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96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包括:吊起机构,其上端设有长圆环,长圆环用于挂接在气动葫芦上,带动整个吊具及工件运动;支架机构,其连接在吊起机构的下方,为整个吊具定位、支撑、吸盘等机构的安装框架;定位机构,其设置在支架机构上,用于实现工件与吊具之间的定位;吸盘机构,其设置在支架机构上,用于吸附工件并带动工件运动;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框架本体上,其用于对被吸附的工件进行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利,可有效转运过程的稳定性,板件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通过吸盘机构与支撑机构的双重保护,即使是在吸盘失效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支撑连杆进行支撑托起,板件不会产生掉落风险。板件不会产生掉落风险。板件不会产生掉落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大体积薄板件的转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焊装车间里工件因生产需要在线内/线间上件、下件等操作,在没有专用工装情况下,仅能通过操作人员手工抬起,工作效率低下。尤其针对某些面积大、板件薄亦或重量大的工件,人工转运会产生变形,劳动强度大,且工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吊具的使用能使人工劳动强度下降,安全性提高,有利于生产节拍优化。
[0003]目前针对大面积、薄板工件在上件过程中,如采用吊具结构,一般会选择在工件较大平面位置设计吸盘装置,通过增加吸盘吸力托起工件,匹配员工辅助(工件较大时或需两人)进行上件、取件操作。
[0004]但是,大体积薄板件在转运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且操作不方便。现有技术采用吸盘装置将板件吸起通过气动葫芦带动板件移动至上件位,员工需要全程扶住板件,防止转运过程中板件晃动,与周边装置碰撞变形,或晃荡较大角度至上件工装处不利于上件方式的便利性。
[0005]对于某些面积较大的板件(如前地板面板、后地板面板)为提高上件节拍,可能会安排两名操作人员进行上件,浪费人力成本。
[0006]由于吊具主要靠吸盘吸力拉起板件,如因特殊原因突然缺气,吸盘吸力为零。而此时正处于转运过程中,存在板件突然掉落或全靠人员托起而产生变形的风险。
[0007]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多重防脱落且便利简易的转运吊具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利,可有效转运过程的稳定性,板件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包括:
[0010]吊起机构,其上端设有长圆环,所述长圆环用于挂接在气动葫芦上,带动整个吊具及工件运动;
[0011]支架机构,其连接在所述吊起机构的下方,为整个吊具定位、支撑、吸盘等机构的安装框架;
[0012]定位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机构上,用于实现工件与吊具之间的定位;
[0013]吸盘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机构上,用于吸附工件并带动工件运动;
[0014]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上,其用于对被吸附的工件进行支撑。
[0015]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吊起机构还包括多根钢丝绳和起重组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长圆环上,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起重组
件,所述起重组件与所述支架机构连接。
[0016]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矩形的框架本体,所述起重组件包括U型扣以及两块连接块,所述U型扣连接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所述框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长轴位于所述U型扣之内,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母将所述框架本体锁止在所述U型扣上;且所述框架本体的每根长轴上至少套设有两组起重组件。
[0017]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连接轴;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配焊板、连接杆以及导向销,所述配焊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配焊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销连接,所述导向销用于穿过工件上的定位孔,以实现工件的定位。
[0018]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配焊板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孔为椭圆形孔,通过所述椭圆形孔能够微调所述导向销的定位精度。
[0019]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吸盘机构包括L形板以及吸盘本体,所述L形板的竖板与所述连接轴及/或所述框架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短轴通过螺栓连接、横板通过两个螺母与所述吸盘本体连接,所述吸盘本体均朝下设置并用于吸附所述工件表面。
[0020]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气缸、连动组件和两根支撑杆,所述框架本体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其中一根靠近的连接轴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通过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板上,所述连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并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0021]所述框架本体的两端还设有空心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框架本体的短轴相互平行,两根支撑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内,所述转轴的中部断开,所述连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杆漏出于所述转轴的部位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U形支撑管,所述U形支撑管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其用于夹持住所述工件。
[0022]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连动组件包括旋转支座、中间连杆、连接块以及两根支撑连杆,所述旋转支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杆上,其上端设有转动连接的轴销,所述轴销的一端与所中间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气缸能够带动所述中间连杆转动;
[0023]所述中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支撑连杆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连杆远离所述中间连杆的一端则分别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连接销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中间连杆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围绕所述转轴转动。
[0024]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U形支撑管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壁上均套设有胶皮管。
[0025]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所述支撑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与所述支撑连杆转动连接,所述下座体与所述上座体相贴合的侧面均设有弧形槽,所述支撑连杆的中部夹持在所述弧形槽内,并通过螺栓将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固定连接。
[0026]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利,可有效转运过程的稳定性,板件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仅一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大体积薄板件的转运工
作,劳动强度低,安全系数高,同时可降低人力成本。通过吸盘机构与支撑机构的双重保护,即使是在吸盘失效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支撑连杆进行支撑托起,板件不会产生掉落风险。
[002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8]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吊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吊起机构与支架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支架机构与定位机构及吸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起机构,其上端设有长圆环,所述长圆环用于挂接在气动葫芦上,带动整个吊具及工件运动;支架机构,其连接在所述吊起机构的下方,为整个吊具定位、支撑、吸盘等机构的安装框架;定位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机构上,用于实现工件与吊具之间的定位;吸盘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机构上,用于吸附工件并带动工件运动;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架机构上,其用于对被吸附的工件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起机构还包括多根钢丝绳和起重组件,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长圆环上,另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与所述支架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矩形的框架本体,所述起重组件包括U型扣以及两块连接块,所述U型扣连接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所述框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长轴位于所述U型扣之内,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母将所述框架本体锁止在所述U型扣上;且所述框架本体的每根长轴上至少套设有两组起重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连接轴;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配焊板、连接杆以及导向销,所述配焊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配焊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销连接,所述导向销用于穿过工件上的定位孔,以实现工件的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焊板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的连接孔为椭圆形孔,通过所述椭圆形孔能够微调所述导向销的定位精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体积薄板件转运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机构包括L形板以及吸盘本体,所述L形板的竖板与所述连接轴及/或所述框架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的短轴通过螺栓连接、横板通过两个螺母与所述吸盘本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宾王学敏邵何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