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76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6
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该工装包括设置有安装固定孔的下基板,下基板前侧部设置有与其匹配安装的上基板,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靠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辊轴;下基板在其后侧部设置有线束疏导机构,线束疏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下基板上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安装有三个滚轮,且分别为上滚轮和下滚轮,以及前滚轮,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留有空隙,前滚轮与下滚轮水平设置;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前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向下的U型槽口;所述的左侧板上通过转动销轴铰接有一个转动板,转动板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板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板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管道修复
,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放线用辅助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管道修复技术目前在市政管道修复中属于维修成本较低、用工较少、施工量较小的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因此该技术也慢慢主导了管道修复市场,在施工实践过程中该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也被慢慢完善和进一步改进革新。在该技运用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远程操控装置,例如检修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清淤装置以及吸水装置的远程操控和加压装置的远程操控等,因此各部件的供电放线在该技术中也举足轻重。目前大多采用大型线卷进行直接放线,在放线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复杂卡线、缠线的故障也市场发生。卡线主要是由于放线角度没有得到及时调整与现场设置产生卡死,缠线主要是放线速度过快或者放线过长导致缠线。卡线和缠线的问题轻则导致施工不顺增长周期,重则对线缆造成破坏产生断线或漏电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放线稳定装置的开发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方案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放线辅助工装,使放线操作安全可靠。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该工装包括设置有安装固定孔的下基板,所述的下基板前侧部设置有与其匹配安装的上基板,所述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靠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辊轴,所述的竖直辊轴在同一侧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的下基板在其后侧部设置有线束疏导机构,所述的线束疏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下基板上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安装有三个滚轮;上述三个滚轮分别为靠后设置且位置关系为上下设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以及靠前设置的前滚轮,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留有可通过线束的空隙,所述前滚轮与下滚轮水平设置;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其前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向下的U型槽口;所述的左侧板上通过转动销轴铰接有一个转动板,所述的转动板的后端部通过转动销轴与左侧板板面铰接连接,所述的转动板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在其转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一个转轮,所述的转轮在自然状态下与前滚轮啮合,上述的转动板以及左侧板上均设置有一个挂耳,且在两个挂耳之间设置有一个拉紧弹簧。
[0006]所述的下基板和上基板其前侧部均为前宽后窄的喇叭状结构,且设置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竖直辊轴也成喇叭状排列设置。
[0007]所述的竖直辊轴由上拉紧螺丝、下拉紧螺丝、中部连杆以及设置在中部连杆外周的外辊筒组成。
[0008]所述的中部连杆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心位置均向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的螺纹槽
与上拉紧螺丝和下拉紧螺丝匹配实现螺纹连接。
[0009]所述的转轮外周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0010]所述的防滑结构为凸槽结构。
[0011]本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将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前端部均设置成喇叭状,因此能够满足竖直辊轴也能够呈喇叭状设置,前宽后窄的喇叭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大的放线角度,且竖直辊轴可以使放线更加流畅,从而有效避免放线角度过小导致卡线的问题。
[0012]2、竖直辊轴由上拉紧螺丝、下拉紧螺丝、中部连杆以及辊筒多个部件组成,上拉紧螺丝和下拉紧螺丝对中部连杆的上下端部进行拉紧固定,辊筒套装在中部连杆上,这种固定方式更加稳定牢固,在放线过程中只有辊筒进行滚动对元件精度要求低,且工作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零整比在某一部件损坏后维修更换成本低且操作快捷方便。
[0013]3、线束疏导机构的设置能够使放线更加稳定有序,能够避免缠线问题,其中设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更够约束线上线摆动位置,并梳理线束。旋转编码器与前滚轮配合使用可以计量出线长度,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长度进行放线测量,避免放线过短或过长,从而使施工更加进准,也避免了放线过程中放线过长导致缠线的问题。在转动板与左侧板之间设置的拉紧弹簧能够使线束通过前滚轮与转轮之间时提供更大的接触力度,避免出现空转或滑轮现象。其中转动板的后端部通过转动销轴与左侧板的板面铰接,使转动板具有一定得旋转自由度,从而能够适应各种规格的线缆通过。
[0014]总体而言,本方案能够起到放线稳定、操作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及线缆通过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竖直辊轴部件爆炸图。
[0021]图7为左侧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下基板2、上基板3、竖直辊轴4、线束疏导机构5、左侧板6、右侧板7、上滚轮8、下滚轮9、前滚轮10、U型槽口11、转动销轴12、转动板13、旋转编码器14、转轮15、挂耳16、拉紧弹簧17、上拉紧螺丝18、下拉紧螺丝19、中部连杆20、外辊筒21、螺纹槽22、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7所示: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该工装包括设置有安装固定孔的下基板1,所述的下基板1前侧部设置有与其匹配安装的上基板2,所述的上基板2与下基板1之间靠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辊轴3,所述的竖直辊轴3在同一侧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的下基板1在其后侧部设置有线束疏导机构4,所述的线束疏导机构4包括有设置在下基板1上
的左侧板5和右侧板6,所述的左侧板5和右侧板6之间安装有三个滚轮;上述三个滚轮分别为靠后设置且位置关系为上下设置的上滚轮7和下滚轮8,以及靠前设置的前滚轮9,所述上滚轮7和下滚轮8之间留有可通过线束的空隙,所述前滚轮9与下滚轮8水平设置;所述的左侧板5和右侧板6在其前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向下的U型槽口10;所述的左侧板5上通过转动销轴11铰接有一个转动板12,所述的转动板12的后端部通过转动销轴11与左侧板5板面铰接连接,所述的转动板12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13,所述的旋转编码器13在其转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一个转轮14,所述的转轮14在自然状态下与前滚轮9啮合,上述的转动板12以及左侧板5上均设置有一个挂耳15,且在两个挂耳之间设置有一个拉紧弹簧16。
[0026]所述的下基板1和上基板2其前侧部均为前宽后窄的喇叭状结构,且设置在上基板2和下基板1之间的竖直辊轴3也成喇叭状排列设置。
[0027]所述的竖直辊轴3由上拉紧螺丝17、下拉紧螺丝18、中部连杆19以及设置在中部连杆外周的外辊筒20组成。
[0028]所述的中部连杆19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心位置均向内开设有螺纹槽21,所述的螺纹槽21与上拉紧螺丝17和下拉紧螺丝18匹配实现螺纹连接。
[0029]所述的转轮14外周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2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修复用放线辅助工装,该工装包括设置有安装固定孔的下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基板前侧部设置有与其匹配安装的上基板,所述的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靠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直辊轴,所述的竖直辊轴在同一侧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的下基板在其后侧部设置有线束疏导机构,所述的线束疏导机构包括有设置在下基板上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安装有三个滚轮;上述三个滚轮分别为靠后设置且位置关系为上下设置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以及靠前设置的前滚轮,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留有可通过线束的空隙,所述前滚轮与下滚轮水平设置;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其前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向下的U型槽口;所述的左侧板上通过转动销轴铰接有一个转动板,所述的转动板的后端部通过转动销轴与左侧板板面铰接连接,所述的转动板前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旋转编码器,所述的旋转编码器在其转动轴的前端安装有一个转轮,所述的转轮在自然状态下与前滚轮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彦明葛兆国马闪帅翟自飞乔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亿达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