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刺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壳体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其表面都会存在有毛刺,这些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还有些是焊接挤出的残料,这些毛刺的存在会对壳体的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毛刺进行处理,现有的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壳体表面毛刺处理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对壳体表面毛刺处理的全面性,同时现有的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针对所处理的壳体的不同来对装置进行适当性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及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壳体设计图纸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仿真效果图;B:采用激光扫描仪对制造出的壳体进行三维扫描并搭建扫描效果图;C:按照壳体的结构并基于扫描效果图将壳体划分为若干个结构部分,将扫描效果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壳体设计图纸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仿真效果图;B:采用激光扫描仪对制造出的壳体进行三维扫描并搭建扫描效果图;C:按照壳体的结构并基于扫描效果图将壳体划分为若干个结构部分,将扫描效果图与仿真效果图进行融合;融合后基于扫描效果图和仿真效果图的尺寸差异来设定每一结构部分毛刺处理的盈余公差,并基于盈余公差来设定每一结构部分毛刺处理的动作流程和控制指令;D:设置一个控制逻辑模块,通过该控制逻辑模块提供多个连续的控制逻辑,每一控制逻辑用于将对应的结构部分的毛刺处理的动作流程和控制指令形成一个控制毛刺处理装置对结构部分进行毛刺处理的执行控制命令,并将所述执行控制命令按照执行顺序发送至毛刺处理装置上设置的控制装置内进行存储,其中,每一所述执行控制命令按照毛刺处理的动作流程形成多个连续的片段式控制命令,按照时序,当一片段式控制命令执行完毕后,设定一个调节间隔,再执行下一片段式控制命令;E:控制装置按照设定顺序调用存储的执行控制命令控制毛刺处理装置执行毛刺处理动作,其中,每一执行控制命令控制毛刺处理装置执行毛刺处理动作包括
①
固定阶段,
②
调节阶段,
③
处理阶段以及
④
转动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①
中,所述固定阶段为通过执行第一片段式控制命令,通过控制固定在凹形架一(15)下端的电动液压杆一(18)带动压板(19)向下进行移动,进而在固定板(6)上设置的放置板(7)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对待处理壳体(11)的固定过程;在步骤
②
中,所述调节阶段为通过执行第二片段式控制命令,通过控制转动电机驱动螺纹杆(13)转动,进而在设置的凹形架一(15)、连接块(17)、支撑滑套一(16)以及固定杆(14)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带动安装组件(8)、电机一(9)以及打磨辊(10)向右进行移动,直至打磨辊(10)紧贴待处理壳体(11)的左侧;在步骤
③
中,所述处理阶段为通过执行第三片段式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电机一(9)带动打磨辊(10)进行转动,接着在设置的安装组件(8)带动电机一(9)以及打磨辊(10)进行前后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对待处理壳体(11)左侧面的打磨过程;在步骤
④
中,所述转动阶段为待处理壳体(11)左侧打磨结束后,通过执行第四片段式控制命令,启动电动液压杆一(18)带动压板(19)向上进行移动直至复原,接着转动螺纹杆(13)带动打磨辊(10)复原,然后通过设置的转动组件(3)带动放置板(7)以及其上放置的待处理壳体(11)进行转动,改变待处理壳体(11)的朝向;重复步骤
①
至步骤
④
以实现对下一结构部分的打磨工序。3.壳体表面毛刺处理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表面毛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的上侧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的下端,所述转动组件(3)的上端穿过固定板(6)且固定连接在放置板(7)的下端,所述放置板(7)的上端搭接有待处理壳体(11),所述待处理壳体(11)的上端搭接有压板(19),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一(18),所述电动液压杆一(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凹形架一(15)的下侧,所述凹形架一(15)通过其左端内部开设圆形连接孔与螺
纹套(22)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套(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链轮三(23),所述链轮三(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张刚,杨子超,雷永锋,张旭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钧诚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