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建龙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79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包括循环流化床体、原料斗、底渣斗、输渣管和燃烧室;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渣管对底渣斗排出的底渣进行输送,然后通过气泵将空气注入输渣管的内部,然后通过导热板利用底渣携带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设置的第二绞龙片为空气进行导流,增加了空气在输渣管内停留的时间,然后通过输气管将输渣管内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原料斗内对原料进行预热处理,从而使预热后的原料在燃烧室内可以进行更充分燃烧,增加了原料的燃烧效果,进而提高了底渣热能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热能资源被浪费。浪费。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再利用
,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和循环回炉两大部分,与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最大区别是运行风速高,强化了燃烧和脱硫等非均相反应过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时产生的一种固体废料。
[0003]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使用时,通常是直接将料斗内的颗粒原料投入燃烧室内进行燃烧处理,由于原料自身通常为常温状态,从而影响了燃烧效果,且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进行生产作业时,会产生大量底渣,而底渣在排出时通常处于高温状态,携带有大量的热能,若底渣直接进行排放,将会导致热能资源被浪费,为此,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包括循环流化床体、原料斗、底渣斗、输渣管和燃烧室;
[0006]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气泵、导热板、轴杆、第一绞龙片、第二绞龙片、输气管和排气底罩;
[0007]所述循环流化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原料斗,所述原料斗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底罩,所述循环流化床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渣斗,所述底渣斗的底部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底部连通有输渣管,所述输渣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输渣管的外侧壁一侧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排气口连通于输渣管的外侧壁,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绞龙片,所述第二绞龙片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输渣管的内侧壁,所述输渣管的外侧壁一侧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贯穿原料斗的内侧壁且连通于排气底罩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渣管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输渣管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绞龙片,所述输渣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循环流化床体的内侧壁一侧设有燃烧室,所述原料斗的一端贯穿循环流化床体的内侧壁且连通于燃烧室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渣斗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中部安装有触控屏。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控箱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气底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板。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触控屏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气泵、电磁阀和减速电机的电性输入端。
[0015]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输渣管对底渣斗排出的底渣进行输送,然后通过气泵将空气注入输渣管的内部,然后通过导热板利用底渣携带的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通过设置的第二绞龙片为空气进行导流,增加了空气在输渣管内停留的时间,然后通过输气管将输渣管内加热后的空气输送至原料斗内对原料进行预热处理,从而使预热后的原料在燃烧室内可以进行更充分燃烧,增加了原料的燃烧效果,进而提高了底渣热能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热能资源被浪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底渣斗和输渣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电控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2、余热回收机构;101、循环流化床体;102、原料斗;103、底渣斗;104、输渣管;105、燃烧室;201、气泵;202、导热板;203、轴杆;204、第一绞龙片;205、第二绞龙片;206、输气管;207、排气底罩;41、滤板;42、电磁阀;43、电控箱;44、触控屏;45、PLC控制器;46、继电器;47、减速电机;48、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1,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1包括循环流化床体101、原料斗102、底渣斗103、输渣管104和燃烧室105;
[0025]余热回收机构2,余热回收机构2包括气泵201、导热板202、轴杆203、第一绞龙片204、第二绞龙片205、输气管206和排气底罩207;
[0026]循环流化床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原料斗102,原料斗102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底罩207,循环流化床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渣斗103,底渣斗103的底部连通有电磁阀42,电磁阀42的底部连通有输渣管104,输渣管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02,输渣管104的外侧壁一侧设有气泵201,气泵201的排气口连通于输渣管104的外侧壁,轴杆20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绞龙片205,第二绞龙片20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输渣管104的内侧壁,输渣管104的外侧壁一侧连通有输气管206,输气管206的一端贯穿原料斗102的内侧壁且连通于排气底罩207的内部。
[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渣管104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47,减速电机47的输出轴贯穿输渣管104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203,轴杆20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绞龙片204,输渣管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板48;通过减速电机47的输出轴带动轴杆203转动,转动的轴杆203带动第一绞龙片204对输渣管104内的底渣进行输送。
[00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循环流化床体101的内侧壁一侧设有燃烧室105,原料斗102的一端贯穿循环流化床体101的内侧壁且连通于燃烧室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1),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组件(1)包括循环流化床体(101)、原料斗(102)、底渣斗(103)、输渣管(104)和燃烧室(105);余热回收机构(2),所述余热回收机构(2)包括气泵(201)、导热板(202)、轴杆(203)、第一绞龙片(204)、第二绞龙片(205)、输气管(206)和排气底罩(207);所述循环流化床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原料斗(102),所述原料斗(102)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底罩(207),所述循环流化床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渣斗(103),所述底渣斗(103)的底部连通有电磁阀(42),所述电磁阀(42)的底部连通有输渣管(104),所述输渣管(10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热板(202),所述输渣管(104)的外侧壁一侧设有气泵(201),所述气泵(201)的排气口连通于输渣管(104)的外侧壁,所述轴杆(20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绞龙片(205),所述第二绞龙片(20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于输渣管(104)的内侧壁,所述输渣管(104)的外侧壁一侧连通有输气管(206),所述输气管(206)的一端贯穿原料斗(102)的内侧壁且连通于排气底罩(20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渣管(104)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47),所述减速电机(47)的输出轴贯穿输渣管(104)的内侧壁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郭建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