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0070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包括:N型晶体硅基体;正表面采用制绒处理、硼扩散处理、氧化铝钝化层以及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Topcon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深入,高效降本已经成为Topcon太阳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效结构设计和采用低成本的技术方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0003]目前,业界的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金属化的方法为丝网印刷银浆或者银铝浆的方法,丝网印刷的方法采用烧穿型的银浆,浆料对硅的腐蚀性能要求很苛刻,即考虑接触电阻率又要考虑金属的复合,对浆料的制作和电池的结构限制很大,大大限制了电池结构创新和效率进步;Topcon电池的银浆耗量比PERC耗量要多一倍,严重制约Topcon电池成本下降的需求。基于以上背景,采用电镀Ni、cu、Ag制作Topcon电极的方法,解决Topcon电池接触的问题,又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对浆料的制作和电池的结构限制很大,大大限制了电池结构创新和效率进步以及Topcon电池的银浆耗量比PERC耗量要多一倍,严重制约Topcon电池成本下降的需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包括:
[0006]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做制绒处理;
>[0007]对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硼扩散处理,形成P+掺杂层,并在所述P+掺杂层表面还形成一硼硅玻璃层;
[0008]去除所述硼硅玻璃层以及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和边缘绕扩处的P+掺杂层;
[0009]在处理后的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一氧化硅遂穿层,再沉积一掺有磷的非晶硅层,然后进行退火,得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
[0010]在所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上沉积一SiN
x
减反射钝化层;
[0011]去除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正表面以及边缘绕扩处的所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
[0012]在所述P+掺杂层上生长氧化铝钝化层,并在所述氧化铝钝化层上再沉积一SiN
x
减反射钝化层,得到蓝膜片;
[0013]在所述蓝膜片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开槽,将所述蓝膜片浸入活性剂中;
[0014]取出所述蓝膜片,在凹槽内部电镀第一金属层,得到电镀样品,将所述电镀样品送入高温炉中烧结;
[0015]烧结完成后进行清洗,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电镀第二金属层;
[0016]电镀完成后进行清洗,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电镀第三金属层,得到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
[0017]优选地,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电阻率为0.5


·
cm,厚度为80

200μm。
[0018]优选地,对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硼扩散处理中,硼源采用三溴化硼或者三氯化硼,扩散温度为900

1100℃,扩散时间为120

240min,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硼扩散后的方阻值为100

180Ω/sqr。
[0019]优选地,在处理后的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一氧化硅遂穿层过程中,所述氧化硅遂穿层的制作材料为二氧化硅,通过热氧化、HN03氧化或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所述氧化硅遂穿层,其中,所述氧化硅遂穿层的厚度为0.5

3nm。
[0020]优选地,沉积所述掺有磷的非晶硅层的过程中,采用磁控溅射法、LPCVD法或PECVD法在所述氧化硅遂穿层上沉积所述掺有磷的非晶硅层。
[0021]更优选地,所述掺有磷的非晶硅层的沉积温度为550

650℃,所述掺有磷的非晶硅层的厚度为60

150nm。
[0022]优选地,在所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上沉积的所述SiN
x
减反射钝化层的厚度为70

120nm,在所述氧化铝钝化层上沉积的所述SiN
x
减反射钝化层的厚度为60

110nm。
[0023]优选地,在所述蓝膜片开槽步骤中,所述凹槽开设至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表面,清洗所述凹槽内部,去除杂质,然后将所述蓝膜片浸入所述活性剂中。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为Ni金属层、Ti金属层或Cr金属层,厚度为0.1

5μm;将所述电镀样品送入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200

400℃;
[0025]所述第二金属层为Cu金属层,厚度为5

15μm;
[0026]所述第三金属层为Ag金属层,重量为3

5mg。
[0027]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采用化学镀或光诱导电镀至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的宽度为所述凹槽宽度
±
3μm;将所述电镀样品送入惰性气体保护的高温炉中烧结,其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电镀的方法替代了传统丝网印刷银浆的方法,解决了烧穿型的银浆对硅的腐蚀性能要求很苛刻,既要考虑接触电阻率又要考虑金属的复合,对浆料的制作和电池结构限制较大的问题,直接将金属层按照一定顺序电镀至N型晶体硅基体表面,大大的减少生产成本,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得到较高的电池转换率,使得Topcon电池比PERC、HIT等电池更有竞争力。
[0029]还能够解决现有电池丝网印刷银浆和银铝浆的栅线宽度无法做到20μm以下,高度无法做到18μm以上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第一金属层
ꢀꢀꢀꢀꢀꢀꢀꢀꢀ
2、第二金属层
ꢀꢀꢀꢀꢀꢀꢀ
3、第三金属层
[0033]4、SiN
x
减反射钝化层
ꢀꢀꢀ
5、氧化铝钝化层
ꢀꢀꢀꢀꢀ
6、P+掺杂层
[0034]7、氧化硅遂穿层
ꢀꢀꢀꢀꢀꢀꢀ
8、掺杂磷的多晶硅层 9、N型晶体硅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正表面”、“背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包括:对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做制绒处理;对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硼扩散处理,形成P+掺杂层,并在所述P+掺杂层表面还形成一硼硅玻璃层;去除所述硼硅玻璃层以及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和边缘绕扩处的P+掺杂层;在处理后的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一氧化硅遂穿层,再沉积一掺有磷的非晶硅层,然后进行退火,得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在所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上沉积一SiN
x
减反射钝化层;去除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正表面以及边缘绕扩处的所述掺杂磷的多晶硅层;在所述P+掺杂层上生长氧化铝钝化层,并在所述氧化铝钝化层上再沉积一SiN
x
减反射钝化层,得到蓝膜片;在所述蓝膜片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开槽,将所述蓝膜片浸入活性剂中;取出所述蓝膜片,在凹槽内部电镀第一金属层,得到电镀样品,将所述电镀样品送入高温炉中烧结;烧结完成后进行清洗,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电镀第二金属层;电镀完成后进行清洗,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电镀第三金属层,得到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电阻率为0.5


·
cm,厚度为80

2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正表面进行硼扩散处理中,硼源采用三溴化硼或者三氯化硼,扩散温度为900

1100℃,扩散时间为120

240min,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进行硼扩散后的方阻值为100

180Ω/sq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镀工艺金属化的新型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后的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一氧化硅遂穿层过程中,所述氧化硅遂穿层的制作材料为二氧化硅,通过热氧化、HN03氧化或原子层沉积法在所述N型晶体硅基体的背表面生长所述氧化硅遂穿层,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刚马擎天宋楠俞超
申请(专利权)人: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