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14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8
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包括主机单元、钻杆组合、铣削头、夹持架、加压架、管路总成、电缆控制线束、电机冷却单元、变频驱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气保压系统、强制润滑系统、注浆系统、高压注气系统,钻杆组合与铣削头固装后通过桅杆组合的天车、夹持架、加压架置于主机单元的前方;电机分别固装于铣头上箱的二个空腔内,其外壳覆盖互为连通的环型冷却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机直驱与变频器相结合方式,动力传输和控制简单方便;循环冷却方式保证电机稳定可靠;采用双油缸驱动夹紧钻杆,避免钻杆偏斜和产生弯矩;夹持架、加压架设置开闭式前支架,方便钻杆安装就位;钻杆组合的各个内置管道和电缆控制线束布置合适、易于辨识。易于辨识。易于辨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桥梁建造、轨道交通和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双轮铣深搅工艺水泥土搅拌墙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施工技术,通过施工设备配备的固装于多节矩形钻杆底部、由两个防水齿轮箱驱动的铣削盘对周围原位土铣削切割、促使原位土体与水泥浆搅拌混合,可切削卵砾石底层、岩层等坚硬土层,在建筑地基加固、止水围护结构、水利及地下工程防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现有技术的双轮搅钻机,采用液压驱动的铣削头,其动力传动路径相对复杂,需要配置包括液压泵、液压油、多路超长液压管路、液压马达。控制阀组等多个液压元件的液压系统,由于铣削头上方固装多节单元矩形钻杆,过多数量的液压管路在矩形钻杆内腔的布置、固定和管路对接存在较多的带来麻烦,从而造成双轮搅钻机安装拆卸、维修保养的诸多困难,配置液压系统也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通过循环冷却系统保证驱动电机工作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传动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的电机过载能力保证铣削盘的持续铣削能力,并大幅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用于动力驱动的管路/线缆的减少,更有利于铣削头内部各个部件的合理布置,钻杆内腔给设备安装拆卸、维护保养带来便利。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包括主机单元、含顶部钻杆、多节单元钻杆的钻杆组合、铣削头、夹持架、加压架、含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的管路总成、含二组电缆、一组控制线缆的电缆控制线束、含水泵、进液管路、散热器、出液管路、蓄水箱的电机冷却单元、变频驱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气保压系统、强制润滑系统、注浆系统、高压注气系统,其中:主机单元包括主平台、含上桅杆组、具有导轨的下桅杆组、天车的桅杆总成、二个斜撑、卷扬机构;钻杆组合的顶部钻杆包括含杆架端盖的顶杆架体、含弯箱连接块、多个挂架的弯管箱体、软管束的顶杆架体;单元钻杆包括含第一腔体、第二腔体、钻杆上端盖、钻杆下端盖、单元硬管束、多组钻杆凹槽;软管束包括软管对接板、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管、一组冷却液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二组备用管;单元硬管束包括二个硬管对接板、二组注浆硬管、一组注气硬管、一组冷却液进硬管、一组冷却液出硬管、二组气保压硬管、一组润滑硬管、二组备用硬管;铣削头包括含具有二个空腔的上箱体、上箱体盖板的铣头上箱、二个具有环型冷却舱的电机、二个分别具有一组铣削轮、气保压通道、润滑通道的减速箱、二个喷浆管、一个
喷气管、二个气保压管、一个润滑管、与电机的环型冷却舱分别连通的二个冷却液管路、具有二个分油路的润滑通道;夹持架包括二个提升滑轮架、二个导向外套、二个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的架体、含第三导向轮的前支架、二个滑动架、二个夹紧油缸;加压架包括加压油缸、二个压架导向外套、二个第一压架导向轮、第二压架导向轮的压架体、含第三压架导向轮的压架前支架、二个压架滑动架、二个压架夹紧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单元的桅杆总成固装于主平台的前方,该桅杆总成的下桅杆组的正面设有导轨;所述天车固装于下桅杆组的顶部,该天车设有顶部滑轮组和位于伸出端的钻杆通孔;所述上部桅杆固装于天车的顶部;所述二个斜撑在桅杆总成的背面斜向设置,其上端铰接安装于桅杆总成的下桅杆组的上部、其下端分别铰接安装于主平台的左右二侧;所述主机单元的卷扬机构引出的钢丝绳通过穿过桅杆总成的天车的顶部滑轮组后连接于夹持架的提升滑轮架上;所述主平台的下方设置二组含顶升机构的横向步履、二组纵向步履;所述夹持架安装于主机单元的桅杆总成的正面,其通过架体的后部设有的导向板置于桅杆总成的导轨上;所述架体的正面设有二个具有节叉座的伸出端;所述提升滑轮架以左右对称方式设置于架体的上端面的二侧;所述导向外套以分别穿过架体的二个伸出端侧边的方式设置,其向外的一端设有盖板、向内的一端与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内侧边齐平;所述第一导向轮分别设置于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于架体的下端面后方;所述滑动架分别套装于左右二个导向外套的内腔;所述夹紧油缸分别设置于左右二个滑动架的内腔,其缸筒端、活塞杆端分别与导向外套、滑动架枢轴连接;所述前支架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节叉置于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节叉座后通过销轴锁定;所述第三导向轮固装于前支架的下端面;所述架体的二个伸出端与前支架之间构成第一矩形通孔;所述主机单元的卷扬机构引出的钢丝绳通过穿过桅杆总成的天车的顶部滑轮组后连接于夹持架的提升滑轮架上;所述加压架安装于主机单元的桅杆总成的正面、且位于夹持架的下方,其通过压架体的后部设有的导向板置于桅杆总成的导轨上;所述压架体的正面设有二个具有节叉座的伸出端;所述压架导向外套以分别穿过压架体的二个伸出端侧边的方式设置,其向外的一端设有盖板、向内的一端与压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内侧边齐平;所述第一压架导向轮分别设置于压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压架导向轮设置于压架体的上端面后方;所述压架滑动架分别套装于左右二个压架导向外套的内腔;所述压架夹紧油缸分别设置于左右二个压架滑动架的内腔,其缸筒端、活塞杆端分别与压架导向外套、压架滑动架枢轴连接;所述压架前支架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节叉置于压架体的二个伸出端的节叉座后通过销轴锁定;所述第三压架导向轮固装于压架前支架的上端面;所述压架体的二个伸出端与压架前支架之间构成第二矩形通孔;所述加压油缸固装于压架体的后侧,该加压油缸的缸筒穿过加压架通过缸筒法兰固装于加压油缸的下端面,其活塞杆端铰接安装于主机单元的桅杆总成下部;所述钻杆组合的顶杆架体为设有上部锥顶、下部矩形腔体的焊接结构体;所述弯管箱体为弧形内空箱体,其一端固装于顶杆架体的侧面、且其内腔与顶杆架体相通;所述多个挂架固装于弯管箱体的下方;所述弯管箱体的伸出端处固装弯箱连接块;所述软管束通
过软管对接板固装于顶部钻杆的下部矩形腔体的杆架端盖处,该软管束的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管、一组冷却液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二组备用管穿越弯管箱体的内腔后固装于弯箱连接块背面的各个对应接头座上;所述每节单元钻杆为矩形截面的腔体构件,其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钻杆上端盖、钻杆下端盖之间;所述单元硬管束通过二个硬管对接板固装于单元钻杆的第一腔体的内腔,其二组注浆硬管、一组注气硬管、一组冷却液进硬管、一组冷却液出硬管、二组气保压硬管、一组润滑硬管、二组备用硬管沿单元钻杆的垂直方向、互相平行地设置在二个硬管对接板之间;所述硬管对接板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单元硬管束的各个硬管相通的接头座;所述单元钻杆的每组钻杆凹槽沿其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在左右二侧面;所述顶部钻杆的下方固装多节单元钻杆,其中位于最上方一节单元钻杆的钻杆上端盖处的硬管对接板的各个接头座均设置快速对接头,该快速对接头的露出端分别进入顶部钻杆的杆架端盖处的软管对接板的各个接头座内,单元钻杆内的单元硬管束与软管束分别互为贯通,通过紧固钻杆上端盖与杆架端盖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式双轮搅钻机,包括主机单元(70)、含顶部钻杆(10)、多节单元钻杆(20)的钻杆组合、铣削头(40)、夹持架(60)、加压架(80)、含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的管路总成、含二组电缆、一组控制线缆的电缆控制线束、含水泵、进液管路、散热器、出液管路、蓄水箱的电机冷却单元、含二台变频器的变频驱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气保压系统、强制润滑系统、注浆系统、高压注气系统,其中:主机单元(70)包括主平台(701)、含具有导向座的上桅杆组(7021)、具有导轨的下桅杆组(7020)、天车(7022)的桅杆总成(702)、二个斜撑(703)、卷扬机构;钻杆组合的顶部钻杆(10)包括含杆架端盖(1011)的顶杆架体(101)、含弯箱连接块(1021)、多个挂架(1022)的弯管箱体(102)、软管束(105)的顶杆架体(101);单元钻杆(20)包括含第一腔体(201)、第二腔体(202)、钻杆上端盖(203)、钻杆下端盖(203

)、单元硬管束(205)、多组钻杆凹槽(206);软管束(105)包括软管对接板(1051)、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管、一组冷却液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二组备用管;单元硬管束(205)包括二个硬管对接板(2051)、二组注浆硬管、一组注气硬管、一组冷却液进硬管、一组冷却液出硬管、二组气保压硬管、一组润滑硬管、二组备用硬管;铣削头(40)包括含具有二个空腔(4011、4011

)的上箱体(4010)、上箱体盖板(4018)的铣头上箱(401)、二个具有环型冷却舱的电机(408)、二个分别具有一组铣削轮(4092)、气保压通道、润滑通道的减速箱(409)、二个喷浆管(402)、一个喷气管(403)、二个气保压管、一个润滑管、与电机的环型冷却舱分别连通的二个冷却液管路、具有二个分油路的润滑通道;夹持架(60)包括二个提升滑轮架(604)、二个导向外套(603)、二个第一导向轮(606)、第二导向轮(608)的架体(600)、含第三导向轮(638)的前支架(630)、二个滑动架(640)、二个夹紧油缸(650);加压架(80)包括加压油缸(801)、二个压架导向外套(803)、二个第一压架导向轮(806)、第二压架导向轮(808)的压架体(800)、含第三压架导向轮(838)的压架前支架(830)、二个压架滑动架(840)、二个压架夹紧油缸(85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单元(70)的桅杆总成(702)固装于主平台(701)的前方,该桅杆总成的下桅杆组(7020)的正面设有导轨;所述天车(7022)固装于下桅杆组(7020)的顶部,该天车设有顶部滑轮组和位于伸出端的钻杆通孔;所述上部桅杆(7021)固装于天车(7022)的顶部;所述二个斜撑(703)在桅杆总成(702)的背面斜向设置,其上端铰接安装于桅杆总成(702)的下桅杆组(7020)的上部、其下端分别铰接安装于主平台(701)的左右二侧;所述主机单元(70)的卷扬机构引出的钢丝绳通过穿过桅杆总成(702)的天车(7022)的顶部滑轮组后连接于夹持架(60)的提升滑轮架(604)上;所述主平台(701)的下方设置二组含顶升机构的横向步履、二组纵向步履;所述夹持架(60)安装于主机单元(70)的桅杆总成(702)的正面,其通过架体(600)的后部设有的导向板置于桅杆总成(702)的导轨上;所述架体(600)的正面设有二个具有节叉座的伸出端;所述提升滑轮架(604)以左右对称方式设置于架体(600)的上端面的二侧;所述导向外套(603)以分别穿过架体(600)的二个伸出端侧边的方式设置,其向外的一端设有盖板、向内的一端与架体(600)的二个伸出端的内侧边齐平;所述第一导向轮(606)分别设置于架体(600)的二个伸出端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导向轮(608)设置于架体(600)的下端面后
方;所述滑动架(640)分别套装于左右二个导向外套(603)的内腔;所述夹紧油缸(650)分别设置于左右二个滑动架(640)的内腔,其缸筒端、活塞杆端分别与导向外套(603)、滑动架(640)枢轴连接;所述前支架(630)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节叉置于架体(600)的二个伸出端(602)的节叉座后通过销轴锁定;所述第三导向轮(638)固装于前支架(630)的下端面;所述架体(600)的二个伸出端与前支架(630)之间构成第一矩形通孔(6030);所述主机单元(70)的卷扬机构引出的钢丝绳通过穿过桅杆总成(702)的天车(7022)的顶部滑轮组后连接于夹持架(60)的提升滑轮架(604)上;所述加压架(80)安装于主机单元(70)的桅杆总成(702)的正面、且位于夹持架(60)的下方,其通过压架体(800)的后部设有的导向板置于桅杆总成(702)的导轨上;所述压架导向外套(803)以分别穿过压架体(800)的二个伸出端侧边的方式设置,其向外的一端设有盖板、向内的一端与压架体(800)的二个伸出端的内侧边齐平;所述第一压架导向轮(806)分别设置于压架体(800)的二个伸出端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压架导向轮(808)设置于压架体(800)的上端面后方;所述压架滑动架(840)分别套装于左右二个压架导向外套(803)的内腔;所述压架夹紧油缸(850)分别设置于左右二个压架滑动架(840)的内腔,其缸筒端、活塞杆端分别与压架导向外套(803)、压架滑动架(840)枢轴连接;所述压架前支架(830)通过其端部设置的节叉置于压架体(800)的二个伸出端的节叉座后通过销轴锁定;所述第三压架导向轮(838)固装于压架前支架(830)的上端面;所述压架体(800)的二个伸出端与压架前支架(830)之间构成第二矩形通孔(8030);所述加压油缸(801)固装于压架体(800)的后侧,该加压油缸的缸筒穿过加压架(80)通过缸筒法兰固装于加压油缸(801)的下端面,其活塞杆端铰接安装于主机单元(70)的桅杆总成(702)下部;所述压架体(600)的正面设有二个具有节叉座的伸出端;所述钻杆组合的顶杆架体(101)为设有上部锥顶、下部矩形腔体的焊接结构体;所述弯管箱体(102)为弧形内空箱体,其一端固装于顶杆架体(101)的侧面、且其内腔与顶杆架体(101)相通;所述多个挂架(1022)固装于弯管箱体(102)的下方;所述弯管箱体(102)的伸出端处固装弯箱连接块(1021);所述软管束(105)通过软管对接板(1051)固装于顶部钻杆(10)的下部矩形腔体的杆架端盖(1011)处,该软管束的二组注浆管、一组注气管、一组冷却液进管、一组冷却液出管、二组气保压管、一组润滑管、二组备用管穿越弯管箱体(102)的内腔后固装于弯箱连接块(1021)背面的各个对应接头座上;所述每节单元钻杆(20)为矩形截面的腔体构件,其第一腔体(201)、第二腔体(202)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钻杆上端盖(203)、钻杆下端盖(203

)之间;所述单元硬管束(205)通过二个硬管对接板(2051)固装于单元钻杆(20)的第一腔体(201)的内腔,其二组注浆硬管、一组注气硬管、一组冷却液进硬管、一组冷却液出硬管、二组气保压硬管、一组润滑硬管、二组备用硬管沿单元钻杆(20)的垂直方向、互相平行地设置在二个硬管对接板(2051)之间;所述硬管对接板(2051)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单元硬管束(205)的各个硬管相通的接头座;所述单元钻杆(20)的每组钻杆凹槽(206)沿其轴向方向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秀刚邓彬王汉宝段国平郁文博刘永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