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反相器负电容补偿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反相器负电容补偿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对寄生和负载电容的补偿作用,负电容在输出驱动器、均衡器等电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传统负电容产生电路如图1所示,由两个交叉耦合的MOS管、电容C和尾电流源组成,等效阻抗为Z
in
=
‑
2/g
m
‑
1/sC,其中g
m
为MOS管的跨导。可以发现该电路属于电流模结构,由尾电流源驱动,功耗高,占用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功耗,减少占用面积,实现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高频增益,提升信道损耗的补偿效果的基于反相器负电容补偿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
[0004]一种基于反相器负电容补偿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包括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和负电容模块:所述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差分输入信号进行高频损耗补偿;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相器负电容补偿的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包括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和负电容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差分输入信号进行高频损耗补偿;所述负电容模块由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交叉耦合构成,分别与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分别由跨导负载单元和耦合电容串联组成;通过跨导负载单元、耦合电容以及交叉耦合结构产生负电容;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由反相器构成,通过所述反相器提供跨导和等效负载;根据所述跨导和所述等效负载对负电容大小进行调整,以及通过调整后的负电容对连续时间线性均衡电路中的负载电容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由反相器构成,包括: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由反相器和首尾相接反相器构成,其中,所述反相器提供跨导,所述首尾相接反相器提供等效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数量为奇数个时,所述第一通路包括串联的奇数个跨导负载单元及第一耦合电容;第一通路输入端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一端交叉耦合至第二通路输入端;所述第二通路包括串联的奇数个跨导负载单元及第二耦合电容;第二通路输入端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一端交叉耦合至第一通路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数量为奇数个时,所述负电容模块的输入阻抗为:当时,输入阻抗可以等效为负电阻和负电容的串联,通过调整与的比值来调整负电容大小;其中,反相器提供跨导,首尾相接反相器提供等效负载,表示耦合电容,表示电容的复数阻抗。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数量为偶数个时,所述第一通路包括串联的偶数个跨导负载单元及第一耦合电容;第一通路输入端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一端交叉耦合至第二通路输入端;所述第二通路包括串联的偶数个跨导负载单元及第二耦合电容;第二通路输入端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一端交叉耦合至第一通路输入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负载单元数量为偶数个时,所述负电容模块的输入阻抗为:
输入阻抗可以等效为负电阻和负电容的串联,通过调整与的比值来调整负电容大小;其中,反相器提供跨导和,首尾相接反相器提供等效负载和,表示耦合电容,表示电容的复数阻抗。7.根据权利要求4或6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包括第一均衡模块和第二均衡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差分输入信号的正极输入信号和负极输入信号;连续时间线性均衡模块包括第一均衡模块和第二均衡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正极差分输入信号和负极差分输入信号;第一均衡模块和第二均衡模块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前向通道和频率选择通道,前向通道与所述频率选择通道并联;正极差分输入信号分两路分别经过第一均衡模块的前向通道和频率选择通道输送到输出端,并在输出端进行合成,得到补偿后的正极高频信号;负极差分输入信号分两路分别经过第二均衡模块的前向通道和频率选择通道输送到输出端,并在输出端进行合成,得到补偿后的负极高频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通道由一个以上反相器组成;所述频率选择通道由反相器、首尾相接反相器以及电容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选择通道为低通通道时,包括:正极差分输入信号包括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刘继斌,查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