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28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包括引导轮体、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引导轮轴和耐磨圈,引导轮轴包括空心轴体、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空心轴体为无缝钢管,空心轴体两端外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相适配凹槽,空心轴体上开设有供空心轴体内填充的润滑油渗漏出空心轴体外表面的油孔,引导轮体中部外径位于与挖掘机履带套接处设有向引导轮体中轴线凹陷且与耐磨圈相适配的环形安装凹槽,耐磨圈由两个半圆组成,耐磨圈可拆装地固定套设于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上且耐磨圈外侧壁凸出环形安装凹槽的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引导轮造价成本高、生产利润低、耐磨性不高的问题。耐磨性不高的问题。耐磨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导轮是大型工程机械例如挖掘机等行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安装在履带上,用来引导履带,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履带正确的卷绕,同时利用张紧装置使引导轮移动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所以引导轮既是履带的引导轮,又是张紧装置中的张紧轮。引导轮润滑油的密封采用浮动油封密封,即采用铜套加浮动油封结构的引导轮,由于行业竞争大,进而使得引导轮的价格频频下降,而铜套加浮动油封结构的引导轮的造价成本高使得生产商的利润低下。同时挖掘机行走时,其履带会不断与引导轮磨擦,导致引导轮产生磨损,因此,需要定期对引导轮进行维护,在损坏后,只能通过更换整个引导轮的方式进行维护,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成本低、提高企业生产利润、降低维护成本、经久耐用的新型工程机械用防护型引导轮。
[000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包括引导轮体、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引导轮轴,所述引导轮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引导轮体内,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通过销轴固定在引导轮轴的两端,还包括耐磨圈,所述引导轮轴包括空心轴体、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空心轴体为无缝钢管,所述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分别封堵于空心轴体的两端,所述空心轴体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空心轴体两端外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相适配凹槽,所述空心轴体上开设有供空心轴体内填充的润滑油渗漏出空心轴体外表面的油孔,所述引导轮体中部外径位于与挖掘机履带套接处设有向引导轮体中轴线凹陷且与耐磨圈相适配的环形安装凹槽,所述耐磨圈由两个半圆组成,所述耐磨圈可拆装地固定套设于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上且耐磨圈外侧壁凸出环形安装凹槽的槽口。
[0005]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防护盖、第二防护盖、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固设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分别经弹性限位机构设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且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分别遮盖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外侧。
[0006]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对立设置地穿设于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上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两端均穿出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一端均与第一防护盖或第二防护盖内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固接,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位于第一防护盖与第一侧盖之间或第二
防护盖与第二侧盖之间。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的外侧面呈弧形。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导轮轴与引导轮体的配合面均为滚光处理的镜面表面,所述空心轴体内置黄油润滑油。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侧边分别穿设有可拆装的定位稍且该定位稍穿过耐磨圈将耐磨圈固定于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上。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心轴体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两条与空心轴体中轴线交叉的弧形油槽,并且该弧形油槽中心开设有供空心轴体内填充的润滑油渗漏出空心轴体外表面的油孔,所述弧形油槽的开槽宽度为2mm

4mm。
[0011]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心轴体上半轴两端和下半轴两端分别开设有弧形油槽,且各条弧形油槽中间为油孔。
[0012]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心轴体上的各条弧形油槽的深度由油孔向两端逐渐变浅。
[00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引导轮体外径位于与挖掘机履带套接处设置环形安装凹槽,并将耐磨圈可拆装地固定套设于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上且耐磨圈外侧壁凸出环形安装凹槽的槽口,使得引导轮体与履带摩擦磨损后,只需拆装更换耐磨圈即可,维护方便且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将引导轮轴设置成空心轴体与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配合并且在空心轴体内填充润滑油,使用无缝钢管并且内部填充润滑油通过开设的油孔使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实现自释放润滑油润滑,无需设置油路输送润滑油并且无需检测,空心轴体内填充的润滑油足够供应引导轮或引导轮使用十年以上,生产快速便捷,仅需在无缝钢管上内加工与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配合的凹槽和在外壁上加工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相适配凹槽即可组装完成,大大降低了生产的造价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利润,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通过在引导轮体两端的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上经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以及弹性限位机构设置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有效的保护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使得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没有暴露在外不会出现磨损,增强引导轮的耐磨性能;空心轴体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两条与空心轴体中轴线交叉的弧形油槽,使得润滑油可随引导轮体的旋转均匀地旋转流遍整个空心轴体的表面,弧形油槽的设置可以在引导轮体旋转时快速随着旋转向心力填满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之间实现润滑,避免停止后刚开始重新启动时润滑速度慢造成摩擦使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之间磨损,使得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之间可以得到平稳均衡的润滑,使得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快速稳定地运转,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之间的镜面表面与黄油润滑油的粘稠度配合使得引导轮可以更加稳定地保障润滑油在引导轮体和引导轮轴之间地均匀布设,进一步提高引导轮的高速平稳运转,空心轴体上半轴两端和下半轴两端分别开设有弧形油槽,使得润滑油可更加均匀地布设于引导轮体与引导轮轴之间,有效地降低引导轮体与引导轮轴高速运转的摩擦损伤,延长引导轮的使用寿命,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引导轮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参考图1

图3,优选的本技术的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包括引导轮体1、第一侧盖2、第二侧盖3、引导轮轴4、第一防护盖5、第二防护盖6、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8和耐磨圈10,所述引导轮轴4可转动地穿设于引导轮体1内,所述第一侧盖2和第二侧盖3通过销轴固定在引导轮轴4的两端,所述引导轮体1中部外径位于与挖掘机履带套接处设有向引导轮体1中轴线凹陷且与耐磨圈10相适配的环形安装凹槽,所述耐磨圈10由两个半圆组成,所述耐磨圈10经均布设置的八根定位销11可拆装地固定套设于引导轮体1的环形安装凹槽上且耐磨圈10外侧壁凸出环形安装凹槽的槽口,所述引导轮轴4包括空心轴体41、第一堵头42和第二堵头43,所述空心轴体41为无缝钢管,所述空心轴体41的壁厚为3cm,所述第一堵头42和第二堵头43为聚氨酯堵头,所述第一堵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包括引导轮体、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引导轮轴,所述引导轮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引导轮体内,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通过销轴固定在引导轮轴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圈,所述引导轮轴包括空心轴体、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空心轴体为无缝钢管,所述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分别封堵于空心轴体的两端,所述空心轴体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空心轴体两端外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相适配凹槽,所述空心轴体上开设有供空心轴体内填充的润滑油渗漏出空心轴体外表面的油孔,所述引导轮体中部外径位于与挖掘机履带套接处设有向引导轮体中轴线凹陷且与耐磨圈相适配的环形安装凹槽,所述耐磨圈由两个半圆组成,所述耐磨圈可拆装地固定套设于引导轮体的环形安装凹槽上且耐磨圈外侧壁凸出环形安装凹槽的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护盖、第二防护盖、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固设于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外侧面上,所述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分别经弹性限位机构设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且第一防护盖和第二防护盖分别遮盖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挖掘机用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对立设置地穿设于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上且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祥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