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和控制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2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1
本申请公开一种驱动装置和控制阀,包括壳体、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壳体包括底壁部,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供电端子,第二电机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供电端子,驱动装置还包括多条导线段,多条导线段与第一供电端子和第二供电端子对应电连接,每条导线段包括走线段,在多条导线段中,沿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底壁部投影,至少部分数量的走线段的正投影与第一主体的正投影和/或第二主体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小于两个走线段之间的最大宽度;这样能够使驱动装置的具有较小的尺寸,有利于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利于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利于实现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和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和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控制阀的阀芯通过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以实现控制阀对多个流路的流体控制,当驱动装置设置不合理时,会使驱动装置的结构较大,占用空间多,不利于控制阀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和控制阀,能够使驱动装置的具有较小的尺寸,减小驱动装置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控制阀的小型化。
[0004]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为所述容纳腔的壁部或至少是壁部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主体和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供电端子,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主体和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邻近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多条导线段,多条所述导线段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供电端子对应电连接,每条所述导线段包括走线段,所述走线段的延伸方向沿与所述控制阀的长度方向相交,在多条所述导线段中,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所述底壁部投影,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走线段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正投影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所述驱动装置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走线段之间的最大宽度。
[000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阀,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驱动装置、阀体、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和控制阀,驱动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机的第一端邻近设置,使得位于第一电机的第一端的第一供电端子和位于第二电机的第一端的第二供电端子邻近设置,能够便于多条导线段的集中布线,通过设置沿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底壁部投影,至少部分数量的走线段的正投影与第一主体的正投影和/或第二主体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相较于将所有数量的走线段均布置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间隙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减少了布置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走线段的数量,能够减小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减小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当该驱动装置应用至控制阀时,也能进一步减小控制阀的尺
寸,便于实现控制阀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示出的控制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图2中使出的控制阀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图5中示出的驱动装置在第一个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图5中示出的驱动装置在第二个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5中示出的驱动装置在第三个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控制件组合结构的正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10是图9中Q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组合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阀1,包括驱动装置100、上盖66、阀体61、第一阀芯62和第二阀芯63,第一阀芯62的至少部分和第二阀芯63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61内,且第一阀芯62和第二阀芯63均能够在带动下独立转动,从而使得两个阀芯的导通腔将不同的控制阀1的阀口导通,实现控制阀1对流体的控制功能。进一步地,第一阀芯62的至少部分和第二阀芯63的至少部分位于上盖66和阀体61之间,上盖66可以与阀体61之间密封设置,防止流体的外泄,驱动装置100位于上盖66背离阀体61的一侧,驱动装置100能够带动第一阀芯62和第二阀芯63转动。
[0021]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4,控制阀1具有第一腔室611、第二腔室612以及连通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612之间的连通孔道613,连通孔道613能够实现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612内流体的相互交流,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612的排布方向与控制阀1的高度方向相交,例如在图1中,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612的排布方向与控制阀1的高度方向垂直。结合图4,阀体61包括第一侧壁部614和第二侧壁部615,第一侧壁部614和第二侧壁部615固定连接且密封设置,或者第一侧壁部614和第二侧壁部615一体成型,第一侧壁部614为第一腔室611的周壁或至少是周壁的一部分,第二侧壁部615为第二腔室612的周壁或至少是周壁的一部
分。进一步参阅图4,阀体61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侧壁部614和第二侧壁部615的连接壁部618,连接壁部618位于第一侧壁部614和第二侧壁部615之间,该连接壁部618为连通孔道613的周壁或至少是周壁的一部分,第一侧壁部614、第二侧壁部615以及连接壁部618能够一体成型。为实现流体的流通,控制阀1具有第一通道616和第二通道617,第一通道616的一端贯穿第一侧壁部614形成第一连通口6141,第一连通口6141与第一腔室611连通,第一通道616的另一端贯穿控制阀1的外表面形成第一阀口,使得流体能够从第一阀口1011进入或离开控制阀1,第二通道617的一端贯穿第二侧壁部615形成第二连通口6151,第二连通口6151与第二腔室612连通,第二通道617的另一端贯穿控制阀1的外表面形成第二阀口,使得流体能够从第二阀口进入或离开控制阀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中,通过旋转第一阀芯62和/或第二阀芯63,能够实现多个第一阀口之间以及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的多个导通模式,实现控制阀1对流体的控制功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所述底壁部为所述容纳腔的壁部或至少是壁部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主体和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供电端子,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主体和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邻近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多条导线段,多条所述导线段与所述第一供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供电端子对应电连接,每条所述导线段包括走线段,所述走线段的至少部分延伸方向沿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相交,在多条所述导线段中,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所述底壁部投影,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走线段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正投影和/或所述第二主体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走线段之间的最大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和所述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且沿所述驱动装置的宽度方向排布,每条所述导线段均与所述控制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第一供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电机的所述第二供电端子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沿所述驱动装置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控制件之间,所述三端子位于所述第四端子和所述控制件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的导线段包括与第一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的第二导线段、与所述第三端子电连接的第三导线段以及与所述第四端子电连接的第四导线段,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走线段和所述第三导线段的走线段埋设至所述底壁部,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走线段和所述第四导线段的走线段埋设至所述底壁部或者凸出与所述底壁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所述底壁部投影,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走线段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主体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第三导线段的走线段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主体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走线段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导线段的走线段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主体的正投影的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导线段的走线段、所述第二导线段的走线段、所述第四导线段的走线段以及所述第三导线段的走线段顺次排布,相邻两个走线段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2.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方向向所述底壁部投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正投影关于沿所述驱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端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端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组,所
述第一传动齿轮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一六K一一二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