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0001][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3][0004]在进行模具制造作业时,人员作业通常包括模具生产设备辅助作业(参数调整、参数设置等)、模具安装/拆卸作业、模具编程(非软件类)/手工操作作业、、模具制造工过程中刀具更换及数控程序的修改作业、模具检测作业等过程。
[0005]模具制造人员作业月工作时间根据班次、工作天数为工作时间,而模具作业的特点多品种少批量、模具材料、作业标准不统一等,致使模具作业过程中根据其班次、工作天数为工时制度设定不合理。当前多数模具制造领域的企业均对模具制造完成时间采用估算的方式,而对作业人员工作时间采用按月或者根据定额形式计时。而对按月或者根据定额形式计时来统计的企业来说,人员的作业的计时制度中按月作业计时通常按照自然工作时间来设定,这种人员作业计时获得与同行业作业人员的计时获得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直接的体现是人员的薪酬和行业薪酬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年模具制造中设备作业时间及人员工作日历的作业时间;S2、根据年模具制造中设备作业时间及人员工作日历的作业时间分别统计计算每月的实际工作天数、工作班次、实际工作时间,以获得设备及人员作业的基础工时;S3、获得作业宽放系数及设备开动率,并结合获得的每月的实际工作天数、工作班次及实际工作时间,计算获得每月设备工作的标准工时;S4、获得人员作业的基础工时,并结合程序编制难以程度、模具作业的宽放系数进行计算得出人员作业标准工时;S5、对人员在模具作业过程进行质量损工情况和刀具消耗情况评价,并预设其系数值;S6、将设备工作标准工时和人员作业标准工时进行求和所得值与质量损工情况和刀具消耗情况设定的系数值进行乘积得出其总的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每月设备工作的标准工时,分别设定设备开动率、作业宽放标准系数、测定刀具更换及程序修订时间;所述设备作业标准工时T
s
通过下式计算:T
s
=T
m
αθ+T
p
N
m
ꢀꢀꢀꢀꢀꢀꢀꢀꢀꢀꢀꢀꢀꢀꢀꢀꢀꢀꢀ
(1)式中,T
m
为月模具加工数控时间,α为作业宽放标准系数,θ为设备开动率,T
p
为每班评价刀具更换及程序修订时间,N
m
为月班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制造人员标准工时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出作业宽放标准系数;根据一定生产周期的模具作业工时完成情况,通过组合数据法、速度评比法获得数据的中位数值和评比系数值,通过分析所得数据设定年效率提升指标,将获数据的中位数值和评比系数值进行乘积获得作业宽放标准系数;所述作业宽放宽放时间系数α根据下式计算:式中,T
mai
为第i年模具作业实际数控时间,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聪明,王淑琴,刘志敏,胡泽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神力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