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406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属于遮光服技术领域,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包括遮光帽、上衣和下衣,上衣的上端连接有遮光帽,上衣的下端连接有下衣,同时遮光帽、上衣和下衣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且下衣为筒状结构,遮光帽对应患者眼睛位置处设置有视窗,上衣前襟的领口延伸至视窗位置处,上衣的前襟设置有拉链,拉链的上端延伸至遮光帽的视窗位置处,下端延伸至下衣的底端,下衣的下端设置有鞋套,鞋套的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在下衣的内部;视窗内设置有眼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着便利,透气性好,能够满足需遮光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期间的避光需求,遮光服为一体式穿着,避光效果好,有效提高了规范避光的效果,同时能够满足术后患者回家使用。回家使用。回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患者用遮光服


[0001]本技术属于遮光服
,尤其是涉及一种患者用遮光服。

技术介绍

[0002]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40%。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20世纪7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PDT对脑胶质瘤的治疗具有较其他治疗方法优越的地方,能破坏肿瘤组织,但在破坏肿瘤的光剂量允许范围内对正常组织基本无毒性,且对肿瘤的浸润边缘有治疗作用。
[0003]近年来,应用光敏剂激发后产生的荧光来引导术中肿瘤的切除,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在临床上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避光,术后返回病房及外出检查,在转运过程中,患者需要佩戴避光帽及避光单,避光单覆盖在患者身上,会其口鼻同时形成遮挡,透气性差,同时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保持体位不动,以免避光单漏光,因此容易造成患者舒适度低;临床上还采用一种避光措施:使患者躺在转运床上,然后使用一个遮光罩将患者完全笼罩在里面,针对有些清醒的患者,躺在一个封闭的避光罩中,会产生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不适。现手术术前避光患者,除去术后两天卧床,其余都是需要避光,患者本身回家后还需要避光一段时间,由此看来,亟需一款避光衣,解决此类患者的避光问题,提高避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患者用遮光服,不仅避光效果好,同时透气性好,也能够满足术后患者回家使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包括遮光帽、上衣和下衣,所述上衣的上端连接有所述遮光帽,所述上衣的下端连接有所述下衣,同时所述遮光帽、上衣和下衣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且所述下衣为筒状结构,所述遮光帽对应患者眼睛位置处设置有视窗,所述上衣前襟的领口延伸至所述视窗位置处,所述上衣的前襟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遮光帽的视窗位置处,下端延伸至所述下衣的底端,所述下衣的下端设置有鞋套,所述鞋套的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在所述下衣的内部;所述视窗内设置有眼罩。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衣的两个袖口位置处分别一体式连接有手套,所述手套为五指手套。
[0007]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帽、上衣、下衣、鞋套、眼罩和手套的材质均为遮光布料;所述拉链为塑料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衣的领口和袖口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松紧结构;所述下衣的腰线位置处设置有松紧结构;所述鞋套的脚踝位置处以及上端开口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松紧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衣的两个肩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海绵支撑垫。
[0010]进一步的,所述领口对应患者口鼻的位置处设置有透气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鞋套的外部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环,所述下衣下端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固定环为能够伸缩的弹性结构,其外壁上设置有粘贴部,所述粘贴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帽上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环绕设置在所述视窗的左、上、右三面,所述帽檐两侧与遮光帽的连接处对称设置有通行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遮光帽的背面设置有束发孔,所述束发孔的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延伸布料,能够将束发孔的开口进行遮挡。
[0014]进一步的,所述眼罩包括罩体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眼罩的两侧;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质。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患者用遮光服具有以下优势:
[0016](1)本技术穿脱方便,方便患者自己穿脱或者医护人员帮助患者穿脱,同时设置有固定组件,能够避免遮光服下摆掀起,有效保证了遮光效果;
[0017](2)本技术穿着便利,能够满足需遮光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恢复期间的避光需求,遮光服为一体式穿着,避光效果好,有效提高了规范避光的效果;
[0018](3)本技术对应患者口鼻位置处设置有透气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本技术的两个肩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海绵支撑垫,提高了患者穿着遮光服时的饱满度,增强了遮光服的透气性,进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0019](4)本技术设置有手套,且手套为五指分离的手套,方便患者活动;
[0020](5)本技术在遮光服的袖口,领口及腰部位置,设置有弹力收紧结构,方便对整体进行收紧,提高美观度的同时也适配不同身形的患者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0021](6)针对术后回家需要避光的患者,方便其进行活动,提高了患者避光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患者用遮光服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患者用遮光服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鞋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遮光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遮光帽;2、上衣;3、下衣;4、鞋套;5、拉链;6、眼罩;7、松紧结构;8、支撑垫;9、透气孔;10、帽檐;11、束发孔;12、罩体;13、固定带;14、通行孔;15、遮光面罩;16、固定环;17、配合部;18、粘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4]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包括遮光帽1、上衣2和下衣3,所述上衣2的上端连接有所述遮光帽1,所述上衣2的下端连接有所述下衣3,同时所述遮光帽1、上衣2和下衣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患者活动时造成漏光,从而提高了规范避光的效果。同时,所述下衣3为筒状结构,方便医护人员帮助患者或者患者自己穿脱遮光服,所述遮光帽1对应患者眼睛位置处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内设置有眼罩6,眼罩6与遮光帽1为分离状态,当患者佩戴好眼罩6后,眼罩6的四周正好能够被视窗遮挡,从而实现有效的遮光保护,根据患者依从性不同,针对佩戴眼罩6不舒服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不佩戴眼罩6,但是需要佩戴遮光面罩15,所述遮光面罩15为现有技术,其包括一个发箍和遮光面板,遮光面板与发箍铰接,使得遮光面板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各种角度,患者佩戴好遮光面罩15以后,能够对患者的整个面部形成遮挡,遮光面板距离患者的面部还有一点距离,从而保证了更好地透气性,同时患者通过视窗,也能够避免遮光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帽(1)、上衣(2)和下衣(3),所述上衣(2)的上端连接有所述遮光帽(1),所述上衣(2)的下端连接有所述下衣(3),同时所述遮光帽(1)、上衣(2)和下衣(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且所述下衣(3)为筒状结构,所述遮光帽(1)对应患者眼睛位置处设置有视窗,所述上衣(2)前襟的领口延伸至所述视窗位置处,所述上衣(2)的前襟设置有拉链(5),所述拉链(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遮光帽(1)的视窗位置处,下端延伸至所述下衣(3)的底端,所述下衣(3)的下端设置有鞋套(4),所述鞋套(4)的上端开口位置处设置在所述下衣(3)的内部;所述视窗内设置有眼罩(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2)的两个袖口位置处分别一体式连接有手套,所述手套为五指手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帽(1)、上衣(2)、下衣(3)、鞋套(4)、眼罩(6)和手套的材质均为遮光布料;所述拉链(5)为塑料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用遮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2)的领口和袖口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松紧结构(7);所述下衣(3)的腰线位置处设置有松紧结构(7);所述鞋套(4)的脚踝位置处以及上端开口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霞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