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维持供能系统的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自维持供能系统的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速列车穿过隧道时的气动效应指的是,当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巨大的活塞效应使得列车前方的空气被剧烈挤压形成压缩波,该压缩波传递到隧道出口形成微气压波,进一步激化后成为气压爆波,一方面,气压爆波发出剧烈的噪音造成环境污染并对隧道口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另一方面,隧道内剧烈变化的压力波作用于车体和隧道表面也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甚至有可能会对车体结构和隧道设施产生破坏,车外压力传至车内还会引起乘客的不适,严重影响乘客舒适性。由于隧道内压力波大小主要取决于阻塞比(列车截面积和隧道截面积的比值),隧道外微气压波的最大值与初始压缩波压力梯度正相关,因此现有技术中,利用上述原理对隧道气动效应进行缓解的方案有如下两种:
[0003]1、对于微气压波,通常考虑设置缓冲结构(如:竖井、斜井或横洞等辅助设施)来降低隧道内瞬变压力是一个比较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目前降低微气压波的缓冲设施有各种新型斜切式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维持供能系统的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内、以隧道两端的隧道口为起始端分别设置有对隧道内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区,所述隧道内的加热区沿隧道长度方向分隔为多个连续布设的发热段,每个发热段可单独控制启闭,所述隧道内还安装有沿隧道长度方向排列布设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通过控制系统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系统给加热区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维持供能系统的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以隧道口的发热段为起始、连续开启的发热段的总长度与待穿过隧道的列车车头流线型长度相同或与列车车身长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维持供能系统的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两端的加热区同时开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自维持供能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田天,王军彦,施方成,张雷,王钰,姜琛,陆意斌,周丹,熊小慧,杨明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