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0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样品检测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包括样品容器,样品容器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连接有底部搅拌板、下部刀片、上弧形刀片、下弧形刀片、上部挡板和驱动件,样品容器还连接有容器盖,主轴开设有通槽和采样孔,采样孔设于上弧形刀片和下弧形刀片之间,采样孔与通槽连通,通槽穿设有采样筒,采样筒开设有连通孔,采样筒的内侧穿设有采样杆,采样筒的上侧设有第一把手,采样杆设有第二把手和采样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样品的保藏及检测过程中,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不确定、制样采样过程容易带来交叉污染的问题,适用于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采样。采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样品检测仪器设备
,具体为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样品的检验检测过程中,样品的采集、分装、保藏及分析前处理等的无菌条件是检测中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统计发现,在整体检测中过程中,上述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分量占所有影响准确性因素的70%。对于农产品、食品及环境生物样品等检测分析中,进入实验室处理的样品量一般都会比较大,通常在500~1000g左右,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针对实验样品的前处理,包括样品的均一化处理和分装进行保藏描述,在分析前,还需要记录均一化样品的质量为“多少g”字样。
[0003]目前在检测过程中,样品的检测工艺依次为粉碎、均质化、分装、样品再均质和取样分析,其工艺均需要分步进行;在实验室内同时处理大量样品时,需要对器具进行重复使用,因而在周期重复的过程中仅通过简单清洗后,继续用于后续的处理,该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的交叉污染;再者,由于检测的要求,分析仅从大量样品中移取较少的部分,即用于分析的样品为保藏样品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其样品的再均质过程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但在进行分析前处理的时候,从大量样品中分取一部分这一操作会带来样品整体均匀性和代表性的变化,影响后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的不确定性、减少制样采样过程带来的交叉污染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4]现有的均质器具包括研磨仪、料理机、均质刀等,在实验中均由于重复操作,简单的清洗且长期的重复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交叉污染;另外由于均质后样品会出现分层等造成样品本身的不均匀性,分装和再取样过程中会造成代表性的差异;现有的样品前处理器具设备等均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样品原位处理、均一化及取样的思路,在同一环境下,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取样,避免了分步的风险,并减少了样品间的交叉,可有效保证检测过程中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的有效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样品的保藏及检测过程中,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不确定、制样采样过程容易带来交叉污染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包括样品容器,所述样品容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从下向上依次连接有底部搅拌板、下部刀片、上弧形刀片、下弧形刀片、上部挡板和驱动件,所述底部搅拌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上倾斜,所述下部刀片靠近所述样品容器的内壁一侧向上翘起,所述上弧形刀片的弧形向上,所述下弧形刀片的弧形向下,所述上部挡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下倾斜,所述样品容器还连接有容器盖,所述驱动件设于所
述容器盖的外侧,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主轴的沿着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主轴的侧壁开设有采样孔,所述采样孔设于所述上弧形刀片和所述下弧形刀片之间,所述采样孔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通槽穿设有采样筒,所述采样筒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采样孔配合设置,所述采样筒的内侧穿设有采样杆,所述采样杆用于获取所述样品容器内依次穿过所述采样孔和所述连通孔的样品。
[0009]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0010]旋转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底部搅拌板、下部刀片、上弧形刀片、下弧形刀片、上部挡板等进行对预放入容器内的样品均质操作,样品均质后,利用容器盖密封样品容器,不取出主轴进行冷藏或者冷冻保存,分析前,可取出容器盖,重复上述均质过程,转动采样筒使得连通孔与采样孔对齐或者错开以打开和关闭采样孔,拉动采样杆进行分析样品的采集。其中,底部搅拌板相对于主轴向上倾斜,可以将沉于底部的样品向上刮动,使得其始终接触均质刀片;上部挡板相对于主轴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样品溅出,并将样品向下刮动,保证样品均质;采样孔设置在上弧形刀片和下弧形刀片之间,主轴在转动的过程中上弧形刀片和下弧形刀片使得样品向二者中间运动,便于采样。即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实现了样品预处理、均质化、保藏和再次取样等多个步骤的结合,可以实现高通量、批量化样品处理、保藏和有效分析,确保了样品均匀性和代表性的准确性,杜绝了制样采样过程带来的交叉污染。
[0011]优选地,所述底部搅拌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上倾斜的角度为20~30
°

[0012]通过上述设置,将沉于底部的样品向上刮动,使得其始终接触均质刀片。
[0013]优选地,所述下部刀片、所述上弧形刀片和所述下弧形刀片均为中间厚边缘薄型刀片。
[0014]通过上述设置,对样品容器内的样品剪切均质性好。
[0015]优选地,所述上部挡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50
°

[0016]通过上述设置,防止样品溅出,并将样品向下刮动,保证样品剪切均质。
[0017]优选地,所述样品容器的底部设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弧形向上。
[0018]通过上述设置,减小刀片切割样品的死角,进一步保证对样品剪切均质。
[0019]优选地,所述采样筒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设于所述主轴顶部的上侧,所述采样杆设有第二把手和采样部,所述第二把手设于所述第一把手顶部的上侧,所述采样部设于所述采样杆的底部,所述采样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采样杆的直径。
[0020]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旋转第一把手可以打开或关闭主轴上开设的采样孔,在均质的过程中,打开采样孔,借助均质过程,填入样品,亦可关闭,不影响样品均质或者取走其中样品;拉动第二把手,利用采样部取出样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主轴穿设采样筒、采样筒穿设采样杆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采样杆的剖视图
[0024]样品容器1、底部搅拌板2、下部刀片3、上弧形刀片4、下弧形刀片5、上部挡板6、采
样杆7、主轴8、采样筒9、采样孔10、容器盖11、弧形部12、连通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包括样品容器1,样品容器1的底部设有弧形部12,弧形部12的弧形向上,样品容器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轴8,主轴8从下向上依次连接有底部搅拌板2、下部刀片3、上弧形刀片4、下弧形刀片5、上部挡板6和驱动件,底部搅拌板2相对于主轴8向上倾斜20~30
°
,下部刀片3的左右两侧向上翘起,上弧形刀片4的弧形向上,下弧形刀片5的弧形向下,下部刀片3、上弧形刀片4和下弧形刀片5均为中间厚边缘薄型刀片,上部挡板6相对于所述主轴8向下倾斜45~5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处理保藏及二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容器,所述样品容器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从下向上依次连接有底部搅拌板、下部刀片、上弧形刀片、下弧形刀片、上部挡板和驱动件,所述底部搅拌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上倾斜,所述下部刀片靠近所述样品容器的内壁一侧向上翘起,所述上弧形刀片的弧形向上,所述下弧形刀片的弧形向下,所述上部挡板相对于所述主轴向下倾斜,所述样品容器还连接有容器盖,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容器盖的外侧,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主轴的沿着轴向开设有通槽,所述主轴的侧壁开设有采样孔,所述采样孔设于所述上弧形刀片和所述下弧形刀片之间,所述采样孔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通槽穿设有采样筒,所述采样筒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所述采样孔配合设置,所述采样筒的内侧穿设有采样杆,所述采样杆用于获取所述样品容器内依次穿过所述采样孔和所述连通孔的样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宁霄金绍明曹进许鸣镝孙姗姗董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