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568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1
本申请公开一种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为采用振荡测量法检测温敏凝胶的模量,其中,在振荡测量法的检测条件中,振荡频率为固定频率,检测温度从起始温度升温至终止温度,同时将应变自第一应变随检测温度的升温降至第二应变。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通过将检测温度设置为变量,同时随检测温度的变化来调整应变,以获得不同温度下待测温敏凝胶的模量。使得检测过程中,不同的温度下均具有足够的应变和应力满足检测的精度要求,提高了不同温度下待测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提高了对待测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了对待测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了对待测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敏凝胶
,尤其涉及一种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温敏凝胶是一种可以跟随温度变化进行可逆性溶胶

凝胶转换的水性凝胶,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肿瘤栓塞、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系统等。其中,在肿瘤栓塞中,温敏凝胶在注射入人体后受人体温度刺激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可流动的凝胶状态,从而堵塞肿瘤血管而达到中断肿瘤细胞血流供应的目的。温敏凝胶的模量反映凝胶强度,而凝胶强度是评估温敏凝胶栓塞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故在药物的设计和使用前需要对温敏凝胶的模量大小进行检测。在温敏凝胶随温度变化进行可逆性溶胶

凝胶转换的过程中,模量会有若干个数量级的变化,例如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类凝胶在25~45℃范围内的模量会有3

4个数量级的变化,由于温敏凝胶的模量随温度变化,因此固定温度的模量检测方法不能有效的检测出温敏凝胶的模量。
[0003]在目前公开的一检测温敏凝胶模量的方法中,其将频率和应变固定不变,控制检测温度以恒定的速率变化,来检测不同温度下温敏凝胶的模量。但是,此方法存在模量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当检测温度低于温敏凝胶的相变温度时,温敏凝胶为溶胶,呈流动态,模量较小,屈服应力小,若施加的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会对材料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致使检测结果失准;而当检测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温敏凝胶转变为凝胶态,呈凝固态,模量升高,屈服应变小,若施加的应力造成的应变超过屈服应变,同样会使检测失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结果不准确等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提供待测温敏凝胶;
[0007]将待测温敏凝胶置于模量待检区域;
[0008]采用振荡测量法检测待测温敏凝胶的模量;
[0009]其中,振荡测量法的检测条件包括:
[0010]振荡频率为固定频率;
[0011]检测温度从起始温度升温至终止温度;
[0012]应变自第一应变随所述检测温度的升温降至第二应变,且第一应变和第二应变均小于对应温度时待测温敏凝胶的屈服应变。
[0013]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温度低于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相变温度值。
[0014]一些实施例中,终止温度高于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相变温度值。
[0015]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温度是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所述终止温度。
[0016]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温度≤25℃。
[0017]一些实施例中,终止温度≥37℃。
[0018]一些实施例中,升温速率0.5

3℃/min。
[0019]一些实施例中,应变是按照对数变化规律自所述第一应变降至所述第二应变。
[002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变≤20%应变。
[0021]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应变≥0.5%应变。
[0022]一些实施例中,振荡频率为0.1

10Hz。
[0023]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置于模量待检区域包括如下步骤:
[0024]将所述待检温敏凝胶置于凝胶载体平台上;
[0025]将转子下压,使得所述待检温敏凝胶填满在转子与凝胶载体平台之间的间隙。
[0026]进一步实施例中,转子为锥板或平板。
[0027]一些实施例中,待测温敏凝胶包括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类凝胶。
[0028]进一步实施例中,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类凝胶包括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甲基丙烯酸丁酯)、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N

正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丙烯酸)、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丙烯酸羟乙酯)、交联剂交联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丙烯酰胺)中的任一种。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0]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通过在检测过程中调整检测温度,同时随检测温度的变化来调整应变,以获得不同温度下待测温敏凝胶的模量。具体是随着检测温度上升而降低应变,使得检测过程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均具有足够的应变和应力满足检测的精度要求。同时,检测过程中应变均未超过屈服应变,避免了待测温敏凝胶结构被破坏,提高了不同温度下模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本申请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提高了对待测温敏凝胶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实施例1中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甲基丙烯酸丁酯)凝胶的模量检测结果示意图;
[0033]图2为实施例2中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的模量检测结果示意图;
[0034]图3为实施例3中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正丙基丙烯酰胺)凝胶的模量检测结果示意图;
[0035]图4为对比例1中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co

甲基丙烯酸丁酯)凝胶的模量检测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7]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凝胶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待测温敏凝胶;将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置于模量待检区域;采用振荡测量法检测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模量;其中,所述振荡测量法的检测条件包括:振荡频率为固定频率;检测温度从起始温度升温至终止温度;应变自第一应变随所述检测温度的升温降至第二应变,且所述第一应变和第二应变均小于对应温度时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屈服应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温度低于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相变温度值;和/或所述终止温度高于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的相变温度值;和/或所述起始温度是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所述终止温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温度≤25℃;和/或所述终止温度≥37℃;和/或所述升温速率0.5

3℃/min。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是按照对数变化规律自所述第一应变降至所述第二应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变≤20%应变;和/或所述第二应变≥0.5%应变。6.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频率为0.1

10Hz。7.如权利要求1

3、5任一项所述的模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测温敏凝胶置于模量待检区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待检温敏凝胶置于凝胶载体平台上;将转子下压,使得所述待检温敏凝胶填满在转子与凝胶载体平台之间的间隙。8.如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冰寒孙海霞李涵刘宏杨祥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纳安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