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43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箱体内设有三个腔室;第一、第二、第三腔室中分别设有承托固定机构、温度传感机构和加载拉伸机构,承托固定机构和加载拉伸机构间通过柔性条状物连接;承托固定机构包括软管、支撑座和限位环形架,血管支架置于软管内,软管的两端插接有与固定块相接的塞头;限位环形架固定在支撑座上且环套于软管外周;加载拉伸机构包括铝箔片、传动组件和动力装置,传动组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沿着滑轨滑动;铝箔片的一端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伸至第一腔室中,铝箔片的自由端均布数个压紧机构。该装置用于检测血管支架的径向受压极限值,能获知支架结构的临床耐久性,为其临床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支持。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和死亡率远超各类其他疾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手术是临床治疗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目的的外置式结构。但是进行支架植入治疗手术后,患者血管仍然面临着术后血管内的再狭窄、内皮增生硬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受到支架的力学性能的直接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已提出过针对血管支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的装置,该类装置可用于测试血管支架的载荷和压力极限;如中国专利CN112198053A公开的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装置,包括底部承托机构、顶部支撑架和可拆卸式压缩机构;可拆卸式压缩机构包括螺纹丝杠、水平滑动块、固定轴、纵向滑动块、压头机构和电机,螺纹丝杠可转动地设置在顶部支撑架上,水平滑动块螺纹连接在螺纹丝杠上,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水平滑动块的下方,纵向滑动块匹配套接在固定轴上,纵向滑动块的侧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电机连接以便其可沿固定轴在轴向进行往返运动;在纵向滑动块的前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压头机构,压头机构主体为三叉状,在三个叉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点压头、线压头和面压头。该装置虽能够对多种规格的血管支架进行力学测试,但是其主要是对支架进行的轴向受力极限的测试,获知的也是轴向受力极限情况,基于该装置无从获知支架的径向受力极限值,测试结果不够完善。
[0004]所以有必要针对血管支架设计出一种能针其结构进行径向受力极限检测的装置以便全面获知支架的力学性能数据,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化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真实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各种规格的血管支架在径向上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化应用提供更为全面真实的数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和与盖板,箱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承托固定机构,第二腔室中设有温度传感机构,第三腔室中设有加载拉伸机构,承托固定机构和加载拉伸机构间通过柔性条状物连接;承托固定机构包括软管、塞头、支撑座和限位环形架,血管支架置于软管内,在软管的两端插接塞头,塞头与固定块可拆卸相接;限位环形架固定在支撑座上,限位环形架环套于软管外周;加载拉伸机构包括铝箔片、传动组件、动力装置和滑轨,传动组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沿着滑轨滑动;铝箔片的一端与设于传动组件上的拉力传感器固定、另一端伸至第一腔室内,铝箔片的自由端均布数个压紧机构;传动组件顶部设有直线位移传感器。
[0007]进一步地,软管的内圈直径与血管支架的外径大小相适应,软管由透明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地,塞头外端设有连接块,在第一腔室的两相对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在第一腔室内相对设置,在固定块的内侧端设有连接耳,塞头上的连接块与相应一侧的固定块上的连接耳通过销钉结构连接。
[0009]进一步地,限位环形架包括固定环座和活动环盖两部分,在支撑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数个环架固定凹槽,固定环座固定在环架固定凹槽内,活动环盖的一端与固定环座的一端可转动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丝杠座、丝杠螺母和滚珠丝杠,丝杠座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第二腔室底面上且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丝杠螺母设在丝杠座上靠近动力装置的一端,在丝杠螺母内连接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装置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固定在丝杠座顶部、其位移杆头靠近第一腔室的一端抵住第二腔室的壁面并与之固定。
[0011]进一步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螺栓和旋压螺母,压紧螺栓固定在铝箔片上,柔性条状物缠绕在压紧螺栓上后通过旋压螺母压紧。
[0012]进一步地,温度传感机构的测温杆头穿过隔板上相应设置的适配的通孔后伸至第一腔室中,在第一腔室中设有电加热片。
[0013]进一步地,数根柔性条状物在支撑座上等距离分布且与限位环形架间隔设置,柔性条状物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上的一侧后、从软管上方绕过其外周面至支撑座的另一侧后穿出并通过压紧机构压紧限位。
[0014]进一步地,在支撑座上设有数组活动通孔,在支撑座底部与每根柔性条状物的设置位置对应之处设有一个活动空腔,在支撑座靠近第三腔室的侧面上均布数个引出口;每组活动通孔包括相对设置的导入通孔和导出通孔,同组内的导入通孔和导出通孔处于同一个纵向平面内,导入通孔一端贯通支撑座的顶部、另一端贯出至相应设置的活动空腔内,导出通孔一端贯通支撑座顶面、另一端连通相应设置的引出口。
[0015]进一步地,引出口底面高于活动空腔的顶面,柔性条状物的个数不少于三个。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申请公开的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主要是用于检测血管支架的径向受压缩极限值,目的是能有效测试并如实反馈出支架结构的临床耐久性,为血管支架的有效临床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0018]2、本申请公开的装置主要通过柔性条状物对血管支架施加径向压力,进行体外加载测试时,柔性条状物可单根进行工作也可多根同时工作,单根工作时实现的是单点局部压缩的加载模式,多根同时工作时实现的是多点同步压缩的加载模式,该设计的结构简单,可方便进行加载模式的自由切换,方便获得不同加载模式下的测试值,测试结果更为全面,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了解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
[0019]3、限位环形架为可转动打开的两瓣式结构,方便软管的拆卸安装,且工作状态下,限位环形架闭合环套在血管支架外周,可防止血管支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横向移位和扭曲,有助于提升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0020]4、第一腔室中设有电加热片,温度传感机构可实时测量第一腔室内的温度变化,模拟人体内部环境,更为真实的反应出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数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去掉盖板后的轴测图;
[0022]图2是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去掉盖板和箱体后的轴测图;
[0023]图3是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去掉盖板和箱体后的轴测图;
[0024]图4是支撑座上限位环形架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轴测图;
[0025]图5是支撑座上限位环形架处于闭合状态下的轴测图;
[0026]图6是支撑座上限位环形架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后视示意图;
[0027]其中,1

第一腔室,2

第二腔室,3

第三腔室;
[0028]11

承托固定机构,12

条状编织绳,13

血管支架,14

电加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与盖板,箱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中设有承托固定机构,第二腔室中设有温度传感机构,第三腔室中设有加载拉伸机构,承托固定机构和加载拉伸机构间通过柔性条状物连接;承托固定机构包括软管、支撑座和限位环形架,血管支架置于软管内,软管的两端插接塞头,塞头与固定块可拆卸相接;限位环形架固定在支撑座上,限位环形架环套于软管外周;加载拉伸机构包括铝箔片、传动组件、动力装置和滑轨,传动组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沿着滑轨滑动;铝箔片的一端与设于传动组件上的拉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伸至第一腔室内,铝箔片的自由端均布数个压紧机构;传动组件顶部设有直线位移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软管的内圈直径与血管支架的外径大小相适应,软管由透明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塞头外端设有连接块,在第一腔室的两相对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在第一腔室内相对设置,在固定块的内侧端设有连接耳,塞头上的连接块与相应一侧的固定块上的连接耳通过销钉结构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环形架包括固定环座和活动环盖两部分,在支撑座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数个环架固定凹槽,固定环座固定在环架固定凹槽内,活动环盖的一端与固定环座的一端可转动活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支架体外加载及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丝杠座、丝杠螺母和滚珠丝杠,丝杠座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滑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振敏陆健叶霞戴抒豪刘明史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