件,所述机械臂通过所述吸附件与所述第二挡板吸附连接。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返驱动件为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滑轨、滑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所述丝杆沿所述主轴延伸方向设置并转动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丝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7、相应地,所述机械臂背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往返驱动件为气缸/油缸驱动件;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臂背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19、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21、(1)本技术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通过将第二挡板设置为可沿中心轴往复移动,并在绕制机构内设置机械臂,并将机械臂与第二挡板连接,以通过机械臂带动第二挡板的移动,进而改变骨架高度,使得光纤与骨架高度匹配,避免绕制时在骨架的边沿造成空隙或者堆叠,影响形成的光纤环的性能。

22、(2)本技术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通过在绕制系统中设置图像识别组件和主控制器,以实现对光纤高度调整的自动化,提高骨架高度调整的精准性。通过沿主轴环向设置多个机械臂,以在第二挡板相对第一挡板发生歪斜时,通过控制对应侧的机械臂的移动,将第二挡板调整至与第一挡板平行。

23、(3)本技术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根据各部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对骨架的高度进行精准调整,并保证两挡板之间的平行,保证了绕制的光纤环的形态,有效提高了光纤环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绕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识别组件和主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的正上方,所述图像识别组件为图像传感器和测距仪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的外侧沿环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且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之间的连线为正三角形,且各轴向定位组件的往返移动为独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组件为伸缩控制杆,所述伸缩控制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上,所述伸缩控制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包括机械臂和往返驱动件;所述往返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往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械臂可在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挡板沿轴向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臂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机械臂通过所述法兰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械臂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吸附件,所述机械臂通过所述吸附件与所述第二挡板吸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驱动件为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滑轨、滑块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的驱动;所述丝杆沿所述主轴延伸方向设置并转动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丝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驱动件为气缸/油缸驱动件;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且所述气缸/油缸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机械臂背离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绕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像识别组件和主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的正上方,所述图像识别组件为图像传感器和测距仪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的外侧沿环向间隔设置有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且三个轴向定位组件之间的连线为正三角形,且各轴向定位组件的往返移动为独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组件为伸缩控制杆,所述伸缩控制杆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件上,所述伸缩控制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环绕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组件包括机械臂和往返驱动件;所述往返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往返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械臂可在所述往返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沫胡义慧胡小龙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