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63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1
说明了一种开关装置(100),其具有在开关室(11)中的至少两个固定的接触部(2,3)和可运动的接触部(4)以及在开关室中的至少两个辅助接触部(25)、两个弹簧接触部(30)和接触板(31),其中,弹簧接触部中的每个以第一接触区域(301)接触辅助接触部中的一个且具有第二接触区域(302),接触板可与可运动的接触部一起运动且接触板在开关装置的第一开关状态中接触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而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间隔地布置。态中与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间隔地布置。态中与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间隔地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开关装置


[0001]说明了一种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该开关装置尤其构造成可通过导电电流运行的、电磁作用的、远程操纵的开关。该开关装置可经由控制电路被激活且可开关负载电路。尤其地,该开关装置可构造成继电器或构造成保护器、尤其构造成功率保护器。特别优选地,该开关装置可构造成气体填充的功率保护器。
[0003]这样的开关装置、尤其功率保护器的可能的应用是电池电路的断开和分离,例如在机动车、例如电气或部分电气运行的机动车中或在可再生能源的领域上的应用中。
[0004]在其作为安全部件的功能中,例如保护器通常被额外地监控,其中,保护器监控在IEC 60947
‑5‑
1标准中被规定。保护器监控应例如用于找到保护器、继电器和开关的最常见故障,即主接触部的粘接或者焊接。这样的故障(也被称作保护器粘合)可例如由电弧引起,电弧在开关过程期间在负载下在接触部之间形成且会在接触面处引起如此高的温度,使得接触面被彼此焊接。此外有利的是,例如当接触部在断开位置中或在中间状态中被机械锁定时,另外的故障状态可被识别出。
[0005]典型的保护器构造成所谓的过行程系统。这意味着如下,即,在主接触部通过开关桥彼此互连且因此被电气闭合之后,闭合系统的运动继续,其中,开关桥作用于主接触部上的通常弹簧加载的压力增加。在保护器粘合的情况中,该过行程虽然又被减少,然而开关桥保持黏附在至少一个主接触部处。因此,机械系统悬于中间状态中且既不断开也未真正闭合。
[0006]监控或保护器粘合识别可例如借助于经由保护器主接触部的电压测量实现。如果在主接触部之间存在电压,则保护器被断开。如果不存在电压,则由此保护器被短路且因此被闭合。该方法虽然在使用中非常安全,然而也是昂贵的,因为携带高压电势的导线须被铺设且被相应地绝缘。监控一般而言由上一级系统来执行,例如由微型控制器控制的AD转换器来执行。如下也已知的是,在保护器的开关室中使用微型开关,其通过在开关桥处的较小的悬臂来操作。该悬臂紧邻在开关桥被按压到主接触部处之前操纵开关。在此,开关可构造成闭合器(当按下时闭合)或常开接触部(当按下时断开)。由此微型开关的信号也可与保护器的开关状态相比反转地设计。该解决方案的一个缺点在于,微型开关须靠近主接触部处地被安装在开关室内。这有时可能影响灭弧或带来绝缘缺陷。此外,由悬臂和微型开关构成的监控接触部须提前构造。这意味着,监控接触部在主接触部闭合之前更改其状态。这是因为微型开关仍然须显示“闭合”状态,当过行程在粘合过程中已耗尽时。中间状态或锁定由此不可被识别出。另一缺点在于传统微型开关的使用寿命,其根据实施方案而定仅可为较少的100000个开关循环(Schaltspiel)。此外须铺设至开关的输入线路,这限制了完全严密密封的陶瓷放电空间的使用。
[0007]此外,例如由文献WO 2008/033349 A2已知一种辅助开关,其经由在开关桥处的悬
臂来操作,其中,例如两个重叠的接触部可朝彼此按压。该解决方案虽然简单、成本有利且几乎无磨损。然而其带来如下缺点,即,重叠的接触部被安置在主接触部之间且由此可能出现绝缘问题。此外须铺设至辅助开关的输入线路,这限制了完全严密密封的陶瓷放电空间的使用或使得不可能。此外,该开关行为与微型开关的开关行为相同。
[0008]为了规避所描述的缺点,也已知的是,在可运动的系统的下部处且尤其在开关室之外安装磁体,其可断开和闭合簧片开关,例如在文献JP 2013

008621 A中所描述的那样。由此实现远离主接触部的探测且该探测也可穿过非磁性材料实现。此外,该解决方案可容易地与严密密封的陶瓷放电空间相结合地来使用。开关行为类似于上述两个系统,然而产生待正确调节的重叠区域的困难,因为该指示磁性地实现且也须考虑迟滞效应。另一缺点在于簧片开关对磁干扰场和机械冲击的敏感性。
[0009]作为其改善方案已知的是,替代簧片开关而使用霍尔传感器,从而使得磁探测不通过机械开关实现,而是通过半导体器件被使得成为可能。由此,磁干扰场不再起作用且也不再存在振动相关性。该开关行为然而类似于簧片开关的开关行为。所有四种监控开关解决方案具有所谓的“常开”特性,也就是说监控开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接触部的状态。然而,信号的反转不产生“常闭”,而是仅产生“不常开”。所有四个原理尤其意味着如下,即,这些解决方案无法可靠地发出如下信号:被监控的保护器被可靠地且完全地断开。这样的要求然而在IEC 60947
‑5‑
1标准中被制定,其要求仅在保护器的静止位置中闭合监控接触部或者显示闭合的监控接触部(“常闭”)的探测。
[0010]这样的解决方案在气体填充的保护器中是迄今未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1]特定实施形式的至少一个目的是说明一种开关装置。
[0012]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对象来实现。该对象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和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标明且此外由随后的描述和附图得到。
[0013]根据至少一种实施形式,开关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和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接触部。该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和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接触部设置且设定用于接通和切断可被联接到开关装置处的负载电路。特别优选地,开关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固定的接触部,其与可运动的接触部一起被设置且设定用于接通和切断可被联接到开关装置处且尤其到至少两个固定的接触部处的负载电路。接下来描述大多带有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或带有两个固定的接触部的开关装置。固定的接触部的数量然而在如下实施形式中且关于下面所描述的特征可能偏离于具体所提及的数量。
[0014]可运动的接触部在开关装置中可如此地在开关装置的非接通装置与连通状态之间运动,使得可运动的接触部在开关装置的非连通状态中与固定的接触部间隔且由此在电流上隔开且在连通状态中具有与至少两个固定的接触部的机械接触且由此在电流上与其连接。固定的接触部因此彼此隔开地布置在开关装置中且可按照可运动的接触部的状态通过可运动的接触部导电地彼此连接或彼此电气分离。在连通状态中,可运动的接触部因此以至少一个接触面触碰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的至少一个接触面。可运动的接触部、尤其可运动的接触部的所述接触面与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尤其至少一个固定的接触部的所述接触面的间距在非连通的且由此隔开的状态中此处且在下面也被称作开关缝隙且说明
了最大的运动缝隙且由此说明了接触部且尤其其接触面的最大可达到的彼此间距。在例如两个固定的接触部的情况中,上述描述相应地适用。
[0015]根据另一实施形式,开关装置具有开关室,在其中布置有可运动的接触部和固定的接触部。可运动的接触部可尤其完全地布置在开关室中。固定的接触部布置在开关室中可尤其意味着如下,即,固定的接触部的至少一个接触区域(其在连通状态中相对可运动的接触部处在机械接触中)布置在开关室内。为了联接通过开关装置待开关的电路的输入线路,布置在开关室中的固定的接触部可从外部、即从开关室之外被电气接触。为此,布置在开关室中的固定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开关装置(100),具有

在开关室中的至少两个固定的接触部(2,3)和可运动的接触部(4),和

在所述开关室中的至少两个辅助接触部(25)、两个弹簧接触部(30)和接触板(31),其中,

所述弹簧接触部中的每个以第一接触区域(301)接触所述辅助接触部中的一个且具有第二接触区域(302),

所述接触板能够与可运动的接触部一起运动,

所述接触板在所述开关装置的第一开关状态中接触所述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而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与所述弹簧接触部的第二接触区域间隔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所述固定的接触部沿着纵向方向(92)彼此并排地布置且所述辅助接触部沿着横向方向(93)彼此并排地布置。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所述开关装置具有用于运动可运动的接触部和所述接触板的机械驱动器,其具有带有轴(7)的磁衔铁(5),在所述磁衔铁处布置有可运动的接触部和所述接触板。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可运动的接触部和所述接触板布置在电气绝缘的接触保持部(47)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所述接触板被紧固在所述接触保持部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可运动的接触部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接触保持部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区域在所述第一开关状态中将弹簧力施加到所述接触板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保持部处布置有接触弹簧(40),所述接触弹簧沿固定的接触部的方向将弹簧力施加到可运动的接触部上,且其中,所述第二接触区域的弹簧力小于所述接触弹簧的弹簧力。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其中,可运动的接触部在所述第一开关状态或所述第二开关状态中与所述固定的接触部通过开关缝隙被隔开且所述接触板在所述开关装置从所述第一第二开关状态过渡至所述第二开关状态时在经过小于或等于开关缝隙的20%的路程之后失去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