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508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片制备技术领域。该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第一管片的底部与第二管片的顶部对齐,让第一管片底部凹槽的斜面与第二管片顶部凸块的斜面接触,第一管片底部凹槽的斜面与第二管片顶部凸块的斜面,引导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对齐,方便螺栓将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在一起,将混凝土从第一管片的第三注料孔内部灌入,让混凝土通过第三注料孔灌入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的连接处,混凝土将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处的缝隙堵住,这样可以让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的连接处不会有缝隙,使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处不会漏水。第二管片连接处不会漏水。第二管片连接处不会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片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片是隧道施工中支撑部件,管片可以防止发生坍塌失稳,可以将隧道内壁拼装形成衬砌从而不让周围土体埋入筑隧道。
[0003]目前隧道施工中的管片均是通过螺栓将管片连接在一起,但是管片为混凝土浇筑形成,相邻的两个管片在连接时,连接处会形成缝隙,隧道周围土层中的淤泥和水会从连接处的缝隙渗入隧道内,这样让隧道出现积水,从而降低管片防护隧道的效果,为此提供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混凝土从第一管片的第三注料孔内部灌入,让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的连接处不会有缝隙,使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处不会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土层中的淤泥和水会从管片连接处的缝隙渗入隧道内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模具组装:将固定底座置于水平地面,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下压伸缩杆,第一伸缩杆推动凹模框移动并与抽孔板的左侧并接触,第二伸缩杆推动凸模框移动并与抽孔板的右侧并接触,下压伸缩杆推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并与凹模框和凸模框的顶部接触;
[0009]步骤二、灌注准备: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三伸缩杆、注料伸缩杆、定固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第三伸缩杆通过移动架将抽块沿着移动孔移动到抽孔板的顶部,注料伸缩杆推动第一注料杆沿着第一注料孔移动到抽孔板的顶部,定固伸缩杆通过固定块推动第二注料杆和第一连接杆第二注料孔和第一连接孔移动到凹模框的内部,使第一注料杆和第二注料杆连接,连接伸缩杆通过固定块推动第二连接杆沿着第二连接孔移动到凸模框的内部,让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抽块的外部接触;
[0010]步骤三、混凝土灌注:通过控制开关伸长两组推动伸缩杆,将注模架固定在移动槽的内部,在通过控制开关伸长右侧的推动伸缩杆和收缩左侧的推动伸缩杆,将注模架沿着移动槽移动到放料仓的下方,连接第一放料接头与第二放料接头,打开软管外部的阀门,让放料仓内部的混凝土通过软管、第一放料接头和第二放料接头进入抽孔板、凹模框、凸模框和下压板围成的腔体内,同时通过控制开关伸长右侧的推动伸缩杆和收缩左侧的推动伸缩
杆,5min后在收缩右侧的推动伸缩杆和伸长左侧的推动伸缩杆,往复10次,将混凝土在那个腔体内均匀分布;
[0011]步骤四、模具抽孔:当混凝土凝固后,通过控制开关收缩第三伸缩杆、注料伸缩杆、定固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将抽块、第一注料杆、第二注料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凝固的混凝土抽出,在管片的外部留有放置孔、螺栓连接孔、第三注料孔;
[0012]步骤五、管片拼接:当管片在连接时,将第一管片的底部与第二管片的顶部贴合,同时将螺栓放入第一管片底部的放置孔内,将螺母放入第二管片顶部的放置孔内,转动螺栓通过螺栓连接孔,将螺母与螺栓的连接,让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接触,其次将混凝土从第一管片的第三注料孔内部灌入,让混凝土通过第三注料孔灌入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的连接处,将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处的缝隙堵住。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振动机构的上方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放料仓,所述振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模架,所述注模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孔机构,所述注模架的左侧通过固定块与第一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有凹模机构,所述注模架的右侧通过固定块与第二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有凸模机构,所述注模架的顶部且位于抽孔机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压料机构。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孔机构包括抽孔板,所述抽孔板的底部从左往右依次通过固定块与三组第三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三组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移动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孔的内部与抽块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抽块的外部与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注料孔的内部与第一注料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抽孔板的底部且位于第三伸缩杆的一侧通过固定块与注料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注料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一注料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抽孔板的顶部伸出抽块,让管片在注塑时,留有螺栓与螺母的放置孔,通过可以第一注料杆在管片在外部留有第三注料孔。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模机构包括凹模框,所述凹模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块,所述凹模框的外部通过固定块与定固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模框的外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部与第一连接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注料孔的内部与第二注料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注料杆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定固伸缩杆伸缩端的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引导块在管片的左侧留有倾斜的凸块,方便管片的对接,可以通过第二注料杆在管片在外部留有第三注料孔,方便将混凝土通过第三注料孔灌入管片连接处的缝隙内。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模机构包括凸模框,所述凸模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块,所述凸模框的外部通过固定块与连接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部与第二连接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伸缩杆伸缩端的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二引导块在管片的右侧留有倾斜的凹槽,方便管片的对接。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料机构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顶部与下压伸缩
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伸缩杆的外部与注模架的顶部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的顶部且位于下压伸缩杆的右侧开设有放料槽,且放料槽的内部与第一放料接头的外部固定连接。
[0021]所述放料仓的底部与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外部安装有阀门,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放料接头的外部固定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机构在振动腔体时,注模架会带动第一放料接头与第二放料接头的连接处移动,软管可以保证放料仓内部的混凝土流入腔体内。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所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块与推动伸缩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推板,所述推板的外部与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机构可以将混凝土在腔体内均匀分布。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模具组装:将固定底座(1)置于水平地面,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一伸缩杆(6)、第二伸缩杆(8)和下压伸缩杆(32),第一伸缩杆(6)推动凹模框(19)移动并与抽孔板(11)的左侧并接触,第二伸缩杆(8)推动凸模框(26)移动并与抽孔板(11)的右侧并接触,下压伸缩杆(32)推动下压板(31)向下移动,并与凹模框(19)和凸模框(26)的顶部接触;步骤二、灌注准备:通过控制开关伸长第三伸缩杆(12)、注料伸缩杆(18)、定固伸缩杆(21)和连接伸缩杆(28),第三伸缩杆(12)通过移动架(13)将抽块(15)沿着移动孔(14)移动到抽孔板(11)的顶部,注料伸缩杆(18)推动第一注料杆(17)沿着第一注料孔(16)移动到抽孔板(11)的顶部,定固伸缩杆(21)通过固定块推动第二注料杆(25)和第一连接杆(23)第二注料孔(24)和第一连接孔(22)移动到凹模框(19)的内部,使第一注料杆(17)和第二注料杆(25)连接,连接伸缩杆(28)通过固定块推动第二连接杆(30)沿着第二连接孔(29)移动到凸模框(26)的内部,让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30)的一端与抽块(15)的外部接触;步骤三、混凝土灌注:通过控制开关伸长两组推动伸缩杆(36),将注模架(4)固定在移动槽(35)的内部,在通过控制开关伸长右侧的推动伸缩杆(36)和收缩左侧的推动伸缩杆(36),将注模架(4)沿着移动槽(35)移动到放料仓(3)的下方,连接第一放料接头(33)与第二放料接头(39),打开软管(38)外部的阀门,让放料仓(3)内部的混凝土通过软管(38)、第一放料接头(33)和第二放料接头(39)进入抽孔板(11)、凹模框(19)、凸模框(26)和下压板(31)围成的腔体内,同时通过控制开关伸长右侧的推动伸缩杆(36)和收缩左侧的推动伸缩杆(36),5min后在收缩右侧的推动伸缩杆(36)和伸长左侧的推动伸缩杆(36),往复10次,将混凝土在那个腔体内均匀分布;步骤四、模具抽孔:当混凝土凝固后,通过控制开关收缩第三伸缩杆(12)、注料伸缩杆(18)、定固伸缩杆(21)和连接伸缩杆(28),将抽块(15)、第一注料杆(17)、第二注料杆(25)、第一连接杆(23)和第二连接杆(30)从凝固的混凝土抽出,在管片的外部留有放置孔、螺栓连接孔、第三注料孔;步骤五、管片拼接:当管片在连接时,将第一管片的底部与第二管片的顶部贴合,同时将螺栓放入第一管片底部的放置孔内,将螺母放入第二管片顶部的放置孔内,转动螺栓通过螺栓连接孔,将螺母与螺栓的连接,让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接触,其次将混凝土从第一管片的第三注料孔内部灌入,让混凝土通过第三注料孔灌入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的连接处,将第一管片与第二管片连接处的缝隙堵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防裂混凝土制备超大直径管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机构(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振动机构(2)的上方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放料仓(3),所述振动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模架(4),所述注模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孔机构(5),所述注模架(4)的左侧通过固定块与第一伸缩杆(6)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彬刘栋郝元军卞周宏罗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缘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