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982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包括无菌不透气袋,所述无菌不透气袋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上打有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
,具体涉及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CN104956918B一种食用菌菌棒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比较先进的食用菌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的灭菌、冷却、接种与装袋;菌棒的发菌培养;菌棒的转色管理;以及香菇的催蕾出菇、采收与转潮管理。上述提供的食用菌菌棒的制备方法不易坏袋,灭菌彻底,灭菌和冷却时间短,菌种分布均匀,出菇周期短。上述工艺需要先无菌接种再装袋,然后进行发菌出菇管理,但是此种工艺所装的袋多为透气袋,中国专利CN211983005U公开了一种透氧食用菌栽培袋,包括栽培袋体和卡接设置在所述栽培袋体一端或两端的封口,所述栽培袋体上平均分布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孔径大小为5

15μm,孔密度为2

10个孔/cm2,本技术采用透氧食用菌栽培袋,提高了菌棒的透氧性,且可有效防止虫、杂菌等污染,菌丝10天左右就能布满栽培袋体,大大提高菌棒的出菇率,采用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采用自封口形式,省去用结扎物结扎的手续,提高了效率,可有效防止由于结扎不严造成的污染。
[0003]但是目前传统的多采用不透气的普通栽培袋制作食用菌菌棒,不透气就会导致没有氧气无法出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透气的采用不透气的普通栽培袋制作的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包括无菌不透气袋,所述无菌不透气袋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上打有5

8个透气孔,每个所述透气孔上贴防水透气膜。
[0007]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5

1cm。
[0008]优选的,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在无菌不透气袋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无菌不透气袋上打有6个透气孔。
[0010]优选的,所述无菌不透气袋两侧分别设置有3个透气孔。
[0011]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膜的直径大于透气孔的直径,防水透气膜全面覆盖透气孔。
[0012]优选的,所述无菌不透气袋的两端或一端扎紧后形成扎口。
[0013]优选的,食用菌菌棒的尺寸为直径10CM*长45CM。
[0014]所述防水透气膜透气(汽)隔水(液、菌、尘),防水透气膜的静水压至少在1.5米以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使用方便,能够利用传统的普通栽培袋制作,在透气孔上贴防水透气
膜,利用防水透气膜的透气但是不透水、不透细菌的特性,达到无菌送氧的目的。本技术无菌不透气袋两侧分别设置有3个透气孔,经过试验研究发现此种结构能够满足食用菌菌棒的氧气需求,且不会因为打孔降低食用菌菌棒的强度。设置5

8个透气孔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量。本技术无菌不透气袋的两端或一端扎紧后用防水透气膜粘贴封口,避免没有扎紧漏气,细菌进入到无菌不透气袋袋体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没有贴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贴透气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贴透气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贴透气膜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贴透气膜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1

无菌不透气袋,2

透气孔,3

防水透气膜,4

扎口,5

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包括无菌不透气袋1,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上打有6个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两侧分别设置有3个透气孔2,所述透气孔2的直径为0.5

1cm,每个所述透气孔2上贴防水透气膜3,所述防水透气膜3的直径大于透气孔2的直径,防水透气膜3全面覆盖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的两端扎紧后形成扎口4,所述扎口4用防水透气膜3粘贴形成封口5。食用菌菌棒的尺寸为直径10CM*长45CM。所述防水透气膜透气(汽)隔水(液、菌、尘),防水透气膜的静水压至少在1.5米以上。
[0025]制作过程为:
[0026]将无菌不透气袋1的一端扎紧,形成扎口4,然后在无菌环境中向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充食用菌培养料,填满后,将无菌不透气袋1的另一端扎紧,形成另一个扎口4,然后在无菌不透气袋1的两侧分别打3个透气孔2,再在6个透气孔2上分别贴上防水透气膜3,最后在两个扎口分别贴上防水透气膜3,形成2个封口。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3所示,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包括无菌不透气袋1,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上打有8个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两侧分别设置有4个透气孔2,所述透气孔2的直径为0.5

1cm,每个所述透气孔2上贴防水透气膜3,所述防水透气膜3的直径大于透气孔2的直径,防水透气膜3全面覆盖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的一端扎紧后形成扎口4,所述扎口4用防水透气膜3粘贴形成封口5。食用菌菌棒的尺寸为直径10CM*长45CM。所述防水透气膜透气(汽)隔水(液、菌、尘),防水透气膜的静水压至少在1.5米以上。
[0029]制作过程为:
[0030]在无菌环境中向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充食用菌培养料,填满后,将无菌不透气袋1的另一端扎紧,形成一个扎口4,然后在无菌不透气袋1的两侧分别打4个透气孔2,再在8个
透气孔2上分别贴上防水透气膜3,最后在扎口贴上防水透气膜3,形成1个封口。
[0031]实施例3
[0032]如图4

5所示,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包括无菌不透气袋1,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上打有5个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一侧设置有2个透气孔2,另一侧设置有3个透气孔2,所述透气孔2的直径为0.5

1cm,每个所述透气孔2上贴防水透气膜3,所述防水透气膜3的直径大于透气孔2的直径,防水透气膜3全面覆盖透气孔2。所述无菌不透气袋1的一端扎紧后形成扎口4,所述扎口4用防水透气膜3粘贴形成封口5。食用菌菌棒的尺寸为直径10CM*长45CM。所述防水透气膜透气(汽)隔水(液、菌、尘),防水透气膜的静水压至少在1.5米以上。
[0033]制作过程为:
[0034]在无菌环境中向无菌不透气袋1内填充食用菌培养料,填满后,将无菌不透气袋1的另一端扎紧,形成一个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不透气袋,所述无菌不透气袋内填满接种后的食用菌培养料,所述无菌不透气袋上打有5

8个透气孔,每个所述透气孔上贴防水透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5

1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打孔食用菌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在无菌不透气袋两侧。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杰赵清肖嘉坤肖俊培
申请(专利权)人:翔天菌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