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87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温控器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及顶盖。将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装设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再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设于干式变压器的壳体中,可通过外壳主体及顶盖的设置,对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起到主要的防尘防水的保护作用。通过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的设置,便于稳定将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于外壳主体内腔中。通过穿线孔密封组件的设置,有效保证穿线孔处的防水防尘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有观察口及操作口,观察窗板对观察口进行密封,操作口密封板对操作口进行密封,密封结构可靠,拆装方便,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干式变压器温控器上的示数及检修维护时操作干式变压器温控器。检修维护时操作干式变压器温控器。检修维护时操作干式变压器温控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


[0001]本技术属于变压器温控器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干式变压器的运用场合越来越广泛。目前大多干式变压器都采用结构相对简单的塑料壳或者铁壳温控器作为壳体,因此当出现特殊环境下如:有粉尘或潮湿的环境下,直接放置于干式变压器壳体内部的变压器温控器容易出现故障,发生短路、电路板烧毁、产品失灵、变压器温控器壳体烧毁、传感器烧毁等情况。对干式变压器本身的温度状态和风机的控制以及数据的传输、保存都会受到影响。
[0003]因此,需要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以对内部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及顶盖,所述外壳主体内腔中具有用于装设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安装空间,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装入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装入口,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并封闭所述装入口,所述顶盖通过固定螺钉A与所述外壳主体连接,所述外壳主体内腔中的安装空间的底面上安装有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
[0007]所述装入口外周的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端面上凹设有定位槽,所述顶盖的底面上凸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契合的定位凸沿,所述定位凸沿插入至所述定位槽中。
[0008]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与所述定位凸沿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A,各所述固定螺钉A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顶盖及所述密封垫A、并与所述外壳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0009]所述外壳主体内腔中的安装空间的底面通过固定螺钉B安装有所述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所述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的中部开设有与待安装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底部外部轮廓相契合的温控器定位口。
[0010]所述外壳主体的底面上凸设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底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
[0011]所述外壳主体的后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
[0012]每个所述穿线孔上均设有一组穿线孔密封组件,每组所述穿线孔密封组件均分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半圆弹性密封件,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组合而成的穿线孔密封组件的中部形成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的内径尺寸与穿过该穿线通道的线路外径尺寸形成过渡配合;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外周面后部凸设有限位分挡沿A,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限位分挡沿A拼合成一个限位挡沿A,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外周面前部
凸设有限位分挡沿B,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限位分挡沿B拼合成一个限位挡沿B,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限位分挡沿B与同组另一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限位分挡沿B的接合面上分别设有插接凸起及插接孔,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上的插接凸起分别与同组另一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的插接孔插接;
[0013]所述穿线孔的内壁卡在对应的所述穿线孔密封组件上的限位挡沿A与限位挡沿B之间。
[0014]所述外壳主体的前侧面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外周的所述外壳主体前侧面上凸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上通过固定螺钉C安装有观察窗板。
[0015]所述观察窗板上凸设有延伸至所述观察口内部的密封凸沿,所述密封凸沿的外周面与所述观察口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观察窗板与所述安装凸台的顶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垫B。
[0016]所述外壳主体的前侧面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的上下两侧的外壳主体前侧面上分别设有L形滑槽部,所述L形滑槽部分为横边部分与竖边部分,所述L形滑槽部的横边部分与外壳主体前侧面连接,所述L形滑槽部的竖边部分与外壳主体前侧面之间形成滑槽空间;
[0017]所述操作口的前侧设有操作口密封板,所述操作口密封板的后部上下两侧分别凸设有滑动后边沿,所述滑动后边沿与邻近的一个所述滑槽空间相契合,所述操作口密封板的前部上下两侧分别凸设有滑动前边沿,同一侧的所述滑动前边沿及滑动后边沿之间的间隙与邻近的所述L形滑槽部的竖边部分相契合;
[0018]所述外壳主体前侧面上设有两个卡接件,两个所述卡接件将所述操作口密封板卡在外壳主体前侧面上,每个所述L形滑槽部的左右两侧的外壳主体前侧面上分别设有卡接件插口,同在左侧或同在右侧的各所述卡接件插口分别与同一个所述卡接件连接,每个所述卡接件的一侧设有与各对应的卡接件插口插接的卡接凸起部,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卡接件同在上侧或同在下侧的卡接凸起部分别挡住邻近的所述操作口密封板的滑动后边沿及滑动前边沿。
[0019]所述滑槽空间内侧的所述L形滑槽部的横边部分上设有密封条。
[0020]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21]1.将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装设于本技术内部,再将本技术装设于干式变压器的壳体中,可通过外壳主体及顶盖的设置,对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起到主要的防尘防水的保护作用;
[0022]2.本技术通过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的设置,便于稳定将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于外壳主体内腔中;
[0023]3.本技术通过穿线孔密封组件的设置,有效保证穿线孔处的防水防尘效果;
[0024]4.本技术设有用于观察干式变压器温控器上的示数的观察口,观察窗板用于观察口的密封,通过密封凸沿与密封垫B的设置,可有效保证观察窗板与外壳主体之间的防水防尘密封效果;
[0025]5.本技术设有用于工作人员检修维护时伸手进入外壳主体内部并操作干式变压器温控器时使用的操作口,操作口密封板对操作口进行密封,操作口密封板可沿着L形滑槽部左右滑动,并从L形滑槽部的左侧或右侧滑出,且通过左右两组的卡接件及卡接件插口的设置,可将操作口密封板稳定卡在外壳主体前侧面上,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侧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2的B处放大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半圆弹性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图2的C处放大图。
[0034]图中:1为外壳主体、101为定位槽、102为安装底座、103为安装螺孔、104为安装凸台、105为L形滑槽部、106为卡接件插口、2为顶盖、201为定位凸沿、3为固定螺钉A、4为密封垫A、5为固定螺钉B、6为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601为温控器定位口、7为半圆弹性密封件、701为限位分挡沿A、702为限位分挡沿B、703为插接凸起、704为插接孔、8为固定螺钉C、9为观察窗板、901为密封凸沿、10为密封垫B、11为操作口密封板、1101为滑动后边沿、1102为滑动前边沿、12为卡接件、1201为卡接凸起部、13为密封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主体(1)及顶盖(2),所述外壳主体(1)内腔中具有用于装设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安装空间,所述外壳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用于装入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装入口,所述顶盖(2)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顶端、并封闭所述装入口,所述顶盖(2)通过固定螺钉A(3)与所述外壳主体(1)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内腔中的安装空间的底面上安装有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入口外周的所述外壳主体(1)的顶端端面上凹设有定位槽(101),所述顶盖(2)的底面上凸设有与所述定位槽(101)相契合的定位凸沿(201),所述定位凸沿(201)插入至所述定位槽(10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01)的底面与所述定位凸沿(20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垫A(4),各所述固定螺钉A(3)分别依次穿过所述顶盖(2)及所述密封垫A(4)、并与所述外壳主体(1)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内腔中的安装空间的底面通过固定螺钉B(5)安装有所述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6),所述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固定座(6)的中部开设有与待安装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的底部外部轮廓相契合的温控器定位口(6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底面上凸设有安装底座(102),所述安装底座(102)的底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变压器温控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侧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每个所述穿线孔上均设有一组穿线孔密封组件,每组所述穿线孔密封组件均分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半圆弹性密封件(7),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组合而成的穿线孔密封组件的中部形成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的内径尺寸与穿过该穿线通道的线路外径尺寸形成过渡配合;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外周面后部凸设有限位分挡沿A(701),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限位分挡沿A(701)拼合成一个限位挡沿A,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外周面前部凸设有限位分挡沿B(702),同组两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限位分挡沿B(702)拼合成一个限位挡沿B,每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限位分挡沿B(702)与同组另一个所述半圆弹性密封件(7)的限位分挡沿B(702)的接合面上分别设有插接凸起(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琦谢勇勇张利猛邱训萌李宏志付宗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特变电工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