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774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无法与电路板进行分离,较难修复,导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包括移动遥控器壳体、清洁槽、导向柱、移动遥控器后盖、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清洁槽开设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左侧上端,并且清洁槽与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后方内部;所述移动遥控器后盖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后方;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电路板的后方下端,并且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电气连接,延长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方便了对埋入板的维修。修。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电路板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的,导电性能最好的几个金属分别为银、铜、金、铝。在电子行业中,特别是电路板行业中,以上几种导电性能最佳的金属中,成本高昂的金和银在电路板行业中极少被使用,现有半导体厂商通常将铝箔作为电子器件的焊盘材料以快速散去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将铜箔作为铜线路层材料,埋入式电路板一般包括:埋入板和覆盖层。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2021329677.7本申请涉及电路板
,公开了一种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该埋入式电路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外层线路板、基板和第二外层线路板,基板具有至少一槽体,第一外层线路板、基板和第二外层线路板上开设有贯通孔以形成谐振腔,槽体的侧壁与相邻贯通孔的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0

400um;以及电子器件,嵌设在槽体内。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整个印刷电路板的表面器件减少,从而实现电路的小型化,同时,避免谐振波直接传递电子器件而导致电子器件逐渐松脱,甚至脱落,并能够避免制作贯通孔时损伤槽体内的电子器件。同时,可以实现多个电子器件埋入设置,且该多个电子器件可以共用一个谐振腔,防水性能佳且生产成本较低。(ESM)同样的专利技术创造已同日申请专利技术专利。
[0004]基于上述,现有的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在使用时,由于埋入式电路板镶嵌在电路板的内部,无法与电路板进行分离,当埋入式电路板发生损坏时,较难修复,导致资源的浪费。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在使用时,由于埋入式电路板镶嵌在电路板的内部,无法与电路板进行分离,当埋入式电路板发生损坏时,较难修复,导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0007]本技术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包括移动遥控器壳体、清洁槽、导向柱、移动遥控器后盖、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
[0009]所述清洁槽开设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左侧上端,并且清洁槽与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连通;
[0010]所述导向柱共设置三组,导向柱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后方内部;
[0011]所述移动遥控器后盖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后方;
[0012]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
[0013]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电路板的后方下端,并且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电气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遥控器壳体包括有:防尘块;
[0015]所述防尘块滑动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后方左侧,并且防尘块将清洁槽遮挡,防尘块与移动遥控器后盖滑动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遥控器壳体包括有:检测弹簧、检测驱动块、检测连接杆和检测挡块;
[0017]所述检测弹簧共设置两组,检测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
[0018]所述检测驱动块共设置两组,检测驱动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弹簧的下方,并且检测驱动块分别与移动遥控器壳体滑动连接;
[0019]所述检测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检测驱动块的下方,并且检测连接杆设置在电路板的下方;
[0020]所述检测挡块共设置两组,检测挡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并且检测挡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左右两侧下端。
[002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遥控器壳体包括有:对照块;
[0022]所述对照块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左侧下端,并且对照块的下端与检测挡块的下端对齐。
[002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遥控器后盖包括有:保护块;
[0024]所述保护块共设置两组,保护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后盖的内部前端,并且保护块为弹性材料结构。
[0025]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包括有:埋入槽、导向板、插接弹簧、埋入板、插接销和固定槽;
[0026]所述埋入槽共设置两组,埋入槽分别开设在电路板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
[0027]所述导向板共设置四组,导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电路板的左右两侧上下端,导向板为两组向外倾斜的板状结构组成;
[0028]所述埋入板插接连接在埋入槽的内部,埋入板设置有连接铜片;
[0029]所述固定槽共设置两组,固定槽分别开设在埋入板的下端左右两侧;
[0030]所述插接销共设置两组,插接销分别与电路板滑动连接;
[0031]所述插接弹簧共设置四组,插接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插接销的下方,并且,插接弹簧的下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本技术通过当需要对埋入板进行埋入时,此时,将埋入板分别插入埋入槽,此时在插接弹簧的作用下,插接销插入固定槽的内部,实现对埋入板的固定,当需要对埋入板进行维修时,可以将埋入板在埋入槽中滑出,方便了对埋入板的维修。
[0034]本技术通过当长时间使用移动遥控器壳体时,此时移动遥控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可能会发生位移,当电路板出现位移时,此时电路板向下移动,电路板向下移动带动检
测连接杆向下移动,检测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检测挡块向下移动,此时在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外部即可实现对电路板位移的观测,可以通过检测挡块与对照块的位置进行对比,来实现对检测挡块下移距离的观察。
[0035]本技术通过当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清洁时,此时向后滑动防尘块,防尘块向后滑动,将清洁槽暴露,通过清洁槽向移动遥控器壳体的内部通气,此时附着在电路板上的灰尘会被吹落,实现了对电路板的清洁,避免了对移动遥控器壳体进行拆卸。
[0036]本技术实现了对电路板的清洁,避免了对移动遥控器壳体进行拆卸,延长了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当需要对埋入板进行维修时,可以将埋入板在埋入槽中滑出,方便了对埋入板的维修,并且可以通过检测挡块与对照块的位置进行对比,来实现对检测挡块下移距离的观察,保证了对电路板的监控。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技术的导向柱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技术的保护块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技术的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本技术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43]1、移动遥控器壳体;101、清洁槽;102、防尘块;103、导向柱;104、对照块;105、检测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遥控器壳体(1)、清洁槽(101)、导向柱(103)、移动遥控器后盖(2)、电路板(3)和温度传感器(4);所述清洁槽(101)开设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左侧上端,并且清洁槽(101)与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导向柱(103)共设置三组,导向柱(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后方内部;所述移动遥控器后盖(2)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后方;所述电路板(3)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4)固定连接在电路板(3)的后方下端,并且温度传感器(4)与电路板(3)电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遥控器壳体(1)包括有:防尘块(102);所述防尘块(102)滑动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后方左侧,并且防尘块(102)将清洁槽(101)遮挡,防尘块(102)与移动遥控器后盖(2)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埋入式电路板、移动设备以及传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遥控器壳体(1)包括有:检测弹簧(105)、检测驱动块(106)、检测连接杆(107)和检测挡块(108);所述检测弹簧(105)共设置两组,检测弹簧(105)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遥控器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检测驱动块(106)共设置两组,检测驱动块(106)分别固定连接在检测弹簧(105)的下方,并且检测驱动块(106)分别与移动遥控器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连接杆(107)固定连接在检测驱动块(106)的下方,并且检测连接杆(107)设置在电路板(3)的下方;所述检测挡块(108)共设置两组,检测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博黄建伽许俊洁侯学芬陈菊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博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