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52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工作台、下压组件、控制器、推力组件和限位组件,下压组件包括有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基座、位于基座上方的支架、可拆卸连接于基座上表面上的支承座、定位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承座上方的液压缸和可拆卸连接于液压缸输出轴上且正对支承座的下压座,支承座和下压座均开设有轴槽;推力组件包括有轴板、相对支承座异侧定位于轴板上的电动缸和固定连接于电动缸输出轴端部上的传感组件,电动缸的输出轴贯穿轴板;限位组件包括有相对工作台固定连接的杆板和贯穿杆板且相对杆板固定的限位杆;液压缸、电动缸和传感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中间轴针对性生产的问题。对性生产的问题。对性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中间轴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中间传动轴一般是两轴管中间带支架的结构,两段轴管都是刚性结构,两轴管中间的连接结构为万向节。当车辆正碰时由于轴管不能变形,同时由于支架的约束导致万向节向上运动,万向节撞破地板后进入驾驶室内、伤及驾驶员及乘员。为此,部分汽车设计有中间传动轴溃缩结构,以避免当车辆受到正面碰撞时中间传动轴发生溃缩而不会进入驾驶室内、伤及驾驶员及乘员。现有公开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打点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CN202020567926.X),其花键管通过打点固定在花键轴上,通过摩擦力来实现溃缩吸能,虽然上述结构能吸收撞击能量,但是能引起中间转动轴的溃缩力与打点的尺寸大小相关,若中间转动轴所需的溃缩力大,则车辆发生碰撞时,中间传动轴未能溃缩而进入驾驶室内、伤及驾驶员及乘员;若中间转动轴所需的溃缩力小,中间转动轴结构稳定性差,同时中间转动轴无法充分吸收撞击能量而致使驾驶员和乘员受伤的程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款能够精确测量出中间转动轴所需溃缩力大小的设备,以便于寻找到符合要求的打点尺寸而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中间转动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精确测量压溃力数据的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定位于工作台上的下压组件、定位于工作台上的控制器、分别定位于下压组件两侧的推力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有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基座、位于基座上方的支架、可拆卸连接于基座上表面上的支承座、定位于支架上且位于支承座上方的液压缸和可拆卸连接于液压缸输出轴上且正对支承座的下压座,所述支承座和下压座均开设有能共同形成供中间轴容纳的轴槽;
[0005]所述推力组件包括有相对工作台固定的轴板、相对支承座异侧定位于轴板上的电动缸和固定连接于电动缸输出轴端部上的传感组件,所述电动缸的输出轴贯穿轴板;
[0006]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相对工作台固定连接的杆板和贯穿杆板且相对杆板固定的限位杆;
[0007]所述液压缸、电动缸和传感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传感组件和限位杆分别与轴槽中的中间轴两端顶触使得传感组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杆板上的调节螺母,所述限位杆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有与限位杆螺纹连接的锁紧
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位于杆板和锁紧螺母之间,所述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母均位于杆板朝向支承座的一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杆朝向支承座的端部上同轴设置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直径大于限位杆的直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有与电动缸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感器固定座、定位于传感器固定座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和罩在传感器外的推力帽,通过推力帽对中间轴产生挤压使得传感器能将中间轴对推力帽产生的反作用力大小反馈给控制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基座上表面上的调位板和能沿轴槽长度方向相对调位板直线移动的调位座,所述支承座可拆卸连接于调位座的上表面上,所述轴板和杆板分别固定连接于调位板的两端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支承座上且位于轴槽一侧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垂直于支承座且贯穿下压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液压缸驱动下压座向下移动并与支承座共同对中间轴限位,接着利用电动缸与限位杆共同夹持住中间轴,随着电动缸继续挤压中间轴,传感组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直至中间轴发生溃缩,控制器所记录的最大数据为能使中间轴发生溃缩的力,如此设计能有效且精确地测量出不同中间轴所需的溃缩力,以便于工人能对中间轴的打点尺寸进行筛选并有效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中间轴,同时还能运用于中间轴的抽样测量,使用方便,测量精准;支承座和下压座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设计便于更换开设有不同规格轴槽的支承座和下压座,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中间轴,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装有中间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推力组件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组件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下压组件的立体图。
[0019]附图标记:1、工作台;2、下压组件;21、基座;22、支架;23、支承座; 24、液压缸;25、下压座;26、轴槽;27、调位板;28、调位座;29、导向杆; 3、控制器;4、推力组件;41、轴板;42、电动缸;43、传感组件;44、传感器固定座;45、传感器;46、推力帽;5、限位组件;51、杆板;52、限位杆; 53、调节螺母;54、锁紧螺母;55、受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1]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包括有工作台1、定位于工作台1上的下压组件2、定位于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3、分别定位于下压组件2两侧的推力组件4和限位组件5,下压组件2包括有基座21、支架 22、支承座23、液压缸24和下压座25,基座2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上表面,支架 22呈L字型且其一端与基座21一体成型,支
承座23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定位于基座21的上表面,液压缸24的缸体固定连接位于支架22上方且其输出轴贯穿支架 22并伸向支承座23,液压缸24的输出轴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压座25,支承座23和下压座25相向的端面上均开设有能共同拼合成供中间轴容纳的轴槽26,轴槽26为阶梯槽且其大端朝向限位组件5,推力组件4包括有轴板41、电动缸42 和传感组件43,轴板41立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电动缸42定位于轴板41远离支承座23的端面上,电动缸42的输出轴贯穿轴板41且与轴槽26同轴设置,传感组件 43固定连接于电动缸42输出轴的端部上,限位组件5包括有杆板51和限位杆52,杆板51立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限位杆52贯穿杆板51且定位于杆板51上,限位杆 52与轴槽26同轴设置,液压缸24、电动缸42和传感组件43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
[0022]使用过程中,中间轴包括有外筒和套接于外筒内的内杆,将中间轴置于支承座23的轴槽26内,轴槽26的小端与内杆相适配且轴槽26的大端与外筒相适配,轴槽26的阶梯面与外筒的端面顶触,中间轴一端与限位杆52顶触,接着通过控制器3控制液压缸24带动下压座25向支承座23移动,直至下压座25与支承座23顶触,中间轴限位于下压座25与支承座23共同形成轴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1)、定位于工作台(1)上的下压组件(2)、定位于工作台(1)上的控制器(3)、分别定位于下压组件(2)两侧的推力组件(4)和限位组件(5),所述下压组件(2)包括有工作台(1)固定连接的基座(21)、位于基座(21)上方的支架(22)、可拆卸连接于基座(21)上表面上的支承座(23)、定位于支架(22)上且位于支承座(23)上方的液压缸(24)和可拆卸连接于液压缸(24)输出轴上且正对支承座(23)的下压座(25),所述支承座(23)和下压座(25)均开设有能共同形成供中间轴容纳的轴槽(26);所述推力组件(4)包括有相对工作台(1)固定的轴板(41)、相对支承座(23)异侧定位于轴板(41)上的电动缸(42)和固定连接于电动缸(42)输出轴端部上的传感组件(43),所述电动缸(42)的输出轴贯穿轴板(41);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有相对工作台(1)固定连接的杆板(51)和贯穿杆板(51)且相对杆板(51)固定的限位杆(52);所述液压缸(24)、电动缸(42)和传感组件(43)均与控制器(3)电连接,通过传感组件(43)和限位杆(52)分别与轴槽(26)中的中间轴两端顶触使得传感组件(43)反馈信号给控制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杆板(51)上的调节螺母(53),所述限位杆(52)与调节螺母(5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轴压溃力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良张剑吕明浦杨胜国何建月何建隆吴言武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县正菱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