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98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涉及建筑预制件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件
,尤其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结构是建造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其中叠合板是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是叠合板预制底板的一种,包括下层板、钢连接件、上层板。钢连接件沿板长方向间距分布,嵌固于上、下层板中。钢连接件一般由水平锚固钢板和竖向腹板组成,上、下层板通过钢连接件形成整体。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具有施工阶段刚度大,节省模板和支撑等突出优点。
[0003]如图7所示,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生产工艺有两种,均为平叠生产。一种是将钢连接件分别预埋在上层板24和下层板25中,分开产生上层板24和下层板25,然后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将上层板24和下层板25形成整体的预制底板;另一种是先将钢连接件预埋在上层板24中浇筑混凝土形成上层板24,然后将其吊装翻转,在上层板24下方支模浇筑下层板25,待下层板25混凝土硬化后与上层板24形成整体的预制底板。这两种生产工艺均需要将上层板24与下层板25分开制作,制作复杂,增加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主要目的是提高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效率,降低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该装置包括:中间模具、上层板组装部和下层板组装部;
[0007]所述中间模具包括上层板模板和下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模板平行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模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分别轴向排布有多个孔槽,所述上层板模板上的多个所述孔槽和所述下层板模板上的多个所述孔槽一一对应,用于容置钢连接件;
[0008]所述上层板组装部包括上层板盖板、上层板底板和两个上层板侧板,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上层板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上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
[0009]所述下层板组装部包括下层板盖板、下层板底板和两个下层板侧板,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下层板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下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所述下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可选的,所述上层板侧板排布有多个第一预留纵筋孔洞。
[0012]可选的,所述下层板侧板排布有多个第二预留纵筋孔洞。
[0013]可选的,所述上层板模板上的所述孔槽包括多个第一孔槽和多个第二孔槽,多个所述第一孔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孔槽交替排列,所述第一孔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槽的宽度。
[0014]可选的,所述中间模具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孔槽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层板模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用于固定所述上层板模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的平行关系。
[0015]可选的,所述上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
[0016]可选的,所述下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所述下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
[0017]可选的,还包括多个中间卡具,所述中间卡具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部件,所述凸起部件填充于所述孔槽内,用于限制所述钢连接件在所述孔槽内的位移。
[00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9]将上层板盖板、上层板底板、上层板模板和两个上层板侧板组装成上端开口的第一立方框体;同样的,将下层板盖板、下层板底板、下层板模板和两个下层板侧板组装成上端开口的第二立方框体。
[0020]在此基础上,将钢连接件同时容置于上层板模板的孔槽和下层板模板的孔槽,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立方框体内和第二立方框体内。
[0021]然后,自第一立方框体的上端开口和第二立方框体的上端开口向内浇筑细石混凝土,同步形成上层板和下层板,混凝土养护成型后,钢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化于混凝土中,这时,依次拆解第一立方框体和第二立方框体,先取下上层板盖板、上层板底板、两个上层板侧板、下层板盖板、下层板底板和两个下层板侧板,然后将成型的预制底板转动九十度,下层板贴放于地面,取出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中间模具(即将钢连接件和孔槽相互脱开)。
[0022]本模具的优势总结如下:
[0023]1、本模具提供了一种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浇筑模具,模具易拼易拆,制作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时不需要将上、下层板单独浇筑再进行拼接,可以有效减少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生产环节,提高制作效率,节省制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0024]2、本模具采用竖向浇筑来制作预制底板,大大减少了单个生产单元的占地面积,提高了作业区的利用效率,继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0025]3、本模具可循环利用,中间模具可根据不同的钢连接件布置形式进行改造、定制,并进行灵活替换,从而可用于生产不同钢连接件布置形式的钢

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的侧
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间模具的立体图;
[0028]图3为上层板模板或者下层板模板上孔槽的排列示意图;
[0029]图4为多个钢连接件相对于上层板模板或者下层板模板的布置图;
[0030]图5为合页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2]图7为现有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层板模板1、下层板模板2、钢连接件3、上层板盖板4、上层板底板5、上层板侧板6、下层板盖板7、下层板底板8、下层板侧板9、第一预留纵筋孔洞10、第二预留纵筋孔洞11、第一孔槽12、第二孔槽13、支撑板14、子合页板15、母合页板16、第一插销17、第二插销18、插管19、弹簧20、端管21、中间卡具22、凸起部件23、上层板24、下层板25。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模具,所述中间模具包括上层板模板和下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模板平行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模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分别轴向排布有多个孔槽,所述上层板模板上的多个所述孔槽和所述下层板模板上的多个所述孔槽一一对应,用于容置钢连接件;上层板组装部,所述上层板组装部包括上层板盖板、上层板底板和两个上层板侧板,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上层板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上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所述上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层板盖板和所述上层板模板;下层板组装部,所述下层板组装部包括下层板盖板、下层板底板和两个下层板侧板,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下层板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下层板侧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所述下层板底板的两侧边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层板盖板和所述下层板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侧板排布有多个第一预留纵筋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预制底板的一次成型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侧板排布有多个第二预留纵筋孔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书帅磊宋建新迟东臧兴震赵发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