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27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包括定位套,定位套内穿设有芯杆,定位套与芯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芯杆上设置有将定位套封堵的密封件,芯杆内设置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磁铁,芯杆靠近密封件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通道连通的弹性气囊,芯杆的另一端由螺纹配合的封堵头封堵,芯杆外侧套设有活动环,活动环上设置有铁块,活动环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芯杆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活动环设置于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之间,定位套外侧设置有投射组件。这种气门芯可在胎压过高或过低时在墙面或地面上投射出指示投影,该种组装方法可方便的控制芯杆上弹性气囊内的初始气量。控制芯杆上弹性气囊内的初始气量。控制芯杆上弹性气囊内的初始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门芯
,具体是一种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特别涉及能够投射胎压过低或过高投影的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门芯是安装在车胎上用于防止漏气的单向阀,现有的气门芯一般包括定位套,定位套内设置有芯体,芯体中心设有气孔,气孔内穿设有芯杆,芯杆与芯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芯杆端部将气孔堵住以达到单向密封的作用。
[0003]在行车过程中,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行车安全性的降低。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都配备了胎压检测功能,通过胎压检测的传感器检测胎内压力,在汽车驾驶仓内的中控面板上可以直观的显示胎压,但是针对一些摩托车、电瓶车以及自行车,胎压检测的功能还远未如此完善,而且针对这些车型,配备胎压检测无疑大幅提升了制造成本,提升了车辆的使用成本。并且现在已经在使用的这些车型如果原本未配备胎压检测功能,如果要重新加装胎压检测功能成本则更加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气门芯及其组装方法,这种气门芯能够仅通过更换气门芯即可具备胎压过高或过低的检测功能,并且可在胎压过高或过低时在墙面或地面上投射出指示投影,大大降低了原本不具备胎压检测功能车型加装胎压过高或过低预警功能的成本,该种组装方法能够方便的组装芯杆及整个气门芯,可方便的控制芯杆上弹性气囊内的初始气量,并提高组装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气门芯,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穿设有芯杆,所述定位套与芯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芯杆上设置有将定位套封堵的密封件,所述芯杆内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磁铁,所述芯杆靠近所述密封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弹性气囊,所述芯杆的另一端由螺纹配合的封堵头封堵,所述芯杆外侧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上设置有铁块,所述活动环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所述芯杆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所述活动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环和所述第三导电环之间,所述定位套外侧设置有投射组件,所述投射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一灯体的出光位置对准具有高胎压标识的第一透光膜,所述第二灯体的出光位置对准具有低胎压标识的第二透光膜,所述电池的其中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环,所述电池的另一电极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灯体和所述第二导电环串联,另一支路与所述第二灯体和所述第三导电环串联。这种气门芯能够在轮胎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使得弹性气囊收缩或者膨胀,使得活塞在中空通道内移动,而由于磁铁和铁块的吸引,使得活塞的移动能够带动活动环移动,在活动环上的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或第三导电环接触时即可分别由第一灯体或第二灯体投射出胎压过高或过低的投影,仅通过更换气门芯即可具
备胎压过高或过低的检测功能,大大降低了原本不具备胎压检测功能车型加装胎压过高或过低预警功能的成本。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投射组件之间通过万向球头连接,所述投射组件由自身重力垂坠至射出光位置始终斜向下。由于气门芯随着轮子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如果定位套与投射组件固定连接会导致投射的位置各不相同或者在没有其他物体阻挡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投影,而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得投射出的投影的方向始终朝向地面,从而在地面上投射出较为清晰的图像。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定位套相连,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并在内部形成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所述电池,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电池其中一极贴合的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电池另一极贴合的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壳体内分隔成两个腔室,两所述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灯体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一灯体和所述第二灯体其中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灯体和所述第二灯体的另一极分别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侧壁的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第三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相连,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三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三导电体与所述第四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一导电体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环,所述第二导电体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三导电体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环。采用该结构能够方便的更换电池,在更换电池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导线连接的问题,通过旋下第二壳体即可取出电池进行更换,操作方便。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套上设置有供导线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导线后由树脂胶封堵。通过树脂胶封堵操作方便且密封性好。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中空通道横截面非圆,所述活塞外轮廓中空通道形状匹配,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中空通道内壁贴合,轴向贯穿所述活塞本体设置有第一气道,所述活塞本体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弹簧以及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所述磁铁,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滑块具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错开的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环转动至所述铁块位于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时,所述滑块压缩所述弹簧移动至第一位置。采用该结构在生产时能够通过转动活动环使得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或错开,在连通时能够在外部移动活动环来调节内部活塞的位置,从而使得气门芯的活塞的预设位置可方便的调节,从而适用于各种不同胎压的轮胎。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两侧的所述第一气道内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滑块贴合。采用该结构能够使得滑块侧壁与第一气道的密封性提升。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安装腔内侧与所述中空通道的气压平衡通道。采用该结构能够防止安装腔内部中空通道的气压不平衡而导致滑块无法正常滑动。
[0012]上述气门芯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芯杆管件一端与弹性气囊粘接,将芯杆管件置于具有抽气腔体的抽气设备上,弹性气囊侧位于抽气腔体内,芯杆管件另一端通
气,抽气腔体内负压使弹性气囊内吸入气体;2)将活塞置入芯杆管件的中空通道内,继续抽气将活塞吸入,由封堵头将芯杆管件的另一端封堵,取出芯杆;3)在芯杆上套入第一导电环,并在芯杆外侧固定第二导电环、第三导电环、弹簧座以及密封件;4)将芯杆装入定位套;5),将投射组件安装至定位套,并完成电路连接:将电池的其中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环,电池的另一电极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灯体和所述第二导电环串联,另一支路与所述第二灯体和所述第三导电环串联。这种气门芯的组装方法能够方便的组装芯杆及整个气门芯,可方便的控制芯杆上弹性气囊内的初始气量,并提高组装效率。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气门芯能够在轮胎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使得弹性气囊收缩或者膨胀,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芯,包括定位套(1),所述定位套(1)内穿设有芯杆(2),所述定位套(1)与芯杆(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所述芯杆(2)上设置有将定位套(1)封堵的密封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2)内设置有中空通道(21),所述中空通道(21)内设置有活塞(5),所述活塞(5)上设置有磁铁(51),所述芯杆(2)靠近所述密封件(4)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通道(21)连通的弹性气囊(22),所述芯杆(2)的另一端由螺纹配合的封堵头(23)封堵,所述芯杆(2)外侧套设有活动环(24),所述活动环(24)上设置有铁块(25),所述活动环(24)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26),所述芯杆(2)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导电环(27)和第三导电环(28),所述活动环(24)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环(27)和所述第三导电环(28)之间,所述定位套(1)外侧设置有投射组件(6),所述投射组件(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内设置有电池(62)、第一灯体(63)和第二灯体(64),所述第一灯体(63)的出光位置对准具有高胎压标识的第一透光膜(65),所述第二灯体(64)的出光位置对准具有低胎压标识的第二透光膜(66),所述电池(62)的其中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环(26),所述电池(62)的另一电极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灯体(63)和所述第二导电环(27)串联,另一支路与所述第二灯体(64)和所述第三导电环(28)串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1)与所述投射组件(6)之间通过万向球头连接,所述投射组件(6)由自身重力垂坠至射出光位置始终斜向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门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包括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所述第一壳体(611)与所述定位套(1)相连,所述第一壳体(611)和第二壳体(612)螺纹连接并在内部形成电池仓(67),所述电池仓(67)内设置有所述电池(62),所述第一壳体(611)上设置有与电池(62)其中一极贴合的第一导电片(6a),所述第二壳体(612)上设置有与电池(62)另一极贴合的第二导电片(6b),所述第二壳体(612)内分隔成两个腔室(68),两所述腔室(6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灯体(63)和第二灯体(64),所述第二导电片(6b)与所述第一灯体(63)和所述第二灯体(64)其中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灯体(63)和所述第二灯体(64)的另一极分别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612)侧壁的第三导电片(6c)和第四导电片(6d),所述第一壳体(61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体(61a)、第二导电体(61b)和第三导电体(61c),所述第一导电体(61a)与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秉橡谢惠永斯海国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志冠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