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介质载体、供电主体及电子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44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介质载体、供电主体及电子雾化器,雾化介质载体包括雾化单元及第一电极,雾化单元的发热丝上设置有雾化介质,且每一第一电极对应与至少一发热丝电性连接,各个第一电极之间绝缘设置,当只导通一个或部分第一电极时,以使与导通的第一电极连接发热丝通电发热,并加热导通的发热丝上的雾化介质,产生雾气。下次导通时,导通没有导通过的一个或部分第一电极。将每个发热丝上均设置于雾化介质,且各个第一电极连接有不同的发热丝,通过导通不同的第一电极而实现导通不同的发热丝加热对应的雾化介质,保证了雾化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烧焦的可能性,且避免远离发热丝的雾化介质不能被有效雾化的问题。的雾化介质不能被有效雾化的问题。的雾化介质不能被有效雾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介质载体、供电主体及电子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结构
,特别是涉及雾化介质载体、供电主体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加热不燃烧的电子雾化装置是利用加热源对雾化介质等进行加热,但不使其燃烧的新型电子雾化装置。但是,加热不燃烧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加热温度相对较低,使得雾化介质中的成分难以完全释放,导致每口间感官质量一致性差、口感有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证雾化均匀性的雾化介质载体、供电主体及电子雾化器。
[0004]一种雾化介质载体,所述雾化介质载体包括雾化单元及第一电极,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发热丝及雾化介质,所述雾化介质设置于所述发热丝上,所述雾化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对应与至少一所述发热丝电性连接,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绝缘设置。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还包括第二电极,一所述发热丝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介质载体包括: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包括发热丝及雾化介质,所述雾化介质设置于所述发热丝上,所述雾化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及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对应与至少一所述发热丝电性连接,各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绝缘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极,一所述发热丝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一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为一个,全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上;或所述第二电极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数量相一致,连接于一所述第一电极上的所述发热丝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二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介质载体包括隔离带;其中,所述隔离带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周侧,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围绕所述隔离带分隔设置;或者各个所述第一电极排列设置于所述隔离带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隔离带背向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或者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上均设置有所述隔离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均设置于同一安装平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电极部及与所述电极部相连接的引接部,所述发热丝连接于所述电极部,所述引接部远离所述电极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平面上,且所述引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设置有隔离带;或者各个所述雾化单元沿所述发热丝的径向方向排列设置,各个所述第一电极均设置于同一安装平面上,且位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安装平面相对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发热丝的另一端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上均连接有一第一插接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上连接有第二插接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介质载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雾化单元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或者所述雾化介质载体还包括保护件,各个所述雾化单元之间填充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雅黄日升范农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