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89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在滚装货船的尾部设有动力装置和发电装置。主体部分设有货舱区,货舱区改装提供一个贯通全船的供装卸车辆行动的通道,由货舱底部的主通道、船艏底部通道、货舱上部主通道、艏部跨舱升降通道组成。艏部舷侧处设一个大型的闸门,作为装卸货车辆进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经济性,使改装滚装船不再需要专用集运码头装卸,高效实现货物在货舱区内的滚装转运。仅在艏部开孔,最大限度保证了船体纵向构件完整性,避免了对总纵强度破坏。避免了对总纵强度破坏。避免了对总纵强度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改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集装箱船新造市场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订单暴涨,集装箱船市场运力持续增加,集运市场未来可能出现严重过剩,船东改装集装箱船进入其他市场潜在动力充足;另一方面滚装货船市场大型化趋势显现,滚装货船通过汽车活动来装卸货,不需要起重设备,装卸效率高,除了能装载集装箱外还能运载特种货物、各种大件货物,混装多种物资甚至特殊功能滚装运输,大型化运输可以显著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此外,随着碳排放日趋严格,现有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为气体燃料滚装船能够在滚装船运输市场具备足够竞争力。集装箱船主尺度特点与滚装货船相似,且载货量较常规滚装货船更大。因此通过将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为滚装货船,一方面有效解决箱船过剩运力,优化船队结构;另一方面提供的大型改装滚装货船能够在滚装货船运输市场具备足够竞争力。
[0003]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为滚装货船面临诸多技术难点:1.集装箱船装卸货是通过码头起重设备,没有供装卸车辆上下船的开口和通道。2.集装箱船各货舱相互独立,装卸车无法在各个货舱间运输行驶。3.集装箱尺寸统一,适合堆叠放置,而滚装货船所装货物比较灵活,需要根据不同尺寸分类放置。4.集装箱船主甲板以上货物露天堆叠无遮蔽,而滚装货物一般有风雨遮蔽要求,并提供单独通风、照明和消防要求。5.装卸货物通道改装会造成船体总纵强度破坏。6.气体燃料舱位置影响滚装船货物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其改装内容较少,改装难度较低,在保证了安全性的前提下满足使用要求,不仅经济实用,而且灵活多变,有助于解决集装箱船航运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其尾部设有动力装置和发电装置,主甲板上方设有艏部上层建筑和艉部上层建筑,所述艏部上层建筑的下方设有气体燃料舱,所述滚装货船包括在所述主甲板以上的上层装货区,以及位于主甲板以下的下层装货区。
[0006]所述上层装货区包括位于所述艏部上层建筑前方的艏部上层装货区和位于所述艏部上层建筑后方的艉部上层装货区。
[0007]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由改装前的气体燃料集装箱船的前货舱区的原纵舱壁和原横舱壁竖直向上延伸至盲区视线以下高度形成的艏部横纵舱壁和位于顶部的艏部水平风雨密顶板组成。
[0008]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由改装前的气体燃料集装箱船的后货舱区的原纵舱壁和原横舱壁竖直向上延伸至原待改装的集装箱船最高箱箱顶的高度形成的艉部横纵舱壁和位
于顶部的艉部水平风雨密顶板组成。
[0009]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和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的内部均设置多层的固定式甲板。
[0010]在所述艏部上层建筑下方中间位置处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底面位于所述主甲板上,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供装卸车辆通行。
[0011]在所述艉部上层建筑的一侧搭建供装卸车辆通行的通行平台。
[0012]所述下层装货区包括位于所述气体燃料舱前方的艏部下层装货区和位于所述气体燃料舱后方的艉部下层装货区。
[0013]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和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均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独立装货舱室,沿所述滚装货船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独立装货舱室之间通过横舱壁隔开,每个所述横舱壁下方设有第一舱壁开口,连通其两侧的所述独立装货舱室,每个所述第一舱壁开口的底部设有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独立装货舱室内甲板的跳板平台;所述独立装货舱室内部设有多层的活动式甲板。
[0014]所述滚转货船内设置贯穿所述上层装货区和所述下层装货区的供装卸车辆行动的通行通道,所述通行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底部的主通道、位于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底部的船艏底部通道、艏部跨舱升降通道、货舱上部通道。
[0015]所述艏部跨舱升降通道由一个可以垂向升降的艏部跨舱升降平台和位于所述主甲板上的可进入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底部和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底部的主甲板通道组成。
[0016]所述货船上部通道包括艏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艉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艉部上层建筑一侧的所述通行平台。
[0017]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和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的前方设置艏部升降平台,所述艏部升降平台可运载装卸车辆上移至每条所述艏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也可运载装卸车辆下移至所述船艏底部通道。
[0018]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和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的前方还设有舯部升降平台,所述舯部升降平台可运载装卸车辆上移至每条所述艉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也可运载装卸车辆下移至所述主通道。
[0019]所述滚装货船的艏部舷侧设有一个闸门,作为装卸车辆进出口,所述闸门为双层结构,靠船体内侧为水密封门结构,靠船体外侧为非水密门结构,非水密门结构为曲面,与所述滚装货船的船体外壳光顺相接;所述水密封门结构和所述非水密门结构中间设有可伸缩和旋转的活动跳板,所述活动跳板上设有防滑条;所述水密封门结构和所述非水密门结构中间设有倾斜平台,所述倾斜平台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4
°
,所述倾斜平台上设有防滑条。
[0020]所述滚装货船靠岸装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首先打开艏部舷侧的所述闸门的所述非水密门结构,然后将所述活动跳板向外旋转放下,与码头相连;待所述水密封门结构外的水通过所述倾斜平台排净后,再打开所述水密封门结构。
[0022]S2、装货时所有所述活动式甲板堆叠于所述独立装货舱室的底部,装卸车辆通过所述主通道或所述船艏底部通道到达指定货舱,当这一层的所述活动式甲板装满后,通过操纵这一层所述活动式甲板下方的液压支撑柱,将该层所述活动式甲板上移,直至所有所述活动式甲板装满。
[0023]S3、当货物需卸放到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时,装卸车辆通过所述艏部跨舱升降平
台升至货物堆放目标层的高度,沿所述艏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前行至目标点;当货物需卸放到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时,装卸车辆通过所述主甲板通道移动至所述舯部升降平台,然后随所述舯部升降平台上升至货物堆放目标层的高度,再通过该层所述艉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以及位于所述艉部上层建筑一侧的所述通行平台来到目标点。
[0024]S4、货物装满后,首先关闭所述闸门的所述水密封门结构,再收起所述活动跳板,最后关闭船体外侧的所述非水密门结构,至此滚装货船装货完毕。
[0025]上述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优选方式下,所述滚装货船艉部货舱区设置一个或多个可调温的低温舱室,所述低温舱室的横舱壁下方的所述第一舱壁开口处设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具有隔热功能;所述低温舱室船艏侧的横舱壁沿垂直方向,向上增设一块板材,所述板材向上至所述艉部水平风雨密顶板,向下至船底部横舱壁,两侧与纵舱壁相连,均通过焊接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新横舱壁;所述新横舱壁加装保温层,使低温舱室与其他货舱形成温度分割;所述低温舱室设有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体燃料集装箱船改装的滚装货船,其尾部设有动力装置和发电装置,主甲板(1)上方设有艏部上层建筑(30)和艉部上层建筑(40),所述艏部上层建筑(30)的下方设有气体燃料舱(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装货船包括在所述主甲板(1)以上的上层装货区,以及位于主甲板(1)以下的下层装货区;所述上层装货区包括位于所述艏部上层建筑(30)前方的艏部上层装货区(31)和位于所述艏部上层建筑(30)后方的艉部上层装货区(32);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31)由改装前的气体燃料集装箱船的前货舱区的原纵舱壁和原横舱壁竖直向上延伸至盲区视线(5)以下高度形成的艏部横纵舱壁和位于顶部的艏部水平风雨密顶板(4a)组成;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32)由改装前的气体燃料集装箱船的后货舱区的原纵舱壁和原横舱壁竖直向上延伸至原待改装的集装箱船最高箱箱顶的高度形成的艉部横纵舱壁和位于顶部的艉部水平风雨密顶板(4b)组成;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31)和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32)的内部均设置多层的固定式甲板(6a);在所述艏部上层建筑(30)下方中间位置处开设第一开口(3),所述第一开口(3)的底面位于所述主甲板(1)上,所述第一开口(3)能够供装卸车辆通行;在所述艉部上层建筑(40)的一侧搭建供装卸车辆通行的通行平台;所述下层装货区包括位于所述气体燃料舱(14)前方的艏部下层装货区(33)和位于所述气体燃料舱(14)后方的艉部下层装货区(34);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33)和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34),均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独立装货舱室(2),沿所述滚装货船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独立装货舱室(2)之间通过横舱壁隔开,每个所述横舱壁下方设有第一舱壁开口(7),连通其两侧的所述独立装货舱室(2),每个所述第一舱壁开口(7)的底部设有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独立装货舱室(2)内甲板的跳板平台(9);所述独立装货舱室(2)内部设有多层的活动式甲板(6b);所述滚转货船内设置贯穿所述上层装货区和所述下层装货区的供装卸车辆行动的通行通道,所述通行通道包括位于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34)底部的主通道(10a)、位于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33)底部的船艏底部通道(10b)、艏部跨舱升降通道(10c)、货舱上部通道;所述艏部跨舱升降通道(10c)由一个可以垂向升降的艏部跨舱升降平台(21a)和位于所述主甲板(1)上的可进入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31)底部和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32)底部的主甲板通道(22a)组成;所述货船上部通道包括艏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22b)、艉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22c),以及位于所述艉部上层建筑(40)一侧的所述通行平台;所述艏部上层装货区(31)和所述艏部下层装货区(33)的前方设置艏部升降平台(21b),所述艏部升降平台(21b)可运载装卸车辆上移至每条所述艏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22b),也可运载装卸车辆下移至所述船艏底部通道(10b);所述艉部上层装货区(32)和所述艉部下层装货区(34)的前方还设有舯部升降平台(21c),所述舯部升降平台(21c)可运载装卸车辆上移至每条所述艉部上层固定甲板通道(22c),也可运载装卸车辆下移至所述主通道(10a);所述滚装货船的艏部舷侧设有一个闸门(8),作为装卸车辆进出口,所述闸门(8)为双
层结构,靠船体内侧为水密封门结构(16),靠船体外侧为非水密门结构(17),非水密门结构(17)为曲面,与所述滚装货船的船体外壳光顺相接;所述水密封门结构(16)和所述非水密门结构(17)中间设有可伸缩和旋转的活动跳板(18),所述活动跳板(18)上设有防滑条;所述水密封门结构(16)和所述非水密门结构(17)中间设有倾斜平台(19),所述倾斜平台(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张倩于峰胡颖楠彭贵胜李文贺李嘉换刘佳程潇欧葛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