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751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冷壳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液冷壳体、铜管和液压胀管设备,液冷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二者的连接端面上均开设有嵌槽,两个嵌槽相对设置形成胀接空腔;铜管两端开口,且其设置于胀接空腔中;工作时,液压胀管设备的注液端与铜管的一端开口连接,再将铜管的另一个开口进行封堵,然后启动液压胀管设备对铜管按预设加压压力进行预设加压时间的注液加压,以使铜管由内向外扩张后其外壁能与胀接空腔的槽壁紧密贴合,以实现液冷壳体的液压胀管连接。以实现液冷壳体的液压胀管连接。以实现液冷壳体的液压胀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冷壳体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液冷壳体的铜管连接方式是在锻造钢加工的壳体内嵌埋电焊铜管,嵌埋时,使用黄铜焊料进行火焰钎焊,该种焊接方式需要专业的焊接技术工人进行操作,且在焊接过程中,液冷壳体在火焰焊过程中容易受热不均,易产生形变和壳体退火,导致其局部硬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异种金属氩弧焊、火焰钎焊等焊接操作容易产生析氢、曝锌和气泡等加工件的固有缺陷,也会进一步导致液冷壳体的结构强度变低。且焊接过程污染较高,人工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液冷壳体采用埋焊方式连接带来的壳体形变、二次退火和局部硬度变化等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液冷壳体、铜管和液压胀管设备,所述液冷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液冷壳体、铜管和液压胀管设备,所述液冷壳体包括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二者的连接端面上均开设有嵌槽,两个所述嵌槽相对设置形成胀接空腔;所述铜管两端开口,且其设置于所述胀接空腔中;工作时,将所述液压胀管设备的注液端与所述铜管的一端开口连接,再将所述铜管的另一个开口进行封堵,然后启动液压胀管设备对铜管按预设加压压力进行预设加压时间的注液加压,以使铜管由内向外扩张后,其外壁能与所述胀接空腔的槽壁紧密贴合,进而实现所述液冷壳体的液压胀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为按所述胀接空腔形状预成型的无缝管件,其材质为T2紫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壳体为金属材质,且其硬度和强度均大于所述铜管的硬度和强度;优选的,所述液冷壳体的抗拉强度为δb2≥1080MPa(110),其屈服强度优选为δs2≥930MPa(95),其硬度优选为HRC为36

45;所述嵌槽的伸长率δ5c≤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抗拉强度δb1为200MPa

240MPa;其屈服强度δs1优选为60MPa

70MPa;伸长率优选为δ5a≥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壳体实现液压胀管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久怀王颢雄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