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穿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64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穿模装置,包括上穿导管,下穿导管和可移动胶条,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中间均开有胶条滑动槽,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可移动胶条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胶条滑动槽截面为四分之一圆,两个所述胶条滑动槽拼接后截面为半圆形,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半径大于所述可移动胶条半径,所述胶条滑动槽和所述可移动胶条半径一致,所述胶条滑动槽圆心位置与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圆心位置一致,所述可移动胶条插入所述胶条滑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可移动胶条,解决多股软导体小截面穿模芯时,因导体软,通过距离长,模芯与导体间隙小,穿线困难的问题。穿线困难的问题。穿线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穿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穿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软导体穿模是电线电缆挤制高分子绝缘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穿模的效率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要按工艺要求选用最适合的模具进行生产,特别是对于小规格的软导体选模,选择模芯孔较小的模具,有利于控制绝缘层的偏心度和绝缘厚度的稳定性。但选择模芯孔,导体不容易穿过模具,耗费穿模时间、影响工作效率。选模过大,线芯在模芯内摆动、跳动,容易造成偏心,挤出过程中容易回料,继而影响电线电缆外观,甚至导致断线。
[0003]由于多芯软电缆导体有多根小直径单丝组成,端头单丝容易散开,并且导体特别柔软容易弯曲,松散的导体实际外径比模孔还大,穿模时不容易穿过,经常出现穿模穿不过去,或者是头端导体穿过了,但是又有一两根单丝卡在内模孔中形成堆积,造成穿模失败。根据观察发现,单穿模这道工序要浪费3

5m电缆的导体,耗费较长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112947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多芯软导体的穿模结构,包括由多根铜丝铰合而成的导体,导体具有先从模芯穿出的头端,所述导体头端沿轴向方向分别在不同长度位置对不同的铜丝剪短形成阶梯状构,使得导体头端的单根铜丝错位排列,且形成尖锥形头端,导体的头端至少在两个不同位置剪短,形成至少两个不同位置的阶梯面;本技术便于从模芯中穿出,提高穿模效率,节省损耗。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穿模速度,但是无法保证导体在模芯中均匀水平穿过,因此设计一种节约工时,降低损耗且能确保导体水平方向均匀穿过模芯的穿模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小截面多股软导体穿模芯困难、工时浪费问题,降低生产不必要环节制造损耗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穿模装置,包括上穿导管,下穿导管和可移动胶条,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中间均开有胶条滑动槽,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可移动胶条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胶条滑动槽截面为四分之一圆,两个所述胶条滑动槽拼接后截面为半圆形,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半径大于所述可移动胶条半径,所述胶条滑动槽和所述可移动胶条半径一致,所述胶条滑动槽圆心位置与所述上穿导管和所述下穿导管圆心位置一致,所述可移动胶条插入所述胶条滑动槽。
[0007]较优的,所述可移动胶条包括导体孔,导体穿过所述导体孔,所述导体孔大小和导体适配,所述导体孔位于所述可移动胶条轴心位置。
[0008]较优的,所述上穿导管顶端位置包括上端头,所述下穿导管顶端位置包括下端头,所述上端头与所述下端头结合后呈锥形。
[0009]较优的,所述上端头和所述下端头之间包括导体移动通道,所述导体移动通道直径大小和导体横截面直径一致。
[0010]较优的,还包括四个个上卡扣和四个下卡扣,所述上卡扣为所述上穿导管下表面的凸出圆柱体,所述下卡扣的内直径与所述上卡扣外直径一致的圆柱体,所述下卡扣为所述下穿导管上表面凹进去的圆柱体,所述上卡扣位于所述上穿导管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下卡扣位于所述下穿导管上与所述上卡扣相对应的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增加可移动胶条,使得导体在穿模前就能维持水平方向的稳定,确保在穿模过程中不会变形,且在换导体、中途出现故障断线需要穿模时,不需要拆下模芯再调偏心同心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损耗,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带有可移动胶条一侧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不带可移动胶条的一侧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0017]图中,1.导体移动通道,2.上穿导管,3.可移动胶条,4.上卡扣,5.下穿导管,6.上端头,7.下端头,8.导体孔,9.胶条滑动槽,10.下卡扣,11.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考图1

3,一种快速穿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穿导管2,下穿导管5和可移动胶条3,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中间均开有胶条滑动槽9,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可移动胶条3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胶条滑动槽9截面为四分之一圆,两个所述胶条滑动槽9拼接后截面为半圆形,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半径大于所述可移动胶条3半径,所述胶条滑动槽9和所述可移动胶条3半径一致,所述胶条滑动槽9圆心位置与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圆心位置一致,所述可移动胶条3插入所述胶条滑动槽9;可移动胶条3可来回移动推进或退回通道中导体11,方便工作中换导体11,中途出现故障断线需要穿模时,不需要拆下模芯再调偏心同心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损耗,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0020]所述可移动胶条3包括导体孔8,导体11穿过所述导体孔8,所述导体孔8大小和导体11适配,所述导体孔8位于所述可移动胶条3轴心位置;能保证导体保持水平方向输送,且导体11孔能更好的保证导体11前后的粗细均匀,减少导体11因粗细不均匀或者导体11太软导致进入模芯后难以穿过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导体11损耗。
[0021]所述上穿导管2顶端位置包括上端头6,所述下穿导管5顶端位置包括下端头7,所述上端头6与所述下端头7结合后呈锥形;锥形特别适用于多股软导体11通过较小模孔的穿模,操作更加方便,提高穿模效率,节省损耗。
[0022]所述上端头6和所述下端头7之间包括导体移动通道1,所述导体移动通道1直径大小和导体11横截面直径一致;导体移动通道1能确保导体11顺利进入模芯,一样的直径能防止导体11在穿模装置中偏离轴心位置,大大提高穿模成功率。
[0023]还包括四个个上卡扣4和四个下卡扣10,所述上卡扣4为所述上穿导管2下表面的凸出圆柱体,所述下卡扣10的内直径与所述上卡扣4外直径一致的圆柱体,所述下卡扣10为所述下穿导管5上表面凹进去的圆柱体,所述上卡扣4位于所述上穿导管2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下卡扣10位于所述下穿导管5上与所述上卡扣4相对应的位置;卡扣能方便拆卸,能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材料损耗,方便更换导体11,拆下后可以更直观的观察装置内部导体11的状况,保证导体11在进入模芯时是水平方向且完整的。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穿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穿导管(2),下穿导管(5)和可移动胶条(3),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中间均开有胶条滑动槽(9),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可移动胶条(3)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胶条滑动槽(9)截面为四分之一圆,两个所述胶条滑动槽(9)拼接后截面为半圆形,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半径大于所述可移动胶条(3)半径,所述胶条滑动槽(9)和所述可移动胶条(3)半径一致,所述胶条滑动槽(9)圆心位置与所述上穿导管(2)和所述下穿导管(5)圆心位置一致,所述可移动胶条(3)插入所述胶条滑动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穿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胶条(3)包括导体孔(8),导体(11)穿过所述导体孔(8),所述导体孔(8)大小和导体(11)适配,所述导体孔(8)位于所述可移动胶条(3)轴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民李华锋赵京成赵航王江坤
申请(专利权)人:乐庭电线工业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