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44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属于人工假体领域。所述人工仿生腰椎,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部可旋转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分别和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延伸设置有第一螺杆部并和上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延伸设置有第二螺杆部并和下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支撑部圆周上均布有六个弧形导向槽,所述上连接体底端圆周均布有三个第一弧形导向板,所述下连接体上端圆周均匀有三个第二弧形导向板,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板和第二弧形导向板滑动设置在弧形导向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椎体可升降调节高度、整体强度高、连接稳定性强,可以适应不同椎体切除手术的椎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假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治疗脊柱肿瘤等疾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工椎体不仅能较好的恢复脊柱的生理解剖结构以及校正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稳定性重建也效果突出。人工椎体的发展经过了单纯支撑型、撑开固定型、可调固定型等几个发展阶段。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人工椎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参数的调整以适应个体的特殊性。
[0003]现有技术中,人工椎体调整高度以螺旋式调整为主,但是螺旋式调整高度,使得调整后的椎体无法稳定固定,上下椎体结合不牢靠,导致椎体脱出,无法达到满意的骨性融合,稳定性差;其他调整高度的方式,也存在稳定性差、骨性融合性差等问题,易对腰椎造成损伤。
[0004]如公开号为CN10484028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椎体,包括上连接体、下连接体和支撑部,支撑部的本体,支柱在腔体内形成活塞结构,通过不同气压来调节支柱伸出腔体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和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撑部基本结构为圆柱形,内部中空且中心位置固定有芯轴,所述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可旋转的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分别和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撑部的内壁上;所述上连接部包括上连接体,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下连接体;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延伸设置有第一螺杆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延伸设置有第二螺杆部,所述第一螺杆部和上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部和下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支撑部圆周上均布有六个弧形导向槽,所述上连接体底端圆周均布有三个第一弧形导向板,所述下连接体上端圆周均匀有三个第二弧形导向板,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板和第二弧形导向板滑动设置在弧形导向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还包括上连接端盖,所述上连接体与上连接端盖之间具有轴向旋转和前后左右弯曲的活动度;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下连接端盖,所述下连接体与下连接端盖之间具有轴向旋转和前后左右弯曲的活动度,能够形成类似人体椎体与人体椎体之间的活动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人工仿生腰椎,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槽包括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向支撑部上端面贯通设置,所述第二弧形导向槽向支撑部下端面贯通设置,且第一弧形导向槽和第二弧形导向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乙娲朱骏焦树强王明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