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51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7
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阻燃泡棉、导电布;所述阻燃泡棉的外层包覆有导电布;在所述导电布内、阻燃泡棉之间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泡棉,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07硅橡胶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电泡棉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泡棉是一种缝隙屏蔽材料, 其材质轻、可压缩且具有导通性, 常用于电子电气设备中的缝隙处提供导电连接和屏蔽作用。例如,导电泡棉用来连接电路板的接地点和金属外壳或部件, 从而实现系统地电位的一致, 降低电路板的电磁辐射。还有,手机和笔记本的屏幕、键盘也会用导电泡棉将ESD静电泄放到产品接地线上, 提高产品抗静电的能力。
[0003]为了避免由于意外或者短路引起的火灾带来巨大损失,除了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以外,导电泡棉还需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使之能够有效的阻止火焰传播,保护核心产品避免毁坏。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导电泡棉的阻燃性能,通常采用在导电布与泡棉本体之间设置阻燃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896641.3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多层导电泡棉,包括泡棉本体和导电布,导电布包裹在泡棉本体的外表面,泡棉本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胶层、泡棉层、金属层、第二导电胶层,泡棉层包括多层分体泡棉层,相邻两个分体泡棉层之间设有加强层,导电布的外侧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隔热层和阻燃层,所述隔热层由隔热涂料喷涂而成,阻燃层由阻燃涂料喷涂而成,利用隔热层和阻燃层达到阻燃并阻止火源向四周扩散的目的。
[0005]在导电布与泡棉本体之间设置阻燃层对导电泡棉可以起到阻燃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阻燃层可能会降低了导电层的导电性能,随着振动及工作温度的变化,阻燃层可能脱落。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在保证导电性的前提下,通过对泡棉的配方进行改进、在导电布与阻燃泡棉之间设置有阻燃层以来提高导电泡棉的阻燃性能,制得的导电泡棉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HF1。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及其制备工艺,结构简单,通过对泡棉的配方进行改进、在导电布与阻燃泡棉之间设置有阻燃层以来提高导电泡棉的阻燃性能,制得的导电泡棉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HF1,应用前景广泛。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包括阻燃泡棉、导电布;所述阻燃泡棉的外层包覆有导电布;在所述导电布内、阻燃泡棉之间设置有阻燃层;其中,所述阻燃泡棉,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07硅橡胶25

35份、六方氮化硼粉体15

25份、复合阻燃剂15

20份、甲基封端含氢硅油8

10份、碳纳米管5

8份、端乙烯基硅油3

5份、侧链含乙烯基的甲基封端硅油3

5份、气相法白炭黑3

5份、抑制剂1

3份、抗老剂0.5

1份、铂催化剂0.5

1份;所述阻燃层是通过阻燃液采用层层自组装涂覆在阻燃泡棉
外表面制得。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结构简单,通过对泡棉的配方进行改进、在导电布与阻燃泡棉之间设置有阻燃层以来提高导电泡棉的阻燃性能,制得的导电泡棉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HF1。
[0009]其中,阻燃泡棉是以107硅橡胶为原料、六方氮化硼粉体与碳纳米管为导热填料、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剂、甲基封端含氢硅油和端乙烯基硅油以及侧链含乙烯基的甲基封端硅油为交联剂、气相法白炭黑、抑制剂、抗老剂、铂催化剂助剂的复配下制得,其发泡快,闭孔型结构,泡孔大小均一,分布均匀,阻燃等级达到UL94

HF1,热导率大于0.3/W(m
·
K)
‑1,力学性能优异,可以起到缓冲、阻燃和导热作用。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所述复合阻燃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阻燃剂Exolit AP 750 50

60份、氢氧化铝粉末25

35份、阻燃剂Exolit RP 6145

15份。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阻燃剂Exolit AP、氢氧化铝粉末、阻燃剂Exolit RP复配,阻燃剂Exolit AP是一种基于聚磷酸铵的非卤添加剂阻燃剂,通过磷/氮协同作用发挥效力,氢氧化铝粉末通过失水、吸热降温、使导电泡棉不能充分燃烧节能型阻燃,阻燃剂Exolit RP是一种红磷,磷含量高因而阻燃效果好,与氢氧化铝粉末协同,本专利技术利用不同种类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阻燃剂的作用,提高泡棉的阻燃性能。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所述导电布采用聚酰亚胺导电织物,所述聚酰亚胺导电织物由沿导电泡棉径向方向的聚酰亚胺纤维和沿导电泡棉截面环向方向的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制得的平纹织物;所述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镀铜、镍、银、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的金属层厚度为0.1

2.0μm。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导电层采用聚酰亚胺导电织物,由聚酰亚胺纤维、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制得,聚酰亚胺纤维的LOI可达45%以上,自身不燃烧,在300℃以上火焰下会快速收缩碳化,并能保持一定的强度, 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通过聚酰亚胺纤维、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的取向,既保证了导电布的的导电性能,又减少了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所述107硅橡胶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所述甲基封端含氢硅油的活性氢摩尔分数为0.8

1.6%;所述端乙烯基硅油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5

1.0%;所述侧链含乙烯基的甲基封端硅油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3

0.8%;所述六方氮化硼粉体的平均粒径为5

10μm;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粒径为5

10nm;所述气相法白炭黑采用气相法白炭黑A380;所述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所述抗老剂为抗老剂BHT;所述铂催化剂为KE

808。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所述阻燃泡棉内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容纳缓冲柱的容纳孔,所述缓冲柱设置在容纳孔内。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所述缓冲柱为梯形圆台或梯形棱台结构,所述容纳孔为倒梯形圆台或倒梯形棱台结构。
[0017]容纳孔与缓冲柱的配合设计可以提高导电泡棉的缓冲减震能力,容纳孔与缓冲柱的形状使之在制造时易于机械操作,也更能在导电泡棉受力时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型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泡棉(1)、导电布(2);所述阻燃泡棉(1)的外层包覆有导电布(2);在所述导电布(2)内、阻燃泡棉(1)之间设置有阻燃层(3);其中,所述阻燃泡棉(1),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07硅橡胶25

35份、六方氮化硼粉体15

25份、复合阻燃剂15

20份、甲基封端含氢硅油8

10份、碳纳米管5

8份、端乙烯基硅油3

5份、侧链含乙烯基的甲基封端硅油3

5份、气相法白炭黑3

5份、抑制剂1

3份、抗老剂0.5

1份、铂催化剂0.5

1份;所述阻燃层(3)是通过阻燃液采用层层自组装涂覆在阻燃泡棉(1)外表面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燃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阻燃剂Exolit AP 750 50

60份、氢氧化铝粉末25

35份、阻燃剂Exolit RP 614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2)采用聚酰亚胺导电织物,所述聚酰亚胺导电织物由沿导电泡棉径向方向的聚酰亚胺纤维和沿导电泡棉截面环向方向的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制得的平纹织物;所述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为聚酰亚胺纤维镀铜、镍、银、金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镀金属聚酰亚胺纤维的金属层厚度为0.1

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型导电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107硅橡胶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所述甲基封端含氢硅油的活性氢摩尔分数为0.8

1.6%;所述端乙烯基硅油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5

1.0%;所述侧链含乙烯基的甲基封端硅油的黏度为10000

20000mPa
·
s、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3

0.8%;所述六方氮化硼粉体的平均粒径为5

10μm;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粒径为5

10nm;所述气相法白炭黑采用气相法白炭黑A380;所述抑制剂为乙炔基环己醇;所述抗老剂为抗老剂BHT;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高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旺顺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