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76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舵轮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齿环,齿环的底端中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另一端朝下且安装有驱动盒体,驱动盒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设置有滚轮,驱动盒体的一侧安装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输出轴朝上且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环的外周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盒体带动两个滚轮转动,以便实现该舵轮的前进移动,再通过转向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能够沿着齿环的外沿啮合转动,同时带动驱动盒体和转动管随之转动,以便该舵轮的转向,通过双轮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该舵轮的承载能力,而且双轮均设置在驱动盒体的外部,以便拆装和后期维护。以便拆装和后期维护。以便拆装和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卧式舵轮


[0001]本技术涉及舵轮结构
,具体为一种双轮卧式舵轮。

技术介绍

[0002]舵轮集成了驱动电机、转向电机、减速机等一体化的机械结构,集产品、行走、牵引和转向功能为一体,可以荷载和牵引较重货物。可快速部署AGV和移动式机器人等。相比传统AGV小车差速控制方式,舵轮集成化高,适配性强,配合伺服系统使用精度更高,响应更快。然而目前的卧式舵轮大多为单轮结构,承载能力较差,而且装配结构复杂,不利于后期维护工作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轮卧式舵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轮卧式舵轮。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齿环,齿环的底端中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另一端朝下且安装有驱动盒体,驱动盒体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设置有滚轮,驱动盒体的一侧安装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输出轴朝上且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环的外周相互啮合。
[0005]优选的,所述驱动盒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盒体的内腔底部转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且通过齿轮组与驱动轴的中部传动连接,驱动轴的两端延伸至驱动盒体的外部且与滚轮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齿环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块,中间块的外周安装有四个呈十字对称分布的支板,支板的另一端与齿环的内壁固定连接,中间块的中部螺纹套接有丝杠,基板的内部安装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输出轴朝下且与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连接杆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板滑动套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中间块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丝杠相适配的螺纹孔,中间块的底端中部开设有套孔,转动管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孔内,丝杠与螺纹孔螺纹套接,丝杠的底端延伸至转动管的内部且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转动管的内壁不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支板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活动孔,连接杆的底端穿过活动孔且安装有挡块,连接杆与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两个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分别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以及驱动轴上,且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双轮卧式舵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一)通过驱动盒体内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驱动驱动轴转动,使得驱动轴带动两个滚轮随之转动,以便实现该舵轮的前进移动,再通过转向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轮能够沿着齿环的外沿啮合转动,同时带动驱动盒体和转动管随之转动,以便该舵轮的转向,通过双轮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该舵轮的承载能力,而且双轮均设置在驱动盒体的外部,以便拆装和后期维护;
[0012](二)通过基板内电动马达带动丝杠转动,使得中间块能够沿着丝杠进行移动,中间块带动支板沿着连接杆滑动,从而实现齿环的升降,以便调节齿环的高度,从而提高滚轮的高度,方便实际调节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驱动盒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基板和齿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齿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基板;2、连接杆;3、齿环;4、转动管;5、驱动盒体;51、驱动电机;52、驱动轴;53、齿轮组;6、滚轮;7、转向电机;8、齿轮;9、中间块;10、支板;11、电动马达;12、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底部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齿环3,齿环3的底端中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4,转动管4的另一端朝下且安装有驱动盒体5,驱动盒体5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设置有滚轮6,驱动盒体5的一侧安装有转向电机7,转向电机7的输出轴朝上且安装有齿轮8,齿轮8与齿环3的外周相互啮合,驱动盒体5的内腔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1,驱动盒体5的内腔底部转动设置有驱动轴52,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朝下且通过齿轮组53与驱动轴52的中部传动连接,齿轮组53包括两个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分别安装在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以及驱动轴52上,且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驱动轴52的两端延伸至驱动盒体5的外部且与滚轮6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盒体5内驱动电机51和齿轮组53驱动驱动轴52转动,使得驱动轴52带动两个滚轮6随之转动,以便实现该舵轮的前进移动,再通过转向电机7带动齿轮8转动,使得齿轮8能够沿着齿环3的外沿啮合转动,同时带动驱动盒体5和转动管4随之转动,以便该舵轮的转向,通过双轮结构设计,能够提高该舵轮的承载能力,而且双轮均设置在驱动盒体5的外部,以便拆装和后期维护,齿环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块9,中间块9的外周安装有四个呈十字对称分布的支板10,支板10的另一端与齿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中间块9的中部螺纹套接有丝杠12,基板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马达11,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朝下且与丝杠12的顶端固定连接,中间块9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丝杠12相适配的螺纹孔,中间块9的底端中部开设有套孔,转动管4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套孔内,丝杠12与螺纹孔螺纹套接,丝杠12的底端延伸至转动管4的内部且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转动
管4的内壁不接触,连接杆2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连接杆2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板10滑动套接支板10的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2相适配的活动孔,连接杆2的底端穿过活动孔且安装有挡块,连接杆2与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电动马达11带动丝杠12转动,使得中间块9能够沿着丝杠12进行移动,中间块9带动支板10沿着连接杆2滑动,从而实现齿环3的升降,以便调节齿环3的高度,从而提高滚轮6的高度,方便实际调节使用。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部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齿环(3),齿环(3)的底端中部转动套接有转动管(4),转动管(4)的另一端朝下且安装有驱动盒体(5),驱动盒体(5)的正面和背面均转动设置有滚轮(6),驱动盒体(5)的一侧安装有转向电机(7),转向电机(7)的输出轴朝上且安装有齿轮(8),齿轮(8)与齿环(3)的外周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体(5)的内腔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1),驱动盒体(5)的内腔底部转动设置有驱动轴(52),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朝下且通过齿轮组(53)与驱动轴(52)的中部传动连接,驱动轴(52)的两端延伸至驱动盒体(5)的外部且与滚轮(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卧式舵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3)的中部设置有中间块(9),中间块(9)的外周安装有四个呈十字对称分布的支板(10),支板(10)的另一端与齿环(3)的内壁固定连接,中间块(9)的中部螺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智轮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