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1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0
一种搅拌铲结构,包括铲体和带动铲体转动的电机转轴,所述铲体包括搅拌铲主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对称设置于搅拌铲主轴底部;所述搅拌铲主轴内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空腔内自下而上放置有弹簧和磁铁,且空腔开口处设有封堵磁铁和弹簧的限位块;所述电机转轴底部插接于限位块上,且电机转轴穿过限位块与磁铁相接触,限位块上形成有与电机转轴同步转动的卡接槽;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弹簧作用下,使得铲体弹性伸缩式设置于电机转轴上,从而确保铲体底部始终与锅体内表面相接触,锅体与铲体之间的压力可通过弹簧进行调节,在铲体的转动过程中,确保铲体满足翻炒效果。足翻炒效果。足翻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翻炒锅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翻炒锅是一种采用专业烹饪程序模拟技术,将准好的主料、配料和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无需经验即可自动烹饪的一台智能化设备。
[0003]自动翻炒锅不仅能自动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一锅多用的功能,轻松实现了炒菜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真正做到了烹饪过程无油烟、省时、省力、不粘、不糊、不溢锅、锅体自动密封保鲜、营养菜肴美味正宗。
[0004]中国专利号CN214804262U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烹饪机的锅铲装置及自动烹饪机,包括锅铲链接件和锅铲主体,所述锅铲链接件包括锅铲联轴杆和弹簧,所述锅铲联轴杆的上端用于连接驱动装置,所述弹簧套在锅铲联轴杆的下端,所述锅铲主体包括锅铲轴、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所述锅铲联轴杆插在锅铲轴上部,用于带动所述锅铲轴旋转,所述第一搅拌叶设在所述锅铲轴的下端,用于将锅底食材向外翻炒,所述第二搅拌叶和第三搅拌叶设在所述锅铲轴的侧壁,用于将锅内食材向里翻炒。
[0005]上述公开的这种锅铲装置的弹簧上下为敞开式结构,支撑面太小,同时上述的锅铲联轴杆套接于弹簧上,在锅铲的转动过程中,当锅铲联轴杆产生一定偏差后,锅铲联轴杆底部对弹簧进行偏置式挤压,容易造成弹簧的变形,从而影响弹簧的后续使用,影响锅铲装置的炒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接触稳定,安全可靠,具有弹性伸缩效果的搅拌铲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铲结构,包括铲体和带动铲体转动的电机转轴,所述铲体包括搅拌铲主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设置于搅拌铲主轴底部;所述搅拌铲主轴内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空腔内自下而上放置有弹簧和磁铁,且空腔开口处设有封堵磁铁和弹簧的限位块;所述电机转轴底部插接于限位块上,且电机转轴穿过限位块与磁铁相接触,限位块上形成有与电机转轴同步转动的卡接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转轴与搅拌铲主轴同轴设置,磁铁上下两侧分别与电机转轴和弹簧相接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腔为圆柱体结构,且空腔尺寸与弹簧和磁铁尺寸相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两端形成有螺旋支撑面,螺旋支撑面
形成自外而内螺旋设置的螺旋结构,磁铁放置于该螺旋支撑面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铲主轴顶部形成有与空腔相连通的缺口,限位块上形成有与缺口相卡接的凸起。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缺口对称设置于空腔两侧,凸起对称设置于限位块两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铲主轴上还形成有对称设置的螺纹孔,限位块上形成有与螺纹孔相连通的配合孔。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顶部形成有与搅拌铲主轴顶部相抵的帽体,凸起位于帽体下方。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均为弧形结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连接于搅拌铲主轴的不同水平高度上。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铲主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为一体式结构,且搅拌铲主轴、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外包覆有胶体。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在弹簧作用下,使得铲体弹性伸缩式设置于电机转轴上,从而确保铲体底部始终与锅体内表面相接触,锅体与铲体之间的压力可通过弹簧进行调节,在铲体的转动过程中,确保铲体满足翻炒效果;
[0019]2、弹簧两端形成有螺旋支撑面,尽可能的增大弹簧与磁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在弹簧上对磁铁进行支撑,满足对磁铁的架空和支撑需要,便于磁铁与搅拌铲主轴相吸合。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2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铲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5]附图标记:电机转轴1,限位块2,卡接槽21,凸起22,配合孔23,帽体24,磁铁3,弹簧4,螺旋支撑面41,铲体5,搅拌铲主轴51,第一搅拌叶52,第二搅拌叶53,空腔54,缺口55,螺纹孔56,电机6,锅体7,锅盖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搅拌铲结构,包括铲体5和带动铲体5转动的电机转轴1,所述铲体5包括搅拌铲主轴51、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3,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3对称设置于搅拌铲主轴51底部;所述搅拌铲主轴51内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54,空腔54内自下而上放置有弹簧4和磁铁3,且空腔54开口处设有封堵磁铁3和弹簧4的限位块2;所述电机转轴1底部插接于限位块2上,且电机转轴1穿过限位块2与磁铁3相接触,限位块2上形成有与电机转轴1同步转动的卡接槽21。
[0028]电机转轴1连接有相对应的电机6,电机6与电机转轴7之间设有相对应的齿轮组,在齿轮组的作用下实现对电机6输出轴的转速进行减速,并将该减速后的转速传递至电机转轴7上,使得电机转轴7的转速满足铲体5转速要求。
[0029]弹簧4和磁铁3内置式设置于空腔54内,限位块2设置于空腔54的开口处,且卡接槽21的尺寸小于磁铁3的尺寸,从而实现在限位块2内壁的作用下将磁铁3进行压紧,并对磁铁3进行限位,确保弹簧4和磁铁3始终内置式设置于空腔54内,防止弹簧4和磁铁3内与翻炒的食物相接触。
[0030]电机转轴1与搅拌铲主轴51同轴设置,磁铁3上下两侧分别与电机转轴1和弹簧4相接触,搅拌铲主轴51可沿电机转轴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当搅拌铲主轴51向上移动时,电机转轴1对磁铁3进行下压,从而实现对弹簧4的压缩,搅拌铲主轴51与电机转轴1之间的间距减小,在电机转轴1高度固定的情况下,实现搅拌铲主轴51的上移。
[0031]空腔54为圆柱体结构,且空腔54尺寸与弹簧4和磁铁3尺寸相对应,空腔54与弹簧4和磁铁3间隙配合,从而防止弹簧4和磁铁3在空腔54内的晃动,同时确保弹簧4和磁铁3可沿着空腔54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0032]弹簧4两端形成有螺旋支撑面41,螺旋支撑面41形成自外而内螺旋设置的螺旋结构,磁铁3放置于该螺旋支撑面41上,在螺旋支撑面41的作用下,尽可能的增大弹簧4底部与空腔54底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弹簧4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弹簧4顶部的螺旋支撑面41增大与磁铁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铲结构,包括铲体(5)和带动铲体(5)转动的电机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5)包括搅拌铲主轴(51)、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3),第一搅拌叶(52)和第二搅拌叶(53)设置于搅拌铲主轴(51)底部;所述搅拌铲主轴(51)内部形成有开口向上的空腔(54),空腔(54)内自下而上放置有弹簧(4)和磁铁(3),且空腔(54)开口处设有封堵磁铁(3)和弹簧(4)的限位块(2);所述电机转轴(1)底部插接于限位块(2)上,且电机转轴(1)穿过限位块(2)与磁铁(3)相接触,限位块(2)上形成有与电机转轴(1)同步转动的卡接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轴(1)与搅拌铲主轴(51)同轴设置,磁铁(3)上下两侧分别与电机转轴(1)和弹簧(4)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4)为圆柱体结构,且空腔(54)尺寸与弹簧(4)和磁铁(3)尺寸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两端形成有螺旋支撑面(41),螺旋支撑面(41)形成自外而内螺旋设置的螺旋结构,磁铁(3)放置于该螺旋支撑面(4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王坚王恩香李显文张开川郁明跃吴伟良熊璐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