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簧片及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14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簧片及继电器,包括簧片主体,簧片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折弯段和主干段,主干段上设置有用于与推动杆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加强主干段刚性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被配置为沿主干段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部处于加强结构在主干段上的延伸长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簧片主体的固定段及折弯段保持原有厚薄结构,以保证其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并且,在簧片主体的主干段上设置有加强结构,通过加强结构可以加强簧片主体的折弯段之上的主干段的刚性,如此,在不影响簧片主体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主干段的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点分断力。进而有利于提高触点分断力。进而有利于提高触点分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簧片及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动簧片及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继电器中的动簧片为了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会将动簧片做薄,否则动簧片太厚会使其刚性增加,而影响动作电压,但动簧片若太薄,会使得动簧片整体太柔,导致触点压力不够,从而影响分断力,而触点分断力较小,则容易使得继电器产生动作回跳时间大、接触电阻不稳定、触点升温大、电耐久性试验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簧片,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做薄的动簧片容易存在刚性不足而导致触点分断力小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动簧片,包括簧片主体,簧片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折弯段和主干段,主干段上设置有用于与推动杆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于加强主干段刚性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被配置为沿主干段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部处于加强结构在主干段上的延伸长度范围内。
[0006]进一步,加强结构为紧贴主干段表面设置的叠片。
[0007]进一步,叠片外形与主干段外形相适配,叠片一端朝主干段与折弯段相连接的端部方向延伸,另一端朝主干段自由端方向延伸,且连接部处于叠片的覆盖范围之内。
[0008]进一步,主干段上的连接部为用于与推动杆相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开设在主干段近中部位置处,叠片上开设有与连接孔对应设置的开孔。
[0009]进一步,主干段上的连接孔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叠片上的开孔被配置为能够与环形凸起相互配合形成定位结构,以将叠片定位在主干段的表面上。
[0010]进一步,在主干段上对应叠片下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凸起,叠片的下部开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孔,以使叠片的下部通过定位孔与主干段上的定位凸起定位配合在一起,且叠片上部开设有一与主干段上预设的铆接孔对应设置的开孔,通过铆接于主干段的铆接孔及叠片的开孔处的动触头,将叠片的上部与主干段的上部固定在一起。
[0011]进一步,加强结构为由冲苞加工一体成型于主干段上的长条形凸苞。
[0012]进一步,一体成型于主干段上的长条形凸苞一端朝主干段与折弯段相连接的端部方向延伸,另一端朝主干段自由端方向延伸,且连接部处于长条形凸苞在主干段上的延伸长度范围之内。
[0013]进一步,在主干段上成型有两个长条形凸苞,两长条形凸苞在主干段上呈左右相对设置,且连接部设置于两长条形凸苞之间。
[0014]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动簧片。
[00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所述的动簧片及继电器中,动簧片主体的固定段及折弯段保持原有厚薄结构,以保证其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并且,在簧片主体的主干段上设置有加强结构,通过加强结构可以加强簧片主体的折弯段之上的主干段的刚性,如此,在不影响簧片主体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主干段的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点分断力,以便改善继电器动作回跳时间大、接触电阻不稳定、触点升温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动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动簧片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处于动作前(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继电器处于动作后(吸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继电器的吸反力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继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继电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动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动簧片动作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动簧片动作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1、簧片主体,2、推动杆,3、叠片,11、固定段,12、折弯段,13、主干段,31、开孔,32、定位孔,131、连接部,132、环形凸起,133、定位凸起,134、长条形凸苞。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7,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动簧片,包括簧片主体1,簧片主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11、折弯段12和主干段13,主干段13上设置有用于与推动杆2相连接的连接部131以及用于加强主干段13刚性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被配置为沿主干段13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部131处于加强结构在主干段13上的延伸长度范围内。簧片主体1与继电器的推动杆2是通过簧片主体1上的连接部131进行连接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动簧片主体1的固定段11及折弯段12保持原有厚薄结构,以保证其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并且,在簧片主体1的主干段13上设置有加强结构,通过加强结构可以加强簧片主体1的折弯段12之上的主干段13的刚性,如此,如附图5所示,在不影响簧片主体1下部折弯的柔性性能以满足一定的动作电压的前提下,又能提高主干段13的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触点分断力,以便改善继电器动作回跳时间大、接触电阻不稳定、触点
升温大等问题。
[0033]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为紧贴主干段13表面设置的叠片3。优选地,叠片3外形与主干段13外形相适配,叠片3一端朝主干段13与折弯段12相连接的端部方向延伸,另一端朝主干段13自由端方向延伸,且连接部131处于叠片3的覆盖范围之内。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叠片3的外形与主干段13外形相适配,并且叠片3的上端延伸至主干段13顶部位置。此外,本实施例对叠片3的叠置方向并不限制,可以是在主干段13的正面叠置,也可以是在主干段13背部方向叠置。
[0034]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主干段13上的连接部131为用于与推动杆2相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开设在主干段13近中部位置处,叠片3上开设有与连接孔对应设置的开孔31。
[0035]请参照附图1、附图2,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主干段13上的连接孔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32,叠片3上的开孔31被配置为能够与环形凸起132相互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簧片主体(1),簧片主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11)、折弯段(12)和主干段(13),主干段(13)上设置有用于与推动杆(2)相连接的连接部(131)以及用于加强主干段(13)刚性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被配置为沿主干段(13)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部(131)处于加强结构在主干段(13)上的延伸长度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加强结构为紧贴主干段(13)表面设置的叠片(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叠片(3)外形与主干段(13)外形相适配,叠片(3)一端朝主干段(13)与折弯段(12)相连接的端部方向延伸,另一端朝主干段(13)自由端方向延伸,且连接部(131)处于叠片(3)的覆盖范围之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主干段(13)上的连接部(131)为用于与推动杆(2)相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开设在主干段(13)近中部位置处,叠片(3)上开设有与连接孔对应设置的开孔(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簧片,其特征在于:主干段(13)上的连接孔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32),叠片(3)上的开孔(31)被配置为能够与环形凸起(132)相互配合形成定位结构,以将叠片(3)定位在主干段(13)的表面上。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云贵曹建勋郝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