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钢化离线Low-E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90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钢化离线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低辐射镀膜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可钢化离线 Low

E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可钢化Low

E离线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选择建筑物的玻璃门窗时,除了考虑其美学和外观特征外,更注重其热量控制、制冷成本和内部阳光投射舒适平衡等问题。市场对离线可钢化Low—E绿色节能玻璃需求越来越大,对离线可钢化Low—E可加工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绿色节能玻璃的使用寿命要求也相应提高。
[0003]离线Low—E玻璃膜面较软,在受到潮气和某些氧化剂的侵袭时会缓慢氧化,且膜层牢固性差,几乎不能裸露保存,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工成中空玻璃,在组成中空玻璃时必须去掉边部镀层。由于中空玻璃的弱呼吸作用,水蒸气、硫化物、氧化物进入空腔后,会导致离线Low

E玻璃隔热性能逐渐丧失,外观发乌、变色、逐渐出现大量霉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结构,旨在提高离线可钢化Low—E镀膜玻璃可加工性,提高产品抗氧化性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板以及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第一复合层、阻挡保护层、第二复合层以及顶层保护膜层,其中,所述顶层保护膜层包括氧化锆膜层。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复合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氮化硅膜层和第一陶瓷氧化锌膜层;和/或,
[0007]所述氧化锆膜层的厚度为2~3nm;和/或,
[0008]所述氧化锆膜层具有立方晶相。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镍铬合金膜层的厚度为2~3nm;和/或,
[0010]所述金属银膜层的厚度为7~12nm;和/或,
[0011]第二镍铬合金膜层的厚度为2~3nm。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氮化硅膜层的厚度为25~35nm。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陶瓷氧化锌膜层的厚度为8~15nm。
[0014]可选地,所述阻挡保护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镍铬合金膜层、金属银膜层以及第二镍铬合金膜层。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复合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氧化
锌膜层和第二氮化硅膜层。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陶瓷氧化锌膜层的厚度为8~15nm;和/或,
[0017]所述第二氮化硅膜层的厚度为30~45nm。
[0018]可选地,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85~130nm。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中空玻璃结构,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所述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包括:
[0020]玻璃基板以及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第一复合层、阻挡保护层、第二复合层以及顶层保护膜层,其中,所述顶层保护膜层包括氧化锆膜层。
[002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第一复合层、阻挡保护层、第二复合层以及顶层保护膜层,且所述顶层保护膜层包括氧化锆膜层,由于氧化锆膜层平整光滑致密,能更好地阻挡水蒸气、硫化物、氧化物浸蚀,能更好地保护阻挡保护层不被氧化,且氧化锆膜层强度高,能提高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后续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氧化锆膜层的显微照片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的氧化锆膜层的显微照片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32金属银膜层1玻璃基板33第二镍铬合金膜层2第一复合层4第二复合层21第一氮化硅膜层41第二陶瓷氧化锌膜层22第一陶瓷氧化锌膜层42第二氮化硅膜层3阻挡保护层5顶层保护膜层31第一镍铬合金膜层51氧化锆膜层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
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 /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 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可钢化Low

E离线镀膜玻璃,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玻璃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选择建筑物的玻璃门窗时,除了考虑其美学和外观特征外,更注重其热量控制、制冷成本和内部阳光投射舒适平衡等问题。市场对离线可钢化Low—E绿色节能玻璃需求越来越大,对离线可钢化Low—E可加工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绿色节能玻璃的使用寿命要求也相应提高。
[0031]离线Low—E玻璃膜面较软,在受到潮气和某些氧化剂的侵袭时会缓慢氧化,且膜层牢固性差,几乎不能裸露保存,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工成中空玻璃,在组成中空玻璃时必须去掉边部镀层。由于中空玻璃的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板以及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上的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第一复合层、阻挡保护层、第二复合层以及顶层保护膜层,其中,所述顶层保护膜层包括氧化锆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氮化硅膜层和第一陶瓷氧化锌膜层;所述阻挡保护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镍铬合金膜层、金属银膜层以及第二镍铬合金膜层;所述第二复合层包括沿背离所述玻璃基板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氧化锌膜层和第二氮化硅膜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膜层的厚度为2~3nm;和/或,所述氧化锆膜层为具有立方晶相的氧化锆膜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钢化离线Low

E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铬合金膜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君刘自乾潘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旗滨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