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形成装置及气道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形成装置及气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气溶胶形成装置,气道通常是固定安装于该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外壳中,该气道清洁比较繁琐,且不容易清洗干净,残余的雾化介质会导致抽吸口感变差,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形成装置及气道组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道组件,包括气道管;所述气道管可插拔设置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外壳中,其中,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基体的腔体,所述气道管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贯通设置,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管在外力作用下,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管的所述第二端较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腔体,所述第一端在外力作用下可从所述外壳弹出设置。r/>[0007]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道管(21);所述气道管(21)可插拔设置于气溶胶形成装置的外壳(10)中,其中,所述气溶胶形成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基体(200)的腔体(41),所述气道管(21)包括第一端(21a)以及第二端(21b),所述第一端(21a)与第二端(21b)贯通设置,所述第一端(21a)与第二端(21b)之间形成气流通道(210),所述气流通道(210)与所述腔体(4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21)在外力作用下,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外壳(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21)的所述第二端(21b)较所述第一端(21a)靠近所述腔体(41),所述第一端(21a)在外力作用下可从所述外壳(10)弹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件还包括按压结构(24)以及弹出机构(22);所述按压结构(24)设置于所述气道管(21)的所述第一端(21a),且与所述弹出机构(22)配合,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结构(24)并在所述弹出机构(22)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端(21a)从所述外壳(10)弹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组件还包括弹出机构(22)以及限位结构(23);所述限位结构(23)设置于所述气道管(21)上,并通过所述弹出机构(22)带动限制所述气道管(21)弹出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23)包括可转动的限位滑块(231)、以及限位轴(232);所述限位滑块(231)套设于所述气道管(21)上,且通过与所述弹出机构(22)的配合沿所述气道管(21)的轴向移动设置,所述限位滑块(231)上设置有滑槽(2311);所述滑槽(2311)沿所述限位滑块(231)的周向设置;所述限位轴(232)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10)中且可伸入所述滑槽(2311)中与所述滑槽(2311)配合做相对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11)弯折设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位置(231a)、第二位置(231b)以及第三位置(231c);其中,所述第二位置(231b)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位置(231a)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所述第三位置(231c)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位置(231a)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当所述限位轴(2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231a)时,所述气道管(21)处于正常状态;当所述限位轴(23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231b)时,所述气道管(21)处于按压状态;当所述限位轴(232)处于所述第三位置(231c)时,所述气道管(21)处于拔出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11)包括第一槽道(2312),所述第一位置(231a)位于所述第一槽道(2312)的一端,所述第二位置(231b)位于所述第一槽道(231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槽道(2312)朝远离所述弹出机构(22)方向倾斜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11)还包括第二槽道(2313),所述第二槽道(2313)朝靠近所述弹出机构(22)方向倾斜,且设置于所述第二位置(231b)以及所述第三位置(231c)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311)包括第四位置(231d);所述第四位置(231d)设置于所述第三位置(231c)远离所述第二位置(231b)的一侧,且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位置(231c)到所述弹出机构(22)的距离;当所述限位轴(232)处于所述第四位置(231d)时,所述气道管(21)处于插设状态;所述第四位置(231d)与所述第三位置(231c)之间设置有第三槽道(2314),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