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机依靠永磁体产生主磁场,其具有气隙磁密高、效率高、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传统永磁电机中的永磁体多使用稀土钕铁硼,稀土属于国家重要战略储备物资,其受上游原材料管控影响,产量受到抑制,而铁氧体凭借高性价比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永磁电机中的永磁辅助式磁阻电机由于其磁阻转矩优势被广范应用研究。但是传统的永磁辅助磁阻电机采用牌号和材料固定的钕铁硼或铁氧体永磁体时,其磁能积不变,电机气隙磁场调节难度大,同时电机的齿槽结构使得气隙磁密和反电势的谐波含量较大,电机的电磁力峰值大,最终使得电机转矩脉动及振动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组件,能够克服永磁辅助磁阻电机采用牌号和材料固定的钕铁硼或铁氧体永磁体时,其磁能积不变,电机气隙磁场调节难度大,同时电机的齿槽结构使得气隙磁密和反电势的谐波含量较大,电机的电磁力峰值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所述转子铁芯(1)具有相邻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内构造有第一永磁体槽组,所述第二磁极内构造有第二永磁体槽组,所述第一永磁体槽组和第二永磁体槽组均至少包括两个永磁体槽,所述第一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和所述第二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内均装配有永磁体(2),所述第一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所述第二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均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依次分布,且所述第一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极具有的d轴对称,所述第二磁极内的各所述永磁体槽相对于所述第二磁极具有的d轴对称,在所述第一磁极内,位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最内侧的永磁体槽为第一永磁体槽(3),在所述第二磁极内,位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最内侧的永磁体槽为第二永磁体槽(4),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与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相邻,且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的端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的端部的形状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为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凸出的第一弧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具有处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外侧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还具有两个第一斜面(5),两个所述第一斜面(5)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的两个端部相接,且两个所述第一斜面(5)还均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相接,任一所述转子铁芯(1)的横截面为基准面,所述第一斜面(5)在所述基准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斜线段,所述第一斜线段的长度为N1;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为向所述转子铁芯(1)的中心轴线凸出的第二弧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具有处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外侧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还具有两个第二斜面(6),两个所述第二斜面(6)分别与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的两个端部相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斜面(6)还均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相接,所述第二斜面(6)在所述基准面的投影为第二斜线段,所述第二斜线段的长度为N2,1.0≤N2/N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还具有处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内侧的第三弧形面,且所述第三弧形面处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内侧,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还具有两个第一切面(7),两个所述第一切面(7)也分别与所述第一永磁体槽(3)的两个端部相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切面(7)还均与所述第三弧形面相接,所述第一斜线段的中点为A点,所述A点与所述第一切面(7)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1;沿所述转子铁芯(1)的径向,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还具有处于所述转子铁芯(1)径向内侧的第四弧形面,且所述第四弧形面处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内侧,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还具有两个第二切面(8),两个所述第二切面(8)也分别与所述第二永磁体槽(4)的两个端部相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切面(8)还均与所述第四弧形面相接,所述第二斜线段的中点为B点,所述B点与所述第二切面(8)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2,1.1≤M2/M1≤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面(7)与所述第二切面(8)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奎祥,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