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78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管材放置架;管材放置架的外边缘呈弧型,其外边缘上形成有卡口;卡口的支撑面的两端位于管材放置架的两端的内侧,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卡口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机构,第一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块和限位块;限位块局部突出于折弯块,并位于间隙处;基座上还设置有包括驱动组件和限位板的限位机构;限位板位于管材放置架的外侧,驱动组件驱动其沿基座的Y轴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板与卡口的外边缘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有:通过卡口限定管材的放置位置,并由限位块与卡口外边缘抵接,以固定管材;限位块与折弯块配合,保证管材在折弯过程中管材中部局域不会折弯变形,提高管材的良品率。管材的良品率。管材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材在汽车行业运用广泛,比如汽车前/后防撞梁、座椅骨架、仪表盘横梁、车身结构件、前/后副车架等等。现有的工艺或设备只能对管材完成二维平面上的折弯操作,若管材需要实现如图1所示的三维空间内的折弯则需要通过多道工序分别对管材局部进行折弯,并需要结合压弯混合工艺(如折弯定型操作)方能完成。但由于管材需进行重复定位和拉伸操作,故对定位尺寸即精度要求较高,且最终完成的管材的稳定性无法得以保证。
[0003]此外,当需对管材端部进行折弯操作时,管材中部区域极其容易受力变形或产生与折弯方向相同的弧度,进而造成加工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0004]因此设计一种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材拉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管材拉弯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管材放置架;所述管材放置架的外边缘呈弧型,且其外边缘上形成有用于卡接管材的卡口;所述卡口的支撑面的两端位于管材放置架的两端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卡口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机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用于折弯管材的折弯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局部突出于所述折弯块的折弯面,并位于所述间隙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的外侧,并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其沿所述基座的Y轴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口的外边缘抵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机构的两侧;其还包括驱动所述折弯块沿所述基座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气缸。
[0008]优选的,所述折弯块的折弯面为弧形状,且所述折弯面的最高点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的端部的外侧;所述折弯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管材放置架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驱动组件为气缸,其气缸轴伸出时,驱动所述限位板向所述基座的外边缘移动;所述驱动组件的气缸轴收缩,驱动所述限位板向所述管材放置架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基座和所述管材放置架之间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柱,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驱动组件的高度。
[0011]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管材放置架的后侧,并与所述管材放置架卡接;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用于放置第二折弯机构的安装架;所述第二折弯
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Y轴移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的Z轴移动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由所述Z轴移动机构驱动其向所述管材放置架处移动,直至所述夹持机构移动至所述折弯块的外侧并夹紧管材。
[0012]优选的,所述Z轴移动机构上还设置有夹爪安装架,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夹爪安装架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至所述夹爪安装架的主体部的距离与所述卡口至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表面的距离相当;所述折弯块的外侧为一平面,并与所述折弯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Y轴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夹持机构向所述卡口的开口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折弯块的外侧的平面抵接。
[0013]优选的,所述Y轴移动机构为直线移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Y轴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座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基座的Y轴方向移动。
[0014]管材拉弯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以及如下操作步骤:S1,启动限位机构,驱动限位板沿基座的Y轴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限位板与管材放置架的外边缘抵接,并将管材限制于卡口内;S2,启动第一折弯机构,驱动折弯块和限位块向卡口处移动,直至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口的底面抵接;并由所述折弯块对管材进行折弯操作,使管材与所述卡口完全贴合;S3,依次复位第一折弯机构和限位机构至其初始位置。
[0015]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操作步骤:S1,启动Z轴移动机构,驱动夹爪安装架和夹持机构向基座处移动,直至所述夹持机构位于管材放置架两端;S2,启动夹持机构,并夹紧放置于管材放置架上的管材;S3,启动Y轴移动机构,驱动夹持机构及管材向折弯块处移动,直至所述夹持机构与折弯块的外侧的平面抵接;S4,依次复位夹持机构,Z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第一折弯机构和限位机构至其初始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卡口限定管材的放置位置,并由限位块与卡口外边缘抵接,以固定管材;限位块与折弯块配合,保证管材在折弯过程中管材中部局域不会折弯变形,提高管材的良品率;折弯块将管材端部向卡口处移动,直至管材内壁与卡口完全贴合,完成管材第一折弯;再通过夹持机构与折弯块配合,使管材形成与折弯块的折弯面贴合的第二折弯和第三折弯;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道折弯,便于折弯后的管材定型,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和稳定性;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以及限位机构均集成设置于基座上,减少基座占地面积的同时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附图;图2: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立体图;图3: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立体图;
图4: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材放置架局部隐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19]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0]结合图2和图4或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管材拉弯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管材放置架2,具体的,所述基座1和所述管材放置架2之间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柱102。所述管材放置架2的外边缘呈弧型,且其外边缘上形成有用于卡接管材的卡口20。所述卡口20的支撑面201的两端位于管材放置架2的两端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
[0021]结合图3和图5所示,所述卡口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机构3,所述第一折弯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管材放置架(2);所述管材放置架(2)的外边缘呈弧型,且其外边缘上形成有用于卡接管材的卡口(20);所述卡口(20)的支撑面(201)的两端位于管材放置架(2)的两端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卡口(2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折弯机构(3),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包括用于折弯管材的折弯块(32)和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局部突出于所述折弯块(32)的折弯面(321),并位于所述间隙处;所述基座(1)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0)和限位板(42);所述限位板(42)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2)的外侧,并由所述驱动组件(40)驱动其沿所述基座(1)的Y轴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限位板(42)与所述卡口(20)的外边缘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3)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机构(4)的两侧;其还包括驱动所述折弯块(32)沿所述基座(1)的Y轴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气缸(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块(32)的折弯面(321)为弧形状,且所述折弯面(321)的最高点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2)的端部的外侧;所述折弯块(3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管材放置架(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位于所述管材放置架(2)和所述基板(1)之间;所述驱动组件(40)为气缸,其气缸轴伸出时,驱动所述限位板(42)向所述基座(1)的外边缘移动;所述驱动组件(40)的气缸轴收缩,驱动所述限位板(42)向所述管材放置架(2)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所述管材放置架(2)之间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撑柱(102),所述驱动组件(40)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柱(102)之间,且所述支撑柱(10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驱动组件(40)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拉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设置有固定座(105),所述固定座(105)位于管材放置架(2)的后侧,并与所述管材放置架(2)卡接;所述固定座(105)上固定有用于放置第二折弯机构(5)的安装架(50);所述第二折弯机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架(50)上的Y轴移动机构(51),以及设置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51)上的Z轴移动机构(52);所述Z轴移动机构(52)上设置有夹持机构(522);所述夹持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龙倪舟
申请(专利权)人: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