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2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所述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连接处的中心位置设有654E光纤,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防水胶带连接,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胶带基带接触,所述防水胶带外设有第一低烟无卤料层,所述胶带基带外设有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其结构简单,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便,不仅使得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和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满足了5G光缆护套的要求,更降低了安装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5G通信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G在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为线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光纤光缆领域,随着全球范围内光通信改造需求巨幅攀升,光纤光缆需求也将持续上扬,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7

2021年全球光纤市场将以年复合增率11.45%增长。5G基站与传统基站相比,将天线和射频集合在一起,体积更小,而容量是传统基站的20倍。
[0003]5G网络“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对光缆护套料提出了更高的耐热性能、高温低收缩率——护套材料的热变形(100℃,1h,19.6N)≤20%,

40℃~85℃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0.7%,普通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与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远不能满足5G护套要求。
[0004]此外,在光纤入户、4G基站升级改造成5G基站与旧城区网络改造时,新线缆敷设安装复杂,待安装墙面需要打孔安装光缆固定件对光缆进行固定,这样对安装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导致老城区改造网络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其结构简单,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便,不仅使得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和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满足了5G光缆护套的要求,更降低了安装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包括: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所述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连接组成胶带层,所述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连接处的中心位置设有654E光纤,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防水胶带连接,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胶带基带接触,所述防水胶带外设有第一低烟无卤料层,所述胶带基带外设有第二低烟无卤料层。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其结构简单,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便,不仅使得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和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满足了5G光缆护套的要求,更降低了安装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呈相对设置。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另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另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二三角形撕开区域,所述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与所述第二三角形撕开
区域呈相对设置。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上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上设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呈相对设置于所述654E光纤两侧。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胶带的宽度为1.8

2.2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的厚度均为0.8

1.2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采用胶带复绕工艺,将654E光纤复绕至防水胶带与胶带基带中间位置;
[0016]S2通过挤塑工艺分别在防水胶带上和胶带基带上挤塑低烟无卤料形成第一低烟无卤料层和第二低烟无卤料层。
[00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通过挤塑工艺分别在防水胶带上和胶带基带上挤塑低烟无卤料形成第一低烟无卤料层和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201通过挤塑工艺分别在防水胶带上和胶带基带上挤塑低烟无卤料;
[0019]S202在挤塑低烟无卤料过程中分别在低烟无卤料上放置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0020]S203再继续在第一加强件上和第二加强件上分别挤塑低烟无卤料形成第一低烟无卤料层和第二低烟无卤料层。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所述可粘贴式皮线光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22]沿着胶带层的轴线撕开可粘贴式皮线光缆,且654E光纤与防水胶带连接;
[0023]将待安装的面喷涂配套的强粘合防水涂层,然后将654E光纤通过防水胶带和强粘合防水涂层相互配合粘接于待安装的面上,施工完成。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其结构简单,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便,不仅使得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和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满足了5G光缆护套的要求,更降低了安装人员的施工技术要求,提高了光缆敷设安装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的结构图;
[0026]其中,1

654E光纤;2

防水胶带;3

胶带基带;4

第一低烟无卤料层;5

第二低烟无卤料层;6

胶带层的轴线;7

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8

第二三角形撕开区域;9

第一加强件;10

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9]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
提供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包括:防水胶带2和胶带基带3,所述防水胶带2和胶带基带3连接组成胶带层,所述防水胶带2和胶带基带3连接处的中心位置设有654E光纤1,所述654E光纤1与所述防水胶带2连接,所述654E光纤1与所述胶带基带3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光缆光纤采用654E光纤1,654E光纤1传输速度更快,传输带宽更大,符合5G光缆发展需求,所述防水胶带2外设有第一低烟无卤料层4,所述胶带基带3外设有第二低烟无卤料层5,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4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5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4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5的设置使得光缆外护套的热变形和高低温循环时变形率满足了5G光缆护套的要求;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4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5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6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7,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5另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6另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二三角形撕开区域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所述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连接组成胶带层,所述防水胶带和胶带基带连接处的中心位置设有654E光纤,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防水胶带连接,所述654E光纤与所述胶带基带接触,所述防水胶带外设有第一低烟无卤料层,所述胶带基带外设有第二低烟无卤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呈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另一端在胶带层的轴线另一侧位置相交形成向胶带层方向凹陷的第二三角形撕开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形撕开区域与所述第二三角形撕开区域呈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烟无卤料层上设有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低烟无卤料层上设有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呈相对设置于所述654E光纤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粘贴式皮线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带的宽度为1.8

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沈聪王梦伟王新师胡淼许蒙蒙丁赵伟王佳斌王曰海盛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