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07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枕结构及车辆,头枕结构包括头枕总成、颈托总成、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颈托总成包括颈托本体和颈托侧翼;颈托侧翼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于颈托本体两侧,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颈托侧翼相对于颈托本体翻转时的角度;颈托本体通过第一调节机构与头枕总成连接,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颈托本体与头枕总成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和/或用于调节颈托本体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线的翻转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枕结构集成有能够多方向调节的颈托结构,不仅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而且适用范围广。而且适用范围广。而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枕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枕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深入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功能、使用场景及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座椅作为集功能、安全、舒适、美观于一体的重要部件,被给予更多关注。
[0003]目前的汽车座椅主要包括座垫、靠背和头枕,其中,头枕与靠背往往相对固定或仅具有伸缩连接关系,这就导致头枕只能对驾乘人员的头部提供支撑,而颈部的受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容易导致驾乘人员在驾乘过程中或休息睡觉时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驾乘人员在驾乘过程中或休息睡觉时的舒适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枕结构,包括头枕总成、颈托总成、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颈托总成包括颈托本体和颈托侧翼;
[0006]所述颈托侧翼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颈托本体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颈托侧翼相对于所述颈托本体翻转时的角度;
[0007]所述颈托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头枕总成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颈托本体与所述头枕总成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颈托本体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线的翻转角度。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部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包括驱动组件、调节杆、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头枕总成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颈托本体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平移。
[0009]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齿轮箱和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并与所述调节杆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箱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调节杆远离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上,所述传动轴平行于所述调节杆设置,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用于通过所述传动轴的旋转动力驱动所述传动轴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还包括限位支架,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限位支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限位支架用于与所述导套远离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一端抵接。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套内并与所述导套连接的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衬套上。
[0012]可选地,所述调节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调节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支架的两端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部件,所述颈托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颈托本体以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为轴线的翻转角度。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调节部件为阻尼铰链。
[0015]可选地,所述头枕总成包括头枕本体、固定杆和调节组件,所述颈托本体和所述颈托侧翼位于所述头枕本体的下方,且所述头枕本体和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杆,并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杆的升降位移。
[001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头枕结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8]可通过在头枕总成上设置颈托总成,以实现在座椅头枕上集成颈托结构,从而可以对驾乘人员的颈部提供支撑,进而提升驾乘的舒适性;而且,可将颈托本体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连接于头枕总成上,以使颈托总成集成在头枕总成上时能够前后移动和/或上下翻转,同时,还可将颈托侧翼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转动连接于颈托本体上,以使颈托侧翼能够翻转折叠,便于对驾乘人员的颈部进行包裹支撑,如此,以实现颈托总成的多方向调节功能,使得颈托总成能够针对不同的驾乘人员进行不同选择的调节,从而更加贴合驾乘人员的颈部,便于在驾乘人员正常乘坐或者睡眠休息时对驾乘人员的颈部进行有效支撑,进而能够满足各种人群和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有效地提升了头枕结构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头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头枕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调节机构、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在头枕结构中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件的布置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部件布置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头枕结构在初始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颈托总成向前调整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颈托总成向上翻转时的侧视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颈托总成的颈托侧翼向内折叠时的俯视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头枕总成;11、头枕本体;12、固定杆;2、颈托总成;21、颈托本体;211、中部颈托盖板;22、颈托侧翼;221、左侧翼;2211、左侧翼盖板;222、右侧翼;2221、右侧翼盖板;3、第二调节机构;4、第一调节部件;41、驱动组件;411、电机;412、传动轴;413、齿轮箱;414、导套;42、调节杆;43、第一安装支架;44、第二安装支架;45、限位支架;46、固定板;5、第三调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1]附图中的Z轴表示竖直方向,也就是上下位置,且Z轴的正向(即Z轴的箭头指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附图中的Y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且Y轴的正向代表左侧,Y轴的反向代表右侧;附图中的X轴表示为前后位置,且X轴的正向代表前侧,X轴的反向代表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3]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枕结构,包括头枕总成1、颈托总成2、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3,颈托总成2包括颈托本体21和颈托侧翼22;颈托侧翼22通过第二调节机构3转动连接于颈托本体21两侧,第二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颈托侧翼22相对于颈托本体21翻转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总成(1)、颈托总成(2)、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3),所述颈托总成(2)包括颈托本体(21)和颈托侧翼(22);所述颈托侧翼(22)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转动连接于所述颈托本体(21)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所述颈托侧翼(22)相对于所述颈托本体(21)翻转时的角度;所述颈托本体(21)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头枕总成(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颈托本体(21)与所述头枕总成(1)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和/或用于调节所述颈托本体(21)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线的翻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部件(4),所述第一调节部件(4)包括驱动组件(41)、调节杆(42)、第一安装支架(43)和第二安装支架(44),且所述调节杆(4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4)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3)与所述头枕总成(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4)与所述颈托本体(2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3)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42)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平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电机(411)、传动轴(412)、齿轮箱(413)和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3)上的导套(414),所述导套(414)套设于所述调节杆(42)上,并与所述调节杆(42)滑动连接,所述齿轮箱(413)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3)上,所述调节杆(42)远离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4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311),所述传动轴(412)平行于所述调节杆(42)设置,且所述传动轴(41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11)驱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邓冲丁召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