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燃料电池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391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燃料电池车,悬置系统包括动力总成、电堆承载板、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电机连接;所述电堆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上方;所述左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左侧车身和电堆承载板连接;所述右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右侧车身和电堆承载板连接;所述后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减速器和副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左右悬置固定于电堆承载板上,避免电机壳体的冗余设计;对动力系统进行悬置布置,最大可能的实现了布置空间的优化及性能达成代价最小化;充分考虑了整体方案的有效性、布局结构的紧凑性、安装关系的合理性。安装关系的合理性。安装关系的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燃料电池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燃料电池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汽车新能源产业布局的深化,汽车的动力供给系统迈向了纯电动/混合动力时代,有别于传统内燃机,这给动力总成系统悬置的设计和布置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
[0003]由于电机区别于内燃机的扭矩输出等特性,对动力总成系统的支撑、隔振、对整车声品质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的动力总成系统布局方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一种能够切实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对新型动力总成系统进行合理匹配的方案。
[0004]目前开发的带有电堆的燃料电池动力总成,较之传统的以内燃机为驱动源的动力总成,差别在于采用集成了电池电堆、电机、主减速器于一体的动力总成系统替代了原有的发动机与变速箱。由于电机扭矩较燃油发动机更高,原有悬置系统的支撑能力和隔振能力不足以满足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一个成型的方案来改善这样一种局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燃料电池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
[0007]左侧车身、右侧车身和副车架;
[0008]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电机连接;
[0009]电堆承载板,所述电堆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上方;
[0010]左悬置总成,所述左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左侧车身和电堆承载板连接;
[0011]右悬置总成,所述右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右侧车身和电堆承载板连接;
[0012]后悬置总成,所述后悬置总成分别与所述减速器和副车架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堆承载板为具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底板的U型结构,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左悬置总成包括第一主动端和第一被动端,所述第一主动端与第一被动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端过孔和第一被动端过孔;所述左侧壁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左侧壁螺纹孔,所述左侧车身设置有左车身螺纹孔;所述第一主动端由穿过所述第一主动端过孔并旋入所述左侧壁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电堆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被动端由穿过所述第一被动端过孔并旋入所述左车身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左侧车身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左悬置总成为橡胶材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右悬置总成包括第二主动端和第二被动端,所述第二主动端与第
二被动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主动端过孔和第二被动端过孔;所述右侧壁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右侧壁螺纹孔,所述右侧车身设置有右车身螺纹孔;所述第二主动端由穿过所述第二主动端过孔并旋入所述右侧壁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电堆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被动端由穿过所述第二被动端过孔并旋入所述右车身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右侧车身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右悬置总成为橡胶材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后悬置和后悬置支架,所述后悬置具有第三主动端和第三被动端,所述后悬置支架具有支架固定端和支架连接耳;所述副车架设置有副车架螺纹孔,所述第三被动端设置有第三被动端过孔,所述后悬置由穿过第三被动端过孔并旋入所述副车架螺纹孔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三主动端与所述支架连接耳铰接,所述支架固定端设置有支架过孔,所述减速器设置有减速器螺纹孔,所述后悬置支架由穿过所述支架过孔并旋入所述减速器螺纹孔的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器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设置有后悬置衬套,所述第三主动端设置有穿设孔,所述后悬置衬套压装在所述穿设孔内,所述后悬置衬套内固定安装有铰轴,所述支架连接耳设置有连接耳过孔,所述铰轴穿设于所述连接耳过孔内,使所述后悬置和后悬置支架铰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衬套设置有橡胶撞块,所述橡胶撞块设置有缓冲筋,所述橡胶撞块设置于后悬置衬套与所述支架连接耳之间。
[002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左右悬置固定于电堆承载板上,避免电机壳体的冗余设计;对动力系统进行悬置布置,最大可能的实现了布置空间的优化及性能达成代价最小化;充分考虑了整体方案的有效性、布局结构的紧凑性、安装关系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总成与电堆承载板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右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悬置总成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悬置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悬置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悬置总成与动力总成结构连接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橡胶撞块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左侧车身、右侧车身和副车架结构连接示意图;
[0033]图中:100、动力总成;200、电堆承载板;300、左悬置总成;400、右悬置总成;500、后悬置总成;600、左侧车身;700、右侧车身;800、副车架;110、电机;120、减速器;210、左侧壁;220、右侧壁;230、底板;310、第一主动端;320、第一被动端;410、第二主动端;420、第二被动端;510、后悬置;520、后悬置支架;610、左车身螺纹孔;710、右车身螺纹孔;810、副车架螺纹孔;121、减速器螺纹孔;211、左侧壁螺纹孔;221、右侧壁螺纹孔;311、第一主动端过孔;321、
第一被动端过孔;411、第二主动端过孔;421、第二被动端过孔;511、第三主动端;512、第三被动端;513、后悬置衬套;521、支架固定端;522、支架连接耳;5111、穿设孔;5121、第三被动端过孔;5131、橡胶撞块;5211、支架过孔;5221、连接耳过孔;51311、缓冲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车身(600)、右侧车身(700)和副车架(800);动力总成(100),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110)和减速器(120),所述减速器(120)与电机(110)连接;电堆承载板(200),所述电堆承载板(200)设置于所述电机(110)与减速器(120)上方;左悬置总成(300),所述左悬置总成(300)分别与所述左侧车身(600)和电堆承载板(200)连接;右悬置总成(400),所述右悬置总成(400)分别与所述右侧车身(700)和电堆承载板(200)连接;后悬置总成(500),所述后悬置总成(500)分别与所述减速器(120)和副车架(8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承载板(200)为具有左侧壁(210)、右侧壁(220)和底板(230)的U型结构,所述左侧壁(210)和右侧壁(220)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底板(23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总成(300)包括第一主动端(310)和第一被动端(320),所述第一主动端(310)与第一被动端(320)分别设置有第一主动端过孔(311)和第一被动端过孔(321);所述左侧壁(210)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左侧壁螺纹孔(211),所述左侧车身(600)设置有左车身螺纹孔(610);所述第一主动端(310)由穿过所述第一主动端过孔(311)并旋入所述左侧壁螺纹孔(211)的螺栓与所述电堆承载板(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被动端(320)由穿过所述第一被动端过孔(321)并旋入所述左车身螺纹孔(610)的螺栓与所述左侧车身(60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总成(300)为橡胶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悬置总成(400)包括第二主动端(410)和第二被动端(420),所述第二主动端(410)与第二被动端(420)分别设置有第二主动端过孔(411)和第二被动端过孔(421);所述右侧壁(220)的顶部端面设置有右侧壁螺纹孔(221),所述右侧车身(700)设置有右车身螺纹孔(7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哲李明徽李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