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用管以及生物体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485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8
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具备管和第一套箍。管的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并且所述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贯通孔以及透镜。贯通孔沿着从第二端朝向第一端的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套箍沿着第一方向覆盖管的外周。透镜位于贯通孔内的、至少包含所述第一端的位置。管和第一套箍为陶瓷制。套箍为陶瓷制。套箍为陶瓷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体用管以及生物体测定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生物体用管以及生物体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一例记载于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32756号说明书
[000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017950号说明书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0

540202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224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具备管和第一套箍。管的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并且所述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贯通孔以及透镜。贯通孔沿着从第二端朝向第一端的第一方向设置。第一套箍沿着第一方向覆盖管的外周。透镜位于贯通孔内的至少包含所述第一端的位置。管和第一套箍为陶瓷制。
附图说明
[0010]根据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会更加明确。
[0011]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0012]图2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展开俯视图。
[0013]图3是图2所示的生物体用管中的管的立体图。
[0014]图4是图3所示的管的沿着x轴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5是图4所示的管的V处的放大图。
[0016]图6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0017]图7是图2所示的生物体用管中的第一套箍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0018]图8是图7所示的第一套箍的沿着x轴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9是图2所示的生物体用管中的第二套箍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0020]图10是图8所示的第二套箍的沿着x轴方向的剖视图。
[0021]图11是图2所示的生物体用管中的套筒的立体图。
[0022]图12是图11所示的套筒的沿着x轴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13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测定装置的从y轴方向观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生物体用管和生物体测定装置例如用于在一定期间内从小鼠或大鼠等啮齿类和
狨猴等小动物的大脑记录神经活动的信息。作为成为本公开的生物体用管以及生物体测定装置的基础的结构,例如有将电极丝等长条的被插入物刺入小动物的大脑而固定的结构。电极丝向生物体的固定例如采用将刚性比较高的不锈钢或不锈钢合金等线状的电极丝直接埋设固定于生物体,或者通过螺钉等引导构件进行固定的方法。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生物体用管1以及生物体测定装置100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有时使用正交坐标系xyz进行说明。
[0026]<生物体用管1的结构>
[0027]本公开中的生物体用管1用于从作为生物体60的、例如啮齿类以及狨猴等实验用小动物以及猴子或者黑猩猩等实验用灵长类的大脑得到神经活动等信息。另外,也用于得到脏器等的细胞活动的信息或者血管内的血流信息。另外,也可以用于人体或动物的治疗等医疗用途。
[0028]本公开中的生物体用管1具备管10和第一套箍20。另外,如图1所示的生物体用管1那样,也可以具备管10、第一套箍20、第二套箍30以及套筒40。如图2所示,管10相对于生物体60插入一部分,并且管10具有第一端11、第二端12、贯通孔13以及透镜14。贯通孔13沿着从第二端12朝向第一端11的第一方向设置。透镜14位于贯通孔13内的、至少包含第一端11的位置。第一套箍20沿着第一方向覆盖管10的外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是指从第二端12朝向第一端11的方向。在管10的贯通孔13中沿第一方向插入有传像光纤70。
[0029]如图1所示的生物体用管1那样,在具备管10、第一套箍20、第二套箍30以及套筒40时,生物体用管1如以下那样与生物体60连接。首先,使预先在外周设置有第一套箍20的管10的第一端11贯通生物体60的例如脏器、头皮或头骨等并固定。生物体60在生物体60为实验用小动物或实验用灵长类的情况下,可以被固定第一套箍20以及管10的状态下饲养。并且,在为了得到神经活动等信息的实验时或治疗时等,将与第二套箍30的贯通孔31相连的、换言之位于贯通孔31的传像光纤70插入管10的贯通孔13。接下来,利用套筒40固定第一套箍20以及第二套箍30的外周。穿过位于管10的透镜14的光通过传像光纤70,通过与传像光纤70连接的后述的图像系统80对光信息进行处理,由此能够测定生物体60的神经活动等。由于一直在生物体60固定有第一套箍20以及管10,所以不需要每次实验都在生物体60内多次插拔被插入物,因此生物体用管1对生物体60的侵袭变少。另外,由于能够在生物体60的相同位置进行测量,因此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高。需要说明的是,生物体用管1向生物体60的固定作业通过手术者使用镊子把持生物体用管1并安装于脏器、头皮或头骨等测定对象部位来进行。
[0030]如图1所示,管10的第一端11可以从第一套箍20突出。由此,容易将管10插入生物体60,因此生物体用管1的操作性高。
[0031]如图6所示,在管10中,管10的外径可以随着朝向第一端11而变窄。由此,向生物体60的插入变得容易,而且在插入时生物体60的损伤减少。其结果是,生物体用管1对生物体60的侵袭少。
[0032]管10为陶瓷制。由此,例如与管10为金属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生物体60金属过敏等过敏的发病。其结果是,生物体用管1对生物体60的侵袭少。另外,通过使管10为陶瓷制,从而能够容易地实施生物体60的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测定
等。
[0033]作为用于管10的陶瓷,可以是氧化铝(Al2O3)、氧化锆(ZrO2)、氮化铝(AlN)、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镁橄榄石(2MgO
·
SiO2)、赛隆(SiAION)、钛酸钡(BaTiO3)、锆钛酸铅(PZT)、铁氧体以及莫来石等。在管10为氧化锆陶瓷制时,由于氧化锆的粒子细小,因此能够提高制作管10时的尺寸精度。另外,在管10为氧化锆陶瓷制时,也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是氧化钇(Y2O3)等稳定剂。由此,能够提高管10的韧性。
[0034]如图3所示,管10例如可以是圆筒形状。当管10为圆筒形状时,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直径例如可以为0.5mm~3.0mm。另外,z轴方向的大小也可以为5mm~30mm。贯通孔13的直径可以为0.3mm~2.0mm。
[0035]透镜14位于管10的贯通孔13,可以与管10的贯通孔13的形状相同。即,透镜14可以是圆柱形状。在透镜14为圆柱形状时,位于z轴方向的正侧的端部的直径例如可以为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生物体用管,其中,所述生物体用管具备:管,其一部分插入生物体,并且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沿着从该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方向设置的贯通孔;以及第一套箍,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覆盖该管的外周,在所述管中,在所述贯通孔内的、至少包含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具有透镜,所述管和所述第一套箍为陶瓷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用管,其中,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箍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用管,其中,在所述管中,所述管的外径随着朝向所述第一端而变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用管,其中,所述透镜从所述第一端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用管,其中,所述生物体用管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从所述第一套箍的外周延伸并与所述生物体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体用管,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驹田大辅小山内实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