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序米标头及小段长光缆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31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序米标头及小段长光缆制备方法,属于光缆制备技术领域,包括转动组件和拨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计米齿轮、第二计米齿轮和第三计米齿轮,拨动组件与第一计米齿轮之间设有第一传动机构,拨动组件与第二计米齿轮之间设有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计米齿轮与第三计米齿轮之间设有第三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逆序米标头,其改变原有米标头之间的传动方式,使得第三计米齿轮上的齿数可以不等于10,通过改变第三计米齿轮上的齿数,实现百米级别的缆线印标,大大增加了逆序米标头的适用范畴,同时采用该逆序米标头可在缆线生产过程中以恒定速率进行生产,避免生产过程中持续降速升速等问题,提高缆线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缆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逆序米标头及小段长光缆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度定制化是光缆产品的特点之一,光缆制造商往往需要根据客户需求生产特定型号、尺寸和段长和数量的光缆。同时,为了方便光缆的使用,每盘缆的长度往往也有限定。常见缆线盘长有3km、4km、6km等。

2、常规缆线生产流程为:开机生产,生产至设定段长时切断缆线,更换盘具,升速生产至下一设定段长,切断缆线,更换盘具,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所有缆线生产。同时,在生产完毕后,测试人员对每一盘光缆进行测试前处理,清理多余外护套、套管、油膏、油墨等,将端部光纤裸露,对每根光纤进行衰减测试。

3、当需要客户定制0.5km盘长的光缆时,相同合同下总盘数会增加,导致生产过程中持续降速、换盘、升速等,导致光缆生产直径波动增加,且需要不断进行剥缆、测试等。同时,在测试过程中,1km以下长度otdr测试准确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光缆的生产效率、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计米齿轮上的转动卡销和第一传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米齿轮朝向所述第二计米齿轮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计米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连有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销呈“П”型,所述转动卡销包括第一连接部、承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计米齿轮相连,所述承接部跨设于所述传动齿轮的其中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计米齿轮上的转动卡销和第一传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米齿轮朝向所述第二计米齿轮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计米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连有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卡销呈“п”型,所述转动卡销包括第一连接部、承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计米齿轮相连,所述承接部跨设于所述传动齿轮的其中一侧齿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可部分伸入所述摆动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序米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米齿轮上并排设有搭接环,所述转动卡销与所述搭接环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波刘喆驰孟泉刘爱华柯涛高山俊杨笛雨刘昕郭凯熊胜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