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427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搬运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包括支撑柱、轨道以及固定块,支撑柱的上侧有主梁,主梁的一侧有横梁,横梁的内侧设置有搬运机构,搬运机构包括有一号载重小车,一号载重小车的下侧有一号连接柱,轨道的内侧有二号载重小车,二号载重小车的下侧有二号连接柱,连接板的下侧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下侧有T型臂,固定块的下侧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内侧有电动智能平衡吊,电动智能平衡吊的下侧有伸缩杆,连接座的下侧有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通过一号载重小车、二号载重小车以及电动智能平衡吊,扩大了物料搬运的方向范围,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产品结构紧凑,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比较实用。比较实用。比较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搬运系统
,具体为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料搬运系统(Material Handling System,MHS)是指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和装置。物料搬运系统用于一个过程或逻辑动作系统中,协调、合理地对物料进行移动、储存或控制。能进行物料搬运系统和设备、容器的设计、布置。
[0003]但是现有的搬运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搬运系统运动方向较单一,一般只能往一个方向进行搬运,其次,现有的搬运系统不便于无聊的起升,为此,我们提出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具备扩大搬运方向范围以及便于提升需要搬运的物料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包括支撑柱、轨道以及固定块,所述支撑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梁,所述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内侧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有一号载重小车,所述一号载重小车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柱,所述轨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载重小车,所述二号载重小车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柱,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下侧活动连接有T型臂,所述固定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电动智能平衡吊,所述电动智能平衡吊的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侧活动连接有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
[0007]所述主梁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
[0008]所述一号载重小车与横梁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一号载重小车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一号连接柱与轨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轨道与横梁之间通过一号载重小车、一号连接柱滑动连接。
[0009]所述二号载重小车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二号连接柱与固定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连接板与轨道之间通过二号载重小车、二号连接柱滑动连接。
[0010]所述T型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叉拖装置,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
[0011]所述电动智能平衡吊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拉簧,且拉簧与连接座之间也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位于拉簧的内侧。
[0012]有益效果:
[0013]该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通过一号载重小车、二号载重小车以及电动智能平衡吊,使一号载重小车运行,可使轨道进行横向移动,再通过二号载重小车运行,可使T型臂在轨
道上进行纵向移动,这样扩大了物料搬运的方向范围,其次采用电动平衡提升方式,可以实现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随动操控方式或者工件悬浮操控方式,无重力感地对工件进行轻松起升和搬运,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搬运以及精确定位和装配地场合,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产品结构紧凑,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适用于车间操作,普通工业环境使用,比较实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侧剖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8]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中C的放大图。
[0021]图中:1、支撑柱;2、主梁;3、横梁;4、轨道;5、一号载重小车;6、一号连接柱;7、连接板;8、二号载重小车;9、二号连接柱;10、旋转机构;11、T型臂;12、叉拖装置;13、固定块;14、安装座;15、电动智能平衡吊;16、伸缩杆;17、拉簧;18、连接座;19、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出的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包括支撑柱1、轨道4以及固定块13,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梁2,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3,横梁3的内侧设置有搬运机构,搬运机构包括有一号载重小车5,一号载重小车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柱6,轨道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载重小车8,二号载重小车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柱9,固定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10,旋转机构10的下侧活动连接有T型臂11,固定块1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电动智能平衡吊15,电动智能平衡吊15的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的下侧活动连接有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19。
[0025]主梁2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横梁3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
[0026]轨道4和横梁3均采用精密成型的铝轨,轨道4截面采用镂空型腔型式,强度高、钢性好且有效降低自重。轨道4表面阳极氧化处理,使用寿命长且耐腐蚀。由于轨道4为精密挤压成型,因此轨道4外形尺寸精度极高,确保对接处无缝隙无台阶。移动主梁2采用双梁形式。一号载重小车5与二号载重小车8的主结构为铝制,滑轮采用PA材质,确保与铝合金材料匹配最优。滑轮采用上下两层高度设计,确保滑行的平稳性。一号载重小车5与二号载重小车8末端安装有橡胶缓冲块,在一号载重小车5与二号载重小车8运动到末端时起到缓冲作
用。一号载重小车5与二号载重小车8横行和主梁2纵行方向安装有气动刹车,与T型臂11气动旋转刹车合并控制。拍下按钮可以对横行和纵行方向制动。
[0027]一号载重小车5与横梁3之间为活动连接,且一号载重小车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一号连接柱6与轨道4之间为固定连接,轨道4与横梁3之间通过一号载重小车5、一号连接柱6滑动连接。
[0028]二号载重小车8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二号连接柱9与固定块13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块13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连接板7与轨道4之间通过二号载重小车8、二号连接柱9滑动连接。
[0029]T型臂1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叉拖装置12,安装座14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
[0030]T型臂11内部的提升轴本体采用铝合金轨道4,顶部采用铝合金型材框架结构,与轨道4系统内的一号载重小车5连接,顶部安装有旋转机构10,可以实现约0

300度旋转。顶部安装有刹车片以及气动刹车,该气动刹车为常闭设计,由特制的单作用气缸驱动。一旦断气即由弹簧作用制动。刹车由固定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包括支撑柱(1)、轨道(4)以及固定块(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主梁(2),所述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的内侧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有一号载重小车(5),所述一号载重小车(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柱(6),所述轨道(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二号载重小车(8),所述二号载重小车(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柱(9),所述固定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10),所述旋转机构(10)的下侧活动连接有T型臂(11),所述固定块(1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电动智能平衡吊(15),所述电动智能平衡吊(15)的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下侧活动连接有电子智能伺服控制手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臂助力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横梁(3)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铮李戬代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