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5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和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外壳由下壳体和壳盖组成,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被动散热装置、主动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壳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被动散热装置,所述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固定在下壳体的内部,且第一被动散热装置和第二被动散热装置分别贴合在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进行快速降温,从而保证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控制器
,具体是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在电动车辆中,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电机控制器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电动车正常使用的重点之一。
[0003]现有的集成电机控制器由于其安装的位置以及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其散热性能不够好,在高温天气下,不利于其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和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外壳由下壳体和壳盖组成,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被动散热装置、主动散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壳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被动散热装置,所述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固定在下壳体的内部,且第一被动散热装置和第二被动散热装置分别贴合在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被动散热装置由集热板、热管和翅片组成,所述集热板固定安装在下壳体的内侧底部,热管的一端与集热板固定连接,热管的另一端穿出下壳体,翅片设置于下壳体的外侧并固定在热管上。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被动散热装置的结构与第一被动散热装置的结构相同,且第二被动散热装置与壳盖之间还固定有海绵垫,所述下壳体的侧边上开设有与第二被动散热装置配合的热管卡槽。
[0008]优选的,所述主动散热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器和翅片式散热器组成,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处于下壳体的内侧,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处于下壳体的外侧,所述翅片式散热器固定在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上。
[0009]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外侧侧边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下壳体上靠近支撑板的一侧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对接端口,所述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与对接端口电性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对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进行快速降温,从而保证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不受高温天气的影响;本技术设置有三个用于对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进行散热的机构,包括第一被动散热装置、第二被动散热装置和主动散热装置,其中第一被动散热装置、第二被
动散热装置均由集热板、热管和翅片组成,上下两块集热板分别贴合在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的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从而更好地将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自身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下壳体的外侧,实现对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降温的目的,而主动散热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器和翅片式散热器组成,在温度传感器测得下壳体内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单片机将会自行启动主动散热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效果可以快速的对下壳体进行降温,翅片式散热器用于加快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下壳体与第一被动散热装置、主动散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壳盖与第二被动散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与第一被动散热装置、第二被动散热装置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控制器外壳;2、第一被动散热装置;3、壳盖;4、主动散热装置;5、第二被动散热装置;6、下壳体;7、温度传感器;8、半导体制冷器;9、翅片式散热器;10、集热板;11、热管;12、翅片;13、对接端口;14、支撑板;15、单片机;16、海绵垫;17、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8、热管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1和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控制器外壳1由下壳体6和壳盖3组成,控制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主动散热装置4、温度传感器7和单片机15,壳盖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固定在下壳体6的内部,且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和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分别贴合在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
[0019]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由集热板10、热管11和翅片12组成,集热板10为通知金属板,集热板10固定安装在下壳体6的内侧底部,热管11的一端与集热板10固定连接,热管11的另一端穿出下壳体6,翅片12设置于下壳体6的外侧并固定在热管11上。
[0020]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的结构与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的结构相同,且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与壳盖3之间还固定有海绵垫16,下壳体6的侧边上开设有与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配合的热管卡槽18,海绵垫16的挤压作用,可以使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更加紧密的贴合到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的表面上
[0021]主动散热装置4由半导体制冷器8和翅片式散热器9组成,半导体制冷器8的制冷端处于下壳体6的内侧,半导体制冷器8的散热端处于下壳体6的外侧,翅片式散热器9固定在半导体制冷器8的散热端上。
[0022]下壳体6的外侧侧边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下壳体6上靠近支撑板14的一侧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对接端口13,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与对接端口13电性连接,对接端口13为中间端口用于连接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以及与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连接的导线。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设置有三个用于对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进行散热的机构,包括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和主动散热装置4,其中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均由集热板10、热管11和翅片12组成,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1)和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1)由下壳体(6)和壳盖(3)组成,所述控制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主动散热装置(4)、温度传感器(7)和单片机(15),所述壳盖(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所述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固定在下壳体(6)的内部,且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和第二被动散热装置(5)分别贴合在汽车集成电机控制器主体(17)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集成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动散热装置(2)由集热板(10)、热管(11)和翅片(12)组成,所述集热板(10)固定安装在下壳体(6)的内侧底部,热管(11)的一端与集热板(10)固定连接,热管(11)的另一端穿出下壳体(6),翅片(12)设置于下壳体(6)的外侧并固定在热管(11)上。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毅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