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915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伴音阅读装置和与伴音阅读装置相匹配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控制伴音阅读装置对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使训练用户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同步收听到伴音阅读装置所播放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的语音信息,使所听阅读文字的字音与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伴音阅读装置和所要阅读的汉语文本相结合,相较于以往对视觉或听觉单通道功能的训练,更接近于自然阅读的学习过程,可提高其跨通道的整合能力,有效避免阅读障碍群体内部差异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对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力具有重要意义。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阅读障碍
,具体涉及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应用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开展视听整合能力训练,提升汉语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

技术介绍

[0002]语言是沟通与学习的主要工具,个体的语言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人们在学习生字时,通过视觉获得字形的信息,通过听觉获得字音的信息,并在大脑中把不同通道信息整合在一起,进而获得对某个字的认识。视觉和听觉是人们学习文字的两个最重要的感觉通道,视听整合是指个体将来自视觉和听觉通道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觉判断的过程。视听整合能力对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个体通过对整合在一起的字形和字音重复记忆,使整合关系变得自动化,最终获得流畅的阅读。
[0003]有些儿童在智力正常,并获得同等教育机会的情况下,却表现出字词认知不准确、不流利以及拼写与解码能力低下等问题,其阅读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这种特殊的学习困难被称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在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下存在一些差异。我们经过多年的筛查,发现国内的发生率在8%左右。研究表明,阅读障碍可以给个体带来广泛的负面影响,经历阅读失败的儿童常伴随行为、社会、学业和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认知技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0004]关于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拼音文字条件,研究者较为一致地认为是语音缺陷,即阅读障碍者在语音表征、存储和提取有缺陷。在语言加工中,除了涉及正字法、语音和语义等语言层面,还与视觉、听觉加工有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个体学习或记忆生字时不同通道的信息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学习生字的过程是把字的形、音、义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个体整合视觉文字及其听觉语音之间对应关系的能力与其阅读水平紧密相关。在儿童阅读技能发展的过程中,视听整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5]大量的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对文字和字音的视听整合能力上存在缺陷。西方拼音文字国家中已有基于视听整合的训练研究,探究了字母—语音匹配等视听整合能力训练对改善正常阅读者和阅读障碍者的视听整合功能和语言技能的有效性,这对提高阅读障碍者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和拼音文字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拼音文字的字母—语音匹配等视听整合能力训练内容不能直接应用于或简单推论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训练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汉语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及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伴音阅读装置和与所述伴音阅读装置相匹配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控制所述伴音阅读装置对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使训练用户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同步收听到所述伴音阅读装置所播放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的语音信息,使所听阅读文字的字音与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匹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汉语文本阅读材料中包括阅读材料和与阅读文本内容相关的供训练用户作答的训练题目。
[0010]优选地,所述伴音阅读装置为可以播放音频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所述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存储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中的阅读资料库中,所述阅读资料库中设置有多种阅读难度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伴音阅读装置中还设有判断与计分模块,用于训练用户对训练题目的作答正误作出判断,并给出作答分数。
[0012]进一步地,所述系统中还设置有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阅读流畅性模块、阅读准确性模块、语音意识模块、数字快速命名模块和语素意识模块的组合,每个模块中包含有相应的测试材料;
[0013]所述阅读流畅性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快速而准确的阅读高频汉字的能力;
[0014]所述阅读准确性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准确阅读汉字的能力;
[0015]所述语音意识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汉字字音的加工能力;
[0016]所述数字快速命名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数字的快速命名能力;
[0017]所述语素意识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汉字语义的加工能力;
[0018]各模块对测试用户的阅读能力作出判断或计分,所述伴音阅读装置根据前测情况选择相应难度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视听整合阅读训练。
[0019]优选地,所述阅读流畅性模块用于向训练用户显示高频的汉字矩阵,要求训练用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读汉字的字音,所述阅读流畅性模块记录训练用户在单位时间内读出的汉字个数。
[0020]优选地,所述语音意识模块向训练用户发送字音题目,所述题目包含3个汉字字音,要求训练用户从中选出在声母、韵母或声调上不同于另外两个字的字音,所述语音意识模块接收训练用户答案并判断对错和计分。
[0021]优选地,所述数字快速命名模块向训练用户显示包含多个阿拉伯数字的矩阵,要求训练用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读阿拉伯数字,所述数字快速命名模块记录时间并将时间转化为数字命名速度。
[0022]优选地,所述语素意识模块向用户发送判断题目,所述题目包括两个汉语双字词,且两个汉语双字词中包含一个相同的汉字,要求训练用户判断相同的汉字在不同的双字词中意思是否相同,所述语素意识模块接受训练用户答案并判断对错和计分。
[00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进行训练的方法,开启伴音阅读装置,并在阅读资料库中选择相应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训练用户跟随伴音阅读装置所播放的对应音频进行文本阅读;阅读完成后,伴音阅读装置向训练用户提供阅读文本材料所对应的作答题目,以供训练用户作答;训练用户完成作答题目作答后提交给伴音阅读装置,伴音阅读装置结合标准答案判断对错和计分。
[0024]在进行伴音阅读前和伴音阅读结束后,还对训练用户进行测试的步骤,其包括阅
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数字快速命名和语素意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测试,并根据阅读前的测试结果在伴音阅读装置中选取对应难度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0025]通过改变汉语文本中文字内容的长短、字频参数设定阅读难度。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7]A.本专利技术以伴音阅读装置和所要阅读的汉语文本相结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开展视听整合能力训练,有效地提高了阅读障碍群体整合视觉和听觉两通道信息的能力,促进了阅读及其相关技能的发展。相较于以往对视觉或听觉单通道功能的训练,更接近于自然阅读的学习过程,同时,不论汉语阅读障碍群体的视觉单通道、听觉单通道或是视、听双通道具有加工缺陷,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阅读训练系统均可提高其跨通道的整合能力,可有效避免阅读障碍群体内部差异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对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0028]B.本专利技术系统中配置有判断与计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伴音阅读装置和与所述伴音阅读装置相匹配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控制所述伴音阅读装置对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使训练用户在阅读材料的同时,同步收听到所述伴音阅读装置所播放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的语音信息,使所听阅读文字的字音与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汉语文本阅读材料中包括阅读材料和与阅读文本内容相关的供训练用户作答的训练题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音阅读装置为可以播放音频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所述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存储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中的阅读资料库中,所述阅读资料库中设置有多种阅读难度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音阅读装置中还设有判断与计分模块,用于训练用户对训练题目的作答正误作出判断,并给出作答分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设置有训练前和训练后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阅读流畅性模块、阅读准确性模块、语音意识模块、数字快速命名模块和语素意识模块的组合,每个模块中包含有相应的测试材料;所述阅读流畅性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快速而准确的阅读高频汉字的能力;所述阅读准确性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准确阅读汉字的能力;所述语音意识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汉字字音的加工能力;所述数字快速命名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数字的快速命名能力;所述语素意识模块,用于检测训练用户对汉字语义的加工能力;各模块对测试用户的阅读能力作出判断或计分,所述伴音阅读装置根据前测情况选择相应难度的汉语文本阅读材料进行视听整合阅读训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听整合阅读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阅读流畅性模块用于向训练用户显示高频的汉字矩阵,要求训练用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鸿燕王润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