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23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桥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型钢、曲面薄钢板及锚固组件,相邻梁端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或梁端与桥台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两型钢之间连接有曲面薄钢板,曲面薄钢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型钢上开设的卡槽中;型钢容置于梁端或桥台上的安装区内,并与安装区内的预埋钢筋固接,型钢外侧面的上部安装有锚固组件,型钢外侧面的下部向内凹陷,进而在型钢的外侧面上形成止口;曲面薄钢板插设于卡槽中的端部向上折弯。发明专利技术的梁端防水装置的曲面薄钢板两端折弯,不易由型钢的卡槽中脱落,防水性好,而且不易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操作方便,安装牢固,不影响安装后的性能和外观。不影响安装后的性能和外观。不影响安装后的性能和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桥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梁端防水装置设置在桥梁梁端,是桥梁的重要部件,对相邻梁端或梁与桥台间的下部结构起到防水作用,并可适应梁体变形。但现有的梁端防水装置中的防水胶条在安装过程中很容易被划伤和损坏,对梁端防水装置使用过程中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现有梁端防水装置上的锚固组件是固定在装置上的,无法移动,在与梁端预埋钢筋连接时经常有错位的情况发生,增加了安装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防水结构易损坏、防水性能差、安装错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梁端防水装置包括型钢、曲面薄钢板及锚固组件,相邻梁端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或梁端与桥台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两所述型钢之间连接有曲面薄钢板,所述曲面薄钢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型钢上开设的卡槽中;所述型钢容置于梁端或桥台上的安装区内,并与所述安装区内的预埋钢筋固接,所述型钢外侧面的上部安装有锚固组件,所述型钢外侧面的下部向内凹陷,进而在所述型钢的外侧面上形成止口;所述曲面薄钢板插设于卡槽中的端部向上折弯。
[0006]其中:所述型钢外侧面的上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所述锚固组件包括T型螺母和螺杆,所述T型螺母的T型头一端在T型槽内滑动,所述T型螺母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杆在锚固组件滑动到位后与预埋钢筋固接。
[0007]本专利技术梁端防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清理梁端上的安装区,整理预埋钢筋,便于梁端防水装置吊入;
[0009]步骤二,调整梁端防水装置长度方向的竖直中心线与相邻两梁端之间间隙的中心线重合,型钢通过拉线调直,保证梁端防水装置与梁端横坡的吻合度;
[0010]步骤三,按梁体保护层顶面标高控制型钢顶面标高,将各个型钢按设定间距通过卡具固定;
[0011]步骤四,布置横穿筋,并将预埋钢筋、横穿筋以及锚固组件焊接牢固,然后解除固定型钢间距的卡具;
[0012]步骤五,用泡沫条填塞型钢内侧空间,并用胶带固定泡沫条,最后在每个梁端的内侧设置安装模板,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0013]步骤六,向安装区内浇筑混凝土,此过程必须保护梁端防水装置表面不受损伤,型钢内侧空间不得漏浆;
[0014]步骤七,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清理型钢内侧的泡沫条,将曲面薄
钢板安装于两个型钢的卡槽内,拆掉安装模板。
[0015]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先调整梁端防水装置上各锚固组件的位置,使各锚固组件与最近的预埋钢筋接触,然后正式焊接前先进行定位焊接,即间隔设定距离将此位置的锚固组件与预埋钢筋点焊定位。
[0016]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梁端防水装置各纵梁间缝隙不均匀,从而影响梁端防水装置工作性能和外观,焊接固定工作在一小时内完成。
[0017]所述步骤六中,安装模板设置完后,通过空压机的风将安装区内的灰尘、杂物清理干净。
[0018]所述步骤六中,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保养,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20]1.本专利技术的梁端防水装置的曲面薄钢板两端折弯,不易由型钢的卡槽中脱落,防水性好,而且不易损坏。
[0021]2.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操作方便,安装牢固,不影响安装后的性能和外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梁端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梁端防水装置中曲面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骤一对应的相邻两梁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步骤二对应的梁端防水装置放置在安装区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步骤四对应的布置了横穿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步骤四对应的解除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步骤五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为型钢,2为曲面薄钢板,3为锚固组件,4为梁端,5为预埋钢筋,6为安装区,7为梁体保护层顶面,8为安装模板,9为横穿筋,10为卡具,11为泡沫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31]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梁端防水装置包括型钢1、曲面薄钢板2及锚固组件3,相邻梁端4上均通过锚固组件3固接有型钢1,或梁端与桥台上均通过锚固组件3固接有型钢1,两型钢1之间连接有曲面薄钢板2,曲面薄钢板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型钢1上开设的卡槽中。型钢1容置于梁端或桥台上的安装区6内,并与安装区6内的预埋钢筋5固接,型钢1外侧面(即朝向梁端4的一面)的上部安装有锚固组件3,型钢1外侧面的下部向内凹陷,进而在型钢1的外侧面上形成止口;曲面薄钢板2插设于卡槽中的端部向上折弯。
[0032]本实施例的型钢1采用铝合金材质,铝合金质轻,强度好,耐蚀性能好。
[0033]本实施例的曲面薄钢板2采用0.01mm~1mm的钢板,钢板可采用普通钢板表面进行镀锌镁铝镀层,或者采用不锈钢板。上述两种钢板在安装过程中不容易坏损,且耐腐蚀性能好。
[0034]本实施例型钢1外侧面的上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7,锚固组件3包括T型螺母和螺杆,T型螺母的T型头一端在T型槽7内滑动,T型螺母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螺杆在锚固
组件3滑动到位后与预埋钢筋5固接。
[0035]本专利技术梁端防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一,清理梁端4上的安装区6,整理预埋钢筋5,便于梁端防水装置吊入;若预埋钢筋5太少,必须造筋,如图3所示;
[0037]步骤二,调整梁端防水装置长度方向的竖直中心线与相邻两梁端4之间间隙的中心线重合,型钢1通过拉线调直,保证梁端防水装置与梁端横坡(即桥梁横向的坡度,也就是桥宽方向)的吻合度,如图4所示;
[0038]步骤三,按梁体保护层顶面7标高控制型钢1顶面标高,将各个型钢1按设定间距通过卡具10固定;
[0039]步骤四,布置横穿筋9,并将预埋钢筋5、横穿筋9以及锚固组件3焊接牢固,然后及时解除固定型钢1间距的卡具10,如图5、图6所示;具体为:
[0040]调整梁端防水装置上各锚固组件3的位置,使各锚固组件3与最近的预埋钢筋5接触,然后正式焊接前先进行定位焊接,即间隔设定距离(本实施例为一米)将此位置的锚固组件3与预埋钢筋5点焊定位;
[0041]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梁端防水装置各纵梁间缝隙不均匀,从而影响梁端防水装置工作性能和外观,焊接固定工作在一小时内完成;
[0042]将每一个锚固组件3与预埋钢筋5焊接牢固;
[0043]步骤五,用泡沫条11填塞型钢1内侧空间,并用胶带固定泡沫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端防水装置,包括型钢、曲面薄钢板及锚固组件,相邻梁端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或梁端与桥台上均通过锚固组件固接有型钢,两所述型钢之间连接有曲面薄钢板,所述曲面薄钢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型钢上开设的卡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1)容置于梁端或桥台上的安装区(6)内,并与所述安装区(6)内的预埋钢筋(5)固接,所述型钢(1)外侧面的上部安装有锚固组件(3),所述型钢(1)外侧面的下部向内凹陷,进而在所述型钢(1)的外侧面上形成止口;所述曲面薄钢板(2)插设于卡槽中的端部向上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端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1)外侧面的上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T型槽(7),所述锚固组件(3)包括T型螺母和螺杆,所述T型螺母的T型头一端在T型槽(7)内滑动,所述T型螺母的另一端与螺杆连接,所述螺杆在锚固组件(3)滑动到位后与预埋钢筋(5)固接。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梁端防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梁端(4)上的安装区(6),整理预埋钢筋(5),便于梁端防水装置吊入;步骤二,调整梁端防水装置长度方向的竖直中心线与相邻两梁端(4)之间间隙的中心线重合,型钢(1)通过拉线调直,保证梁端防水装置与梁端横坡的吻合度;步骤三,按梁体保护层顶面(7)标高控制型钢(1)顶面标高,将各个型钢(1)按设定间距通过卡具(10)固定;步骤四,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双双潘彪徐礼庆彭松王忍刘建维黄庆春李贵峙魏江平党维攀王金鹏张泽政
申请(专利权)人: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