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9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包括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上开设有底部通孔以及底部散热窗孔,所述底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器本体,所述分流器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过载安装孔和安装通孔,所述分流器本体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凸台。该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具有可持续长时间大电流、高精度工作、低功耗、温升低、温漂系数小、耐振动、抗冲击能力和抗干扰性强、精度高和线形度高、易生产、周期短、节能环保、防止虚焊等优点,保证了测量的精度、稳定性和紧配性,可以代替传统的直流分流器与霍尔传感器,并可完全代替国外同类产品及填补国内空缺。缺。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分流器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

技术介绍

[0002]直流分流器可用于对电池管理系统、电子整机、通讯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源进行限流、回流、均流的取样检测、标定。直流分流器是根据直流电通过时,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原理制作而成,可视为一个低电阻,当有直流电通过时,产生二次压降供二次仪表显示。
[0003]目前市面上的直流分流器生产工序繁多、周期长、成本大、损耗大量的电能及人工成本,不符合我国所提倡的节能环保要求并且在焊接时会产生虚焊,从而造成直流分流器的精度及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包括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上开设有底部通孔以及底部散热窗孔,所述底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器本体,所述分流器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过载安装孔和安装通孔,所述分流器本体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凸台;
[0006]所述分流器本体的两端均套接安装有C型垫片,所述分流器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盖壳体与采集螺丝,所述上盖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空心柱,所述上盖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采集定位槽、上盖散热窗孔以及固定通孔,所述固定空心柱的一端穿过分流器本体上的安装通孔与底部壳体上的底部通孔镶嵌安装。
[0007]可选的,所述分流器本体由紫铜与锰铜合金激光束焊一体焊接加工而成。
[0008]可选的,所述凸台高于分流器本体且凸台上开设有采集螺纹孔,所述采集螺纹孔延伸至分流器本体的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C型垫片上开设有垫片通孔,所述垫片通孔内腔安装有过载螺栓,所述C型垫片通过垫片通孔和过载螺栓与分流器本体上的过载安装孔相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上盖壳体为高温绝缘材质,所述上盖壳体镶嵌安装在分流器本体的顶部,
[0011]可选的,所述采集定位槽的内腔螺纹安装有采集螺丝,所述采集螺丝的一端螺纹安装至采集螺纹孔的内腔。
[0012]可选的,所述底部壳体为高温绝缘材质,所述底部壳体镶嵌安装在分流器本体的底部。
[0013]可选的,所述分流器本体呈长方体形状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将分流器本体和采集螺丝安装在上盖壳体及底部壳体之间,分流器本体两端安装有C形垫片及过载螺栓,分流器整体呈长方体,外观整洁美观,提高了电流的过载能力、耐振动性、抗冲击能力、防松动能力和减少外磁场干扰,保证了测量精度与稳定性,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快速安装使用并可完全代替国外同类产品,降低国内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分流器本体采用紫铜及锰铜合金激光束焊一体焊接而成,后续仅需冲制、标定、装配等几步工序即可完成生产,节省了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及人工成本,并可杜绝因虚焊原因造成的精度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0016]2、该改进型直流分流器,通过凸台、采集螺纹孔、C型垫片、过载螺栓、采集定位槽、上盖散热窗孔、底部散热窗孔的配合使用,整个分流器大多采用镶嵌紧配的方式进行组装,具有可持续长时间大电流、高精度工作、低功耗、温升低、温漂系数小、耐振动、抗冲击能力和抗干扰性强、精度高和线形度高、易生产、周期短、节能环保、防止虚焊等优点,保证了测量的精度、稳定性和紧配性,可以代替传统的直流分流器与霍尔传感器,并可完全代替国外同类产品及填补国内空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分流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C型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上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底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分流器本体;101、过载安装孔;102、凸台;103、安装通孔;104、采集螺纹孔;2、上盖壳体;201、固定空心柱;202、采集定位槽;203、上盖散热窗孔;204、固定通孔;3、底部壳体;301、底部通孔;302、底部散热窗孔;4、C型垫片;401、垫片通孔;5、过载螺栓;6、采集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包括底部壳体3,底部壳体3上开设有底部通孔301以及底部散热窗孔302,底部壳体3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器本体1,分流器本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过载安装孔101和安装通孔103,分流器本体1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凸台102;
[0026]分流器本体1的两端均套接安装有C型垫片4,分流器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壳体2与采集螺丝6,上盖壳体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空心柱201,上盖壳体2的表面开设有采集定位槽202、上盖散热窗孔203以及固定通孔204,上盖散热窗孔203为圆孔、方孔或不规则开窗孔,可降低过载时所产生的热量。
[0027]固定空心柱201的一端穿过分流器本体1上的安装通孔103与底部壳体3上的底部
通孔301镶嵌安装,可以将上盖壳体2、分流器本体1及底部壳体3镶嵌紧配,固定通孔204与固定空心柱201的内腔连通,用户在固定安装时可利用安装螺栓通过固定通孔204进行固定安装。
[0028]其中,分流器本体1由紫铜与锰铜合金激光束焊一体焊接加工而成,杜绝了因高频钎焊所产生的虚焊,分流器本体1呈长方体形状结构,采用四端连接方法,适合于直流电流的精密测量。
[0029]其中,凸台102高于分流器本体1且凸台102上开设有采集螺纹孔104,采集螺纹孔104延伸至分流器本体1的内部,通过将凸台102设置在分流器本体1上部,在安装采集数据线时可防止采集数据线偏移与接触不良,提高采集精度及稳定性。
[0030]其中,C型垫片4上开设有垫片通孔401,垫片通孔401内腔安装有过载螺栓5,C型垫片4通过垫片通孔401和过载螺栓5与分流器本体1上的过载安装孔101相连接,C型垫片4可安装在分流器本体1两端的顶部或底部,C型垫片4防止加装时用力过大损坏分流器本体1,增大过载接触面积,在过载时可降低因过载所产生的热量。
[0031]其中,上盖壳体2为高温绝缘材质,上盖壳体2镶嵌安装在分流器本体1的顶部。
[0032]其中,采集定位槽202的内腔螺纹安装有采集螺丝6,采集螺丝6的一端螺纹安装至采集螺纹孔104的内腔,采集定位槽202在安装采集数据线时可防止数据线偏移及接触不良等问题,提高分流器的采集精度。
[0033]其中,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包括底部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壳体(3)上开设有底部通孔(301)以及底部散热窗孔(302),所述底部壳体(3)的顶部安装有分流器本体(1),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过载安装孔(101)和安装通孔(103),所述分流器本体(1)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凸台(102);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两端均套接安装有C型垫片(4),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盖壳体(2)与采集螺丝(6),所述上盖壳体(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空心柱(201),所述上盖壳体(2)的表面开设有采集定位槽(202)、上盖散热窗孔(203)以及固定通孔(204),所述固定空心柱(201)的一端穿过分流器本体(1)上的安装通孔(103)与底部壳体(3)上的底部通孔(301)镶嵌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本体(1)由紫铜与锰铜合金激光束焊一体焊接加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型直流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02)高于分流器本体(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云才谭剑炀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西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